2005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生物多样性
状 况
物 种 中国约有脊椎动物6266种(其中,兽类约500种,鸟类约1258种,爬行类约376种,两栖类约284种,鱼类约3862种),约占世界脊椎动物种类的10%。中国约有3万多种高等植物,仅次于世界植物最丰富的马来西亚和巴西,居世界第三位。其中苔藓植物106科,占世界科数的70%;蕨类植物52科2600种,分别占世界科数的80%和种数的26%;木本植物8000种,其中乔木约2000种。全世界裸子植物共12科71属750种,中国就有11科34属240多种。针叶树的总种数占世界同类植物的37.8%。被子植物占世界总科、属的54%和24%。此外,中国已定名的昆虫有3000多种。
由于中国大部分地区未受到第三纪和第四纪大陆冰川的影响,因而保存有大量的特有物种。据统计,约有476种陆栖脊椎动物为中国所特有,占中国陆栖脊椎动物种类数的19.42%,其中约有三分之二的两栖类为特有种;在3万多种高等植物中,约50-60%为中国所特有。大熊猫、金丝猴、朱?、华南虎、羚牛、藏羚羊、褐马鸡、绿尾虹雉、白鳍豚、扬子鳄和水杉、银杉、珙桐、台湾杉、银杏、百山祖冷杉、香果树等均为中国特有的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和植物。
濒危物种的现状及其变化 随着野生动植物物种保护工程的继续推进,通过对濒危物种栖息地的保护和恢复,大部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野外资源急剧下降的趋势已得到有效遏制,种群动态逐步稳定;通过濒危物种的拯救繁育措施,200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建立了稳定的人工种群,上千种珍稀濒危野生植物在植物园、树木园等培育基地得到良好保护,尤其是大熊猫、朱?、扬子鳄和红豆杉、兰科植物、苏铁等极度濒危的野生动植物种群不断扩大,2005年仅大熊猫全国繁育就达25只,成活21只,截至2005年底,全国圈养大熊猫种群数量为183只,大熊猫、朱?、野马、麋鹿、扬子鳄等濒危野生动物回归自然工作已稳步推进。
但总体来看,中国野生动植物资源总量不足、过度消耗的状况仍十分严重,主要表现在:有些栖息地破坏和过度开发利用等原因,一些非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特别是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野生动植物种群仍未扭转下降趋势。
湿 地 中国是湿地资源大国,世界各种类型的湿地在中国都有,中国还拥有世界上独特的高原湿地。根据全国湿地资源调查(1995~2003年)统计,全国现有100公顷以上的各类湿地总面积3848万公顷,其中,天然湿地3620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3.77%,人工湿地228万公顷(只包括库塘)。天然湿地占湿地总面积的94%,其中,滨海湿地为594万公顷(占15%)、河流湿地为821万公顷(占21%)、湖泊湿地为835万公顷(占22%)、沼泽湿地为1370万公顷(占36%)。人工湿地占湿地总面积的6%。2005年,中国新指定了9块湿地为国际重要湿地。至目前,中国共有30块湿地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中国湿地生物多样性丰富,其中植被约有101科,高等植物中属濒危种类的有100多种;海岸带湿地生物种类约有8200种(植物5000种,动物3200种);内陆湿地高等植物约1548种、高等动物1500多种,淡水鱼类770多种。中国湿地的鸟类种类繁多,在亚洲57种濒危鸟类中,中国湿地内就有31种(占54%);全世界雁鸭类有166种,中国湿地就有50种(占30%);全世界鹤类有15种,中国记录到的就有9种;此外,还有许多是属于跨国迁徙的鸟类。在中国湿地中,有的是世界某些鸟类唯一的越冬地或迁徙的必经之地。如鄱阳湖越冬的白鹤(Grus Leucogeranus)占世界总数的95%以上。
措施与行动
【自然保护区建设】 2005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通知批准建立了17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72.8万公顷,涉及河北、内蒙古等12个省、市、自治区。截至2005年底,全国共建立各种类型、不同级别的自然保护区2349个,总面积14995万公顷,其中陆域面积14395万公顷,约占陆地国土面积的15%。与上年相比,自然保护区数量增加155个,面积增加了172万公顷。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43个,面积8899万公顷,分别占全国自然保护区总数和总面积的10%和59%。
【湿地保护】 2005年,中国湿地保护工作得到明显加强。湿地立法取得较大进展,湿地保护管理机构建设得到加强;积极实施湿地保护工程,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和湿地公园建设。2005年国务院批准《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实施规划》。截至目前,全国已有1715万公顷,近45%的自然湿地纳入了473处保护区,仅2005年就新增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20多处。
积极履行《湿地公约》,促进湿地保护。2005年11月8~15日,中国政府代表团出席了在乌干达首都坎帕拉召开的《湿地公约》第九届缔约方大会(COP9),中国成功当选为《湿地公约》常委会成员及财务小组成员,这是中国自1992年加入《湿地公约》以来首次成为常务理事国。中国科学院蔡述明教授成为“拉姆萨尔湿地保护奖”中国首位获得者。2005年5月,中国与《湿地公约》秘书处合作在北京成功举办了《湿地公约》亚洲区域会议。
【生物多样性公约履约】 国家环保总局根据《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七次会议要求,积极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按时完成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第三次国家报告及一些专题报告;多次召开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协调组工作会议,加强了部门之间的沟通和理解;积极组织“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系列宣传活动,如:组织了首都主要20家媒体记者参加的纪念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座谈会、“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新闻发布会、“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活动等;地方环保部门也积极组织了形式多样的系列宣传活动,形成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良好社会氛围;组织召开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培训班,推动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工作。
【生物安全议定书履约】 2005年4月27日,国务院批准加入《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以下简称《生物安全议定书》),核准文件于2005年6月8日交存联合国总部,《生物安全议定书》已于2005年9月6日对中国生效,中国正式成为《生物安全议定书》缔约方。
《生物安全议定书》缔约方的第二次会议于2005年5月30日至6月3日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召开。由国家环保总局、外交部、科技部、商务部、农业部、国家质检总局、中科院、中国政法大学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派员组成的中国代表团积极参与了会议的各项议程。
【生物物种资源保护工作进展】 2005年初,国家环保总局联合生物物种资源保护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着手全国生物物种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编制工作,开展了《生物物种资源保护管理条例》的研究。2005年11月,第三次生物物种资源保护部际联席会议原则通过了规划文本,并对条例起草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2005年国家环保总局联合教育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中科院以及国家中医药局等部门继续开展了全国生物物种资源重点调查工作。2005年完成了第一批生物物种资源编目工作。
为作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研究中第10专题“生物资源的知识产权问题研究”工作,国家环保总局联合外交部、科技部、农业部、商务部、卫生部、质检总局、林业局、知识产权局、食品药品监管局、中国科学院、中医药局等11个责任单位制定完成了《生物资源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研究工作方案》和专题任务书,明确了生物资源知识产权保护研究内容、目标及各部门任务分工。
【外来入侵物种防治情况】 2005年农业部制定并颁布了《农业重大有害生物与外来入侵生物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收集了300余种外来入侵生物的信息数据,构建了“中国外来入侵物种”数据库,编辑了《中国主要农林外来入侵物种名录》。对10种主要潜在入侵物种进行了适生性风险评估。开展了8种主要入侵杂草、4种入侵昆虫的综合防治技术示范。继续实施“十省百县”外来入侵生物灭毒除害行动,动员1000万余人次,对紫茎泽兰、豚草、水花生和少花蒺藜草等进行了集中灭除,铲除治理面积达2000万余亩。
【国际合作】 推进UNEP/GEF中国生物安全框架实施项目进展。修改和完善《转基因生物技术的发展与影响研究综述报告》、《中国生物安全政策、法规与管理制度研究报告》。进一步完善转基因鱼、转Bt基因抗虫棉花、转Bt基因水稻、转基因大豆、转nifA基因斯氏假单胞菌、转Bt基因荧光假单胞菌、转基因食品安全等转基因生物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技术指南案例研究报告并编写了相关指南。开展了转基因棉花和转基因大豆的风险评估和环境监测实验研究,提出了国家生物安全信息交换所的设计方案。
编辑:Aggie
相关阅读
辽宁沈阳:世界最大泵道公园开园
沈阳国际泵道公园总投资约1亿元,总占地面积4.58万平方米,其中核心泵道场地面积约8000平方米,共设置平地练习区、入门波浪道、小型初级道、大型初级道、标准泵道、腾跃道、自由式场地、碗池共9个赛道【详细】
京城最大绿肺温榆河公园18条道路“瘦身曲化”
在京城最大“绿肺”——温榆河公园,18条市政道路眼下正开展设计建设。近日,由北京城市规划院、园林古建院、市水利设计院、弘都院、林业大学等专业团队组建的规划技术工作营,已经完成了【详细】
《杭州市湿地保护条例》施行
《杭州市湿地保护条例》今年5月1日起施行。浙江省杭州市近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杭州市湿地保护条例》制定实施的有关情况,提出将扎实推进湿地保护和修复,全力推进国际湿地城市创建【详细】
同济大学风景园林专业女生留学归来后当厨师
有人问小迪,985毕业做厨师不会感觉亏了吗?小迪说“标签也许可以带给人暂时的光环,但它不该定义你。”小迪说她喜欢做料理,因为看到吃了自己做的食物感到幸福的食客会觉得很幸福【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