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4月4日,国家林业局召开“森林病虫害防控情况新闻发布会”。动物研究所张知彬所长、孙江华研究员、朱江处长出席了新闻发布会。国家林业局植树造林司魏殿生司长在会上宣布,由动物研究所和国家林业局合作开展的《以信息素为核心的红脂大小蠹综合控制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效,实现了对红脂大小蠹的防控目标,此项工作为我国外来有害生物的防控提供了成功范例。国家林业局植树造林司吴坚总工程师、国家林业局宣传办公室金志成副主任、国家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潘宏阳副总站长也出席了发布会。 红脂大小蠹原产于北美地区,通过危害林木干部、根部致使林木衰弱致死亡,主要危害40多种松科植物,是我国重要的检疫性有害生物,主要危害我国北方重要造林树种油松,同时也危害白皮松、华山松、樟子松等。1998年,该害虫首先在我国山西省沁水县、阳城县被发现,1999年春、秋季,相继在山西、河北、河南等省油松集中分布的太行山区暴发成灾,2001年5月,陕西省部分地区也发现该害虫危害。据红脂大小蠹发生最为严重的2000年统计,发生面积达790.5万亩,累计造成死树600多万株。 太行山区大面积暴发红脂大小蠹的情况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国内相关各部门通力合作,全力以赴开展防治工作。由于国内缺乏现成的红脂大小蠹防治技术和经验,自2000年以来,动物研究所发挥考察信息素研究的科研优势,密切配合国家行政主管部门全力以赴开展科研创新,开展《以信息素为核心的红脂大小蠹综合控制技术》研究,重点攻关红脂大小蠹的防治技术及其推广应用。通过6年的艰苦努力,科研人员明确了害虫的入侵生物学、生态学、种群暴发机理、寄主识别和种群进攻调控机制,以及红脂大小蠹化学通讯机理。创制出高效植物源引诱剂、趋避剂和引诱剂定量缓释载体;首次分离鉴定出具有显著增效作用的聚集信息素;发现了马鞭草烯酮的多功能特性;验证了非寄主挥发物作为驱避剂用于防治的可行性,并应用了信息素推/拉控制技术;提出了预测预报和检疫技术方法,集成了以信息素为核心的红脂大小蠹监测、检疫、防控综合技术体系。 目前,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红脂大小蠹综合控制技术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取得了显著成效。截止到2006年,山西、河北、河南、陕西等4省已累计开展防治作业面积2100万亩(次),红脂大小蠹发生面积也压缩至150万亩,根除了15个县级疫点和18个乡级疫点。根据国家林业局预测预报中心预测,2007年红脂大小蠹年发生面积将继续下降,危害程度将进一步减轻,全年约发生120万亩,同比下降22%。 为进一步加强解决国家重大需求的能力,动物研究所近年来特别加强了与国家创新体系各单元的合作。特别是与国家林业局的合作在森林病虫鼠害防治、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保护等方面开展了全方位的合作,并取得突出成绩。在我国林业重大虫害、鼠害控制方面,动物研究所与国家林业局植树造林司和国家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通力合作开展红脂大小蠹、松材线虫、美国白蛾和林业鼠害控制的技术研究和推广。率先在国内建立动物标本远程专家鉴定系统,以提高基层林业部门的检验检疫水平。除了与国家林业局在林业虫鼠害研究和防控方面取得突出成绩外,动物研究所与国家林业局野生动物保护司、濒管办等单位合作,积极推动了国家林业局实施的大熊猫、金丝猴、海南长臂猿、羚牛、普氏原羚、海南坡鹿、斑尾榛鸡保护工程和麋鹿放归工程的实施。向国家提交多项重要咨询与建议,参与了《畜牧法》、《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条例》和《自然保护区法》等法律法规的起草和《野生动物保护法》的修订等。为国家生态环境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动物资源可持续利用以及履行有关国际公约做出了重要贡献。最近,野外大熊猫数量调查方法取得突破进展,被国际著名生物学刊物Current Biology作为封面文章发表。NATURE、SCIENCE对此成果专题评述,国际知名媒体如Discovery频道、路透社、新华社、BBC、CNN等均在显要位置纷纷发表相关评论和报道。研究成果入选美国Discovery 2007年度热点科技新闻。 与国家林业共同成立了“野生动物疫病研究中心”,在动物疫病领域取得若干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与有关单位合作,发现SARS病毒有可能来源于蝙蝠,研究成果于2005年9月在Science上发表;发现青海湖水禽携带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该研究结果于2005年7月合作发表在Science和Nature上,被列为2006年国家“科技创新重大成就展”展出。向国家提交多项重要咨询报告和建议,多项建议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批示,直接推动了我国陆生野生动物疫病监测体系的建设,为我国SARS和禽流感的监测、预警与防控发挥了重大作用。 来源: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科技处 朱江 2007年4月4日 |
最新评论: |
中国风景园林网版权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CHL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