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网

《城市环境设计》:王向荣访谈

2007-08-27 08:00:00    作者:孔祥伟     来源:《城市环境设计》     浏览次数:
    《城市环境设计》(以下简称USD):在厦门园博园项目的陈述中,您提到了“文化景观”,能否就本项目具体阐释一下这一概念?

    王向荣:文化景观是一个地理学的概念,一般指人类为了生产生活的需要,利用自然资源,在自然景观上叠加了人类劳动后所创造的景观,如农田、乡村、牧场、矿山和水利设施等都属于文化景观。文化景观与自然景观一样,也具有地域性。文化景观包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的信息,是人类与自然共同历史的一部分。

    厦门园博园的选址位于厦门杏林湾,三面临水,与集美大学城隔湾相望。基址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鱼塘和纵横交错的塘间土埂,一望无垠。现状只有一条车行路,由沥青和石板铺成,穿越基址南部和中部。当初,我们的陪同人员在介绍情况的时候不无遗憾地说:“这块地太平坦了。”确实,放眼望去,除了远处微微隆起的一座小山包外,剩下的就是土路和水面,平坦而开阔。但是这真的是一块平地吗?如果我们透过水面,看到水下起伏的土地的形状,没有人会认为它是一块平地。也就是说,当我们把鱼塘中的水抽干,它将是遍布着四边形大坑的有着丰富高差变化的土地。

    由于对园林展这一题材有着深刻的理解,我们认为这样的基地地貌对于园林展的功能来说,是非常有利用价值的。基址上大大小小的鱼塘和纵横交错的塘间土埂就是当地人进行渔业生产留下来的独特地貌,实际上包含了丰富的人文信息,在我们看来,它就是一种有价值的文化景观。

    按我们的理解,文化景观也是自然的一个层面,是自然的一种类型。今天在中国,有大量极具规模的项目,但令人担忧的是,相当多的设计都是将基址上的文化景观彻底改变后,根据设计师的想象进行模仿自然的设计和建造。我们中国人可能是最早欣赏自然的民族,“师法自然”一直是中国传统园林的艺术原则。在今天,我们有必要重新对此原则进行更好的理解,所谓“自然”,应当不仅仅是名山大川的美好景色,对于设计师来说,应该是设计之前场地原有的状况。设计应当是在遵循场地的“自然”的前提下进行。设计应该是属于地块的,如同从土地中生长起来的,而非强加于某块土地的。设计师应该不仅在图纸上设计,更应该在场地上设计。如果把园博园规划为道路曲折,地形起伏的公园,在技术上是非常容易的,但这样的景观并不属于这片土地,而且建造的成本将非常巨大。现状中存在着大量的文化景观特征,从这些特征上生成的设计语言,必定是属于这块土地的和独一无二的。相反的,抹去这些痕迹而去生成一套全新的形式系统是对自然的破坏和对场地文脉的极度不尊重。

  USD:另外,您提到“用城市事件推动城市发展的思想”,也就是说本规划也是“城市事件”某一方面的结果,您怎样看待在当前中国“城市事件”与景观规划实践之间的关系?

    王向荣:城市事件是指城市举办的各种面向地区、国家和国际的大型活动,如奥运会、世博会、园博会、艺术展和音乐节等。城市事件对城市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这一点是大家公认的。城市事件的举办需要场地,包括室内的和室外的,这必然需要景观设计师的参与。这类事件往往也是新思想、新艺术和新技术的集中体现,所以在场地的规划上也常常会有新的探索。

    如何将城市事件与城市发展最大限度地结合起来,国外有许多理论的积累和实践的经验。对于园林博览会,我们有长期的研究。早在十多年前,我们在德国就参观过若干个园林展的展园,包括展览期间的和展览结束后的。那时国内还未举办过任何类似的展览,大多数人对园博会没有什么概念。随着1999年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的召开,园博会在国内逐渐为人所知。但是由于这是新生事物,对于它的具体内涵,大家并不了解。这些年来,我们陆续参观和研究了很多国外园林展,在理论上有所积累,但同时,又为国内各种类型的园林展,如园博会、花博会和绿博会等所表现出来的在基本理念、展览内容和运作手段等方面的局限性感到担忧。中国的一些城市事件的举办还带有很强的计划经济的色彩,投入巨大,短期效益显著,但对城市长远发展的帮助却有限。而厦门园博园的规划,是一次机遇,是将我们对园林博览会的理解展现给大家的机会。我们的规划将展览与城市新区的建立和城市未来的发展有机地联系了起来。我们希望在中国探讨一种新的园林展的形式,不仅在展园规划上,更在展览举办的理念上。

  USD:在项目陈述中,您提到了园博园的短期效用与城市长期发展之间的关系。能否就厦门园博园结束之后具体使用方向谈一下您的观点。

    王向荣:对于厦门园博园的规划来说,展园与城市的关系是核心问题之一。
  今天,中国的许多城市对于城市绿地的建设都非常积极,但多半热衷于怎样提高数字和指标,怎样用绿地体现城市形象,而对于绿地如何真正改善和融入城市生活的认识还不深入。今天的城市园林与绿地,不能再像中国传统园林那样回避城市,而应当积极主动地接纳城市生活,成为市民室外生活的场所,人们是否可以方便、安全、愉快地使用这些绿地是规划设计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有时候,对于城市来说,并非绿地面积越大越好。人是群居动物,如果远离人群,美丽的森林也会让人感到不安。因此,尺度适当的、分散的、但成系统的、人可以使用的绿地群,可能比同样面积的集中绿地对城市的作用更大。

    我们的规划方案实际上是在不断深入的过程中完成的。最初赢得国际竞标的概念性规划由于任务书的要求和设计时间所限,尽管创造了一个独特的结构体系,但土地的使用仍有一些问题。概念规划中陆地面积达到了374公顷,其中约有78.5公顷作为了配套设施用地,其余的295.5公顷全部用作了展园,展览区的南北距离达到了3公里。接下来的几轮修改实际上是对园博园的思考逐渐深入的过程。

    对于厦门这样一个中型城市和周边人口密度并不高的新区来说,将整个园博园规划的374公顷的陆地面积都作为绿地显然有些奢侈,且不说建设的成本,日后的养护管理都是沉重的负担,并不现实。将一部分土地作为城市建设用地和园博园的配套设施用地将有助于形成绿地与城市更为紧密的关系,提高绿地的使用效率。

    根据国内外园博园建设的经验,除去水域面积,国家级园博会的展园面积控制在70~120公顷即可满足展会的需要。面积过大,建设投资的成本过高,收益却不会显著增加,经济上不容易平衡;并且布展过于分散,也会给游人带来疲劳。从目前的展览内容来说,100公顷左右的面积已经足够布置;从厦门城市的发展来看,也没有必要在展览结束后在未来的城市新区保留374公顷的集中绿地。于是我们抛弃了原有的将陆地面积大部分作为展园的思路,提出将园博园与城市结合起来,使之成为未来城市新区的核心思想。基于此,我们将展览的内容集中在一两个岛屿上,而将一部分土地作为了城市建设用地。土地的出让有利于资金的平衡,规划的结构为区域的建造带来极大的灵活性,整个区域没有必要在2007年展会之前全部建设完成,这大大减轻了政府的负担。除了展览区是集中绿地,其余部分的绿地被打散,分布在规划区域的各个部分,与城市建设用地结合了起来,但同时又连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使绿地最大限度地与城市生活紧密联系,发挥最大的效益。

    园博会是暂时的,而绿地结构是长久的,园博园的规划为未来的城市新区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发展骨架,体现了人与自然融合的新型城市结构。

  USD:规划的主体概念是“鱼塘上的公园与城市新区”,“鱼塘”是一个关键词,项目陈述中也有详细的解释。就将来的防洪和土壤等生态技术问题您是怎样考虑的?

    王向荣:我们在原有鱼塘的肌理上演绎出了岛状的构思。这一形态不仅与厦门城市的地理特征相联系,也符合各个方面的复杂要求,如利于防洪,因为水流面积比原来增加了,也更加顺畅了,再有就是便于功能分区和展后利用,景观特征鲜明,空间丰富等等。现状的鱼塘一部分可以保持水面的形态,成为景观要素的组成;一部分进行填埋,以满足展园和附属设施的需要;而相当多的鱼塘可以通过土壤改良和有限的地形改造变成下凹的展览空间。原有的地貌肌理成为展览的各个片区和各个小花园的天然划分,特殊的地形使得参观者能以更佳的角度来欣赏花园和花卉,并提供了立体的游览系统。展览结束后,它们将转变成下沉的草地和活动场地,供居民使用。现状笔直的车行道与岛的形状叠加,形成了一种完美的结构,利用它规划的园博大道,不仅降低造价,而且将有利于岛屿之间的交通联系,形成群岛结构的中枢。无论是从设计的合理性、实施的可行性、以及艺术的角度来说,规划方案的这种结构是令人满意的。当然,在实施的过程中肯定需要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如土壤的排水,但这些问题并不复杂,在规划阶段并没有太多的提及。

  USD:在项目规划的设计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阻力,是怎样去解决的?

    王向荣:我们每一个重要项目的进程都是类似的,灵感一现带来的意想不到的结果让我们兴奋,方案无法深入或不被理解也会带给我们痛苦。其实所有的不顺利和压力都属于项目进程的一部分,如果从这个角度看,这个项目并没有什么特殊的阻力。正是有厦门市和厦门市市政园林局领导的支持,我们才有机会涉足这个充满挑战又充满乐趣的项目。从设计竞标到概念性规划,再到控制性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工作从2004年末一直持续至2005年的初夏,是一个不断进步、不断完善的过程,我们思考的是园博会更深层的和更广泛的社会意义以及地域景观的创造。

    当然,在规划的进程中,也感到了我们和许多人的自然观似乎有不小的冲突,这个基于鱼塘肌理的结构总是被许多人认为“不自然”、“生硬”和“不属于中国”,他们大多希望规划的结构是基于他们心目中的自然的形式。而在我们看来,我们的规划完完全全基于对自然的尊重,表达了场地的自然,属于杏林湾、属于厦门、属于中国。这一现象引起我们深思,也促使我们对自然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在今天的中国,对于如此大尺度的规划,大概没有一个项目能够按统一的策略完全实施,奢望一种理想状况并不现实。修建性详细规划完成后,我们在这个项目的工作也结束了,接下来是由当地的和其他的设计部门进行下一步的工作。建成后的园博园会怎样不得而知,也许与我们所设想的会有很大的差别。但是我们制定的新区核心的结构及发展策略在宏观上大部分被接受,并且已经开始产生效益,这其实就是该规划的价值所在。2007ASLA规划奖更是给这个规划赋予了一个美好的结局。

  简介:王向荣,1983年获同济大学建筑系学士学位, 1986年获北京林业大学园林系硕士学位。1991年-1995年留学于德国卡塞尔大学(Universität GH Kassel)城市与景观规划系, 获博士学位, 并工作于卡塞尔市城市景观事物所。现为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北京多义景观规划设计事务所主持设计师。

摘自  园林在线

编辑:admin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