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通道??让城市生活更美好
在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主办的“城市景观之路”系列培训班第13期之“大理州城乡景观规划与管理高级研修班”中,来自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的韩西丽博士给大家做了一堂富有前瞻意义的“城市开放空间规划中的绿色通道网络思想”研究报告,给大家带来一次思想观念上的革新。
绿色通道概念和国外经验
首先,韩老师详细介绍了全球绿色通道的发展情况。她指出绿色通道最早由Whyte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是指相互连接的线状的、近似线状的自然和文化区域,兼生态、文化、娱乐为一体。在60-70年代,绿色通道的概念得到进一步发展。直到80年代末,才得到美国官方的首肯,此后,绿色通道概念才被大家广为接受、推广、应用。
随后,韩老师以温哥华为例,解释了绿色通道在今天所发挥的巨大作用:使得步行、自行车通行更加有趣;使得自行车通行更加安全;减少汽车的影响;增加城市绿化面积;利用公共艺术使得GW更有趣等。同时还以斯洛文尼亚首都卢布尔雅那环城绿道项目进行了细致分析。
卢布尔雅那环城绿道位于城市边缘地带,总长33公里,于1957-1958年建成,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完整地环绕城市建成区的绿道,而如今,这条绿道已经成为该市最富活力的场所。韩老师重点对这条绿道景观设计系统中的主体通道、节点系统、标识系统进行了详细分析,同时,还对绿道与城市周边用地的结合进行了深入研究,对大家很好的启发。
中国城市“窘况”
正如前几天奥运会测试期间,北京市政府为了缓解交通压力和改善城市环境,而下令从8月18-21日期间实行单双号车隔日上路的措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也受到市民的赞誉。但随着22号单、双号车辆的同时“解禁”,北京的环境还将恢复往日的“窘况”。
有媒体报道,为了缓解交通压力和改善城市环境,应该鼓励市民多骑自行车出入,但城市现状令骑自行车的市民却感到担忧!仇保兴副部长在去年“全国节约型园林绿化现场会”上做的关于“开展节约型园林绿化,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报告中也指出:“如果城市的自行车道全部在树阴中穿行,更多的市民会利用自行车当交通工具,城市的交通能源消耗就可以降低很多。荷兰等国自行车率达到35%,我国反而下降至25%不到。但我们有的领导同志在绿化决策上坚持了错误的方式,把绿化隔离带全栽上花,种上草,高大的乔木被砍掉,或为拓宽道路,把原来的高大树换成小树,造成了自行车道没树阴,没人愿意骑自行车。我国大多数地方的气候是夏热冬冷,必须在自行车道上种高大的乔木,这是国情的需要”。然而,现实中我们却没有建立属于自行车自己的绿色廊道。甚至我们对这方面的研究还没有引起大家的重视。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可喜的是,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通过对国外绿色通道进行了全面分析后,已经将他国成功的经验开始应用到中国城市边缘地带绿色通道的设计当中,韩老师指出:“我们已经在浙江椒江城市绿色通道的建立进行了实质性研究,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最后,通过对国外绿色通道的研究和对浙江椒江城市绿色通道实验,韩老师也对我国的其他城市开放空间规划提出了五点要求:结合城市具有明确自然及历史文化特征的线路规划建设复合功能的绿道;预先在城市边缘带规划绿道作为城市开放空间的储备;重视城市绿道即带状开放空间网络的培育;将建设和维护成本最小化作为绿道设计的主要评价指标之一;定期组织活动带动绿道的使用。
现在我们仍然注重城市“点状”绿地的设计,其实,“线状”绿地更能给一个城市带来生机和活力。未来的几十年甚至上百年都将是中国城市化继续扩张的时期,而中国的城市面积将继续扩大,这对我们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同时这对我们也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如何使我们百年后的城市更生态、更易居,而现在就应该值得我们思考!因此,只有合理建设城市的绿色通道,才能使城市中市民的生活更美好!
摘自 中华园林网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