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社会学》是怎样开设的
2007-09-10 08:00:00 作者:李津逵 来源:《城市环境设计》 浏览次数:
《景观社会学》课程,是为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的研究生们开设的,2005届的研究生和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其他系科的同学共37人选修了这门课程。
1 景观规划师需要了解社会
《景观社会学》课程源自一种对大地苍生的责任,是一门“从土地中长出来的课程”。
关于开设这门课程最初的起因,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的俞孔坚和李迪华老师都认为,我们用公共经济学的方法来分析城市经营是一个很有新意的角度。而他们懂得在知识的配餐上,景观专业的研究生需要补充哪些学科的元素。
在目前的规划体制和教育体制下,城市规划更多的是一种物质空间的规划,是一种蓝图式的终极目标,是一种行政精英领导下的技术精英的手笔。我们看到了太多令人遗憾的现象。
比如一张城市规划图,用直尺画出的笔直道路的背景,是密如波纹的等高线。这意味着什么呢?或者要推平这自然的山地起伏,或者未来道路两侧都是挡土墙。又如许多城市规划图,在均匀的方格中间填上美丽的色块。但实际的用地现状并不是一块处女地。在这一块土地上可能生活着世世代代毗邻而居、守望相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人们。当规划师大笔一挥画出方格填上色块之后,这种背对着农民的想当然就成了法定性的规范。中国正经历着的城市化,是一场全人类罕见的人口大迁徙。中国的城市建设是城市化中的城市建设,因此会大量地遇到农民的利益。未来在城市规划实施过程中,农民的命运将遭遇怎样的改变呢,目前全国6千万失地的农民中,近50%的人们生活水准的下降,与这种单纯物质的、终极蓝图式的、精英式的规划难道没有关系吗?
今天的城市规划专业的学生毕业两三年之内都可以成为一个设计院的业务骨干,但是,在全国几十个开设城市规划专业的学校中,所开的课程中没有见到一个三农的“农”字。也没有与社会学相关的课程。传统、狭隘的专业教育已经不能适应当今加速城市化的进程。专业教育所培养的人缺乏综合分析基础上的创造能力,理工科学生缺少人文关怀,不了解自己学科领域的社会意义,已经是非常普遍的现象。我们需要冲破在城市化中的某种“集体无意识”,使未来景观规划师中越来越多的人拥有社会的关怀,拥有社会科学的洞察力。使他们清楚他们做出的每一条曲线、每一种构图的实现都需要成本,都会带来相应的社会后果。迅猛的城市化迫切需要景观规划工作者了解其专业的社会意义。
2 以社会学的方法研究景观问题
研究城市的主导学科在昨天是建筑学,在今天是经济学,而明天一定是社会学。
人们看待城市的角度在不断深化。最初是把城市看成一个物质空间,然后看出城市是一个经济体系,进而再深入进去就会发现城市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系统。而景观则是社会的、经济的、财政的关系在空间上的映射。空间的规划正如财政的预算一样,本质上是一种政治过程。所以,景观设计师没有什么东西是理所应当不懂的,他的知识结构不应是上窄下宽的金字塔,而应是一张漫天遍地的大网。这张网的每一个网结,是若干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专业准确的知识,而其中大量的空白,则留待在未来工作中去有针对性地学习补充。北大景观学院的课程表中已经排有地理环境。生态景观、规划设计方面的专业课,我们需要在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方面开设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内容应是当代景观设计中最直接相关的社会经济问题。课程中会涉及到当代中国城市景观规划建设中一些突出矛盾,要让同学去自学公共经济学。社会学、法学、财政学的一些重要概念,但不是灌输套路式的知识体系,而是运用这些知识掌握分析问题的本领。
2005年5月,俞孔坚、李迪华老师和英国AA建筑学院的老师带领学生到顺德马岗作调查。在课题报告会上,顺德新区开发中心主任郑伟建同志提出:“今后城市化的过程必须照顾到农民发展。”我们开始研究如何使农民参与和分享城市化的进程。在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深圳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和顺德学院的共同支持下,我们组织了三校同学一道赴顺德逢沙开展社会调查。短短的四天,同学们拿出了许多非常富于启发性的调查成果。例如他们发现这里的菜地多已不是本地农民在种,而是来自广西的农民在承包,广西的农民再雇用本地的农民打理菜地;他们发现在这个高速城市化地域里,农民对于土地的依恋已经从视其如命根子的类似“对儿子的感情”,转为随时准备高价而沽的类似“对女儿的感情”。为什么一群没有多少社会阅历的年轻人在如此短暂的时间里会有这样宝贵的发现呢?我开始反思其中的道理。我感到,首先是整个社会长期以来都是背对着农民推进城市化的,这样一来,一旦面对农民,就会发现许多出人意料的事实;第二,社会学系的同学所受的训练与理工科不同,与经济财税这些更接近自然科学的社会科学也不同。他们所受的训练不是去找寻可以印证所学理论的事实,而是一开始就准备用事实来冲击既有的观念和框架。
因此,用社会调查的方法,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这可能就是使景观专业的同学了解其工作的社会意义的最好方法。受到这种实践的鼓舞,我们开始满怀信心地为景观学院的同学设计一门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
3 研究专题与指导教师
这将是一种全新的实践,我们把“教育”的过程还原为“成长”的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我们则全力为他们提供成长所需要的环境。我们选择若干当前景观规划中带有普遍性的专题。然后再选择能够带领同学走向社会,走进现实项目的指导教师。专题实际上是从不同层次的公共空间营造展开的。专题的架构所包含的内容具有极大的潜力,由李迪华老师建议,我们就将这门课定名为《景观社会学》。
《景观社会学》课程没有先例,是一个“发射??制导”,而不是“瞄准??发射”的过程。但是选专题与选指导教师是至关重要的环节。指导教师的选择标准是既有专业能力又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机构和负责人。对指导教员要求包括;提出专题研究选题;在开题课上就选题意义和要求作1 0分钟的专题演讲;全程指导学生专题研究;主持研究小组中间调研成果汇报;参加期末各个研究小组最终研究成果汇报;指导学生完成本专题教学案例书稿;所领导的机构作为北大景观学研究院的教学实践基地,为参加专题研究小组成员提供必要的工作便利。本期课程包括以下课题:
3.1 城市空间的社会记忆
中国的城市在日新月异中快速地改变着面貌。许多城市在改造和重建中迅速地失忆。城市空间中社会记忆的存储具有怎样的规律?又会随着经济社会的演进作出哪些调整和改变?为什么有些要素被保留下来,并可以适应城市功能新的需求?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分析城市的社会记忆?专题的指导老师由雅克设计机构的机构主持吴文嫒老师承担,她曾在高校执教城市规划与建筑,并有在蛇口工业区规划室工作的经历。
3.2 企业营造的城市公共空间
当代中国城市住宅小区的大盘化和封闭化,已经成为城市交通、城市社会诸多问题的病因。企业能否为城市营造开放性的公共空间,营建这种空间有可能取得怎样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需要哪些条件?这种公共空间在财务上、景观上、活动上可以做出哪些安排?我们选取了华侨城市的生态广场作为研究案例,由锦绣时代规划设计公司的设计总监周志辉和陈黎曙先生担任指导老师。他们两位均曾供职深圳华侨城集团,是亲历华侨城城区运营过程的专家。
3.3 科技园区公共空间的使用调查
在高新科技园区中,科技人员的交流是一个园区最重要的生产力。园区中的公共空间在很大程度上要承载这样的功能。我国已建设五十多个国家级高新区.省级以下的科技园区更是数不胜数。在规划建设中,是否营造出硅谷“马车轮咖啡馆”或是斯坦福“大学大道”那样的公共空间,其实关系到一个园区的软实力。
那么我们的科技园区中公共空间是如何规划设计的?投产后的使用情况是否与设计时的初衷一致?有什么问题?深圳电子院设计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科技工业园区规划的专门机构。他们承担了深圳高新区中大量的建筑与景观设计。由该院的马旭生总规划师担任这一专题的指导教师。
3.4 居住社区交往空间的调查
当今大量的房地产项目,越来越关注小区内部的景观和公共空间。在业主、建筑师、开发商和媒体的相互影响中,投入到景观中的资金也越来越多。但是,当小区入住之后,小区的户外景观,究竟在业主生活中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业主们是如何使用小区中各种公共空间的?这是一个值得认真调查的问题。深圳熙园是一个业内公认的成功楼盘。主持这一项目的周旭先生具有规划、设计、施工、财务上的综合能力,和对于国土法规政策的深入了解,由他担任这一专题的指导老师。
3.5 城市公共艺术的社会功能
城市公共艺术在当代城市社会走向公民社会中,会发挥重要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对本地居民、对本市市民和外来游客所发生的影响,非常值得研究。而《深圳人的一天》是一个很典型的个案。专题由李迪华老师指导,在案例讲述中,雕塑的策划人、深圳雕塑院院长孙振华博士为同学们的研究进行了点评。
3.6 宝安25区的商业化改造
旧城改造和城市更新已成为城市发展中重要的内容。在基本保留原有工业区空间结构的前提下,要完成功能的转变与提升会涉及哪些问题?特别是在一个街区中有不同业主的情况下,如何相互协调,营建公共空间,政府在其中可以发挥怎样的作用,专题由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的周林研究员设计,他曾组织过城中村的调查。
3.7 城市街道的人性化问题研究
城市街道在汽车时代里面临人与车的矛盾、商业繁荣和交通畅通的矛盾,但是评价城市街道的标准,一段时间以来多是强调其宽度和快速,对人性化方面考虑欠缺。我们和李迪华老师提出了城市街道人性化研究这个建议,鼓励同学们自主设计课题,闫斌和栾博两位同学将研究聚焦在华强北。案例点评为深圳市规划局城市设计处
黄伟文先生。
3.8高速城市化区域土地变迁及面临的问题
高速城市化使大量处于城郊地带的农民被动、就地城市化,即失地农民。这些人的命运直接关系到城市化的方向。对于这部分失地农民生活状况和心态的隔膜是造成今天众多城市里政府与民间矛盾的原因。了解他们的处境、了解他们的诉求是城市规划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专题由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研究员曾真指导,他近年来从事农村城市化研究,对深圳城中村和原住居民的生存状况有着较深切的体会。
3.9 城市规划中的农民参与
目前在广东,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的使用与城市规划是“两张皮”,农村非农建设用地在城市规划中以“开天窗”的方式虚置。政府缺位则农民“违法抢建”、政府越位则农民利益受损。能否通过规划工作者与农民之间的对话,使农村集体的建设用地和农民的宅基地纳入城市整体的规划建设,使得农民参与和分享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呢?顺德城市规划院的规划师罗军和冷远航一同参加了逢沙的调研。
通过我们所遴选的指导教师,同学们找到了走进社会的钥匙,走进深圳的钥匙。整个课程期间,各位指导教师所在的机构成为北京大学设计研究院的教学实践基地。
4 团队作业、社会调查
第一节课是通过“景观规划中的社会问题”的引言开始的。我们向同学们介绍指导教师,然后同学们选择自己所关心的专题,组成相应的小组,产生组长。指导教师与同学见面。交流、制订研究的方案和进度。
《景观社会学》要求学生团队作业。把全班同学分成小组就创造了一种条件,使同学们在相互讨论和分工协作中层开研究。城市规划与建设的过程常常是一种不同主体之间、不同专业之间合作的过程。能否在一个团队中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在众说纷纭中理清问题的实质,在相互协作中准确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意见, 主动积极地推进团队向着共同的目标努力。他们不仅需要共同研究案例,还要共同合作来完成案例的陈述。
在研究方法上,《景观社会学》特别强调使用“社会学的方法”。也就是说,决不能仅仅通过上网浏览、文献检索的方式做研究,一定要通过实地观察、问卷调查、访谈等社会学的调查方法来开展研究。这样一来,同学们就不能仅仅依赖他们平时非常熟悉的计算机和互联网,而要走出校园,面对不同社区的居民、游客、科技人员、失地农民、政府官员等城市中不同的社会群体。既要克服在广东地区语言不通的障碍,也要尝试与不同身份的人交流的方法。
各专题的指导教师们并不具有社会学的专业背景,使用社会学方法是我们对同学们提出的要求。指导教师把学生带进项目的实际情景,学生要自己运用社会学的方法。在我们设定的方向上提出问题、设计研究方案。一位景观设计学研究院的学生在课堂讨论时这样表述,“社会学系的同学告诉我们,社会学的方法就是面对活生生的人”。在顺德,同学们可以在一个陌生的村庄里找到顺德学院的同学,成为入户访谈的向导;他们其实渴望着与陌生的人群交流,渴望倾听不同阶层的想法。
学生们在研究过程中体现出了主动性和创造性。在研究《深圳人的一天》的同学们在采访当地社区居民,这一组雕塑对他们的生活具有什么样的影响时,最初得到的回答多是无所谓。但是他们设计了一个非常好的问题:“假如这组雕塑搬到其他地方你会感觉怎样?”受访者们断然反对,这种态度揭示出,雕塑已如阳光空气一般与社区生活不可分离了。学生们在实例的情境中设计出了这样的问题。
5 案例研究、专家点评
对于成果的形式,我们要求的是案例研究。这基于以下几方面的考虑:
第一,同学们面对的是具体的个案。具体个案中的信息远远丰富于抽象的概念。一旦展开调查,就会感受到大量的约束条件。这样的调查研究是经验性的研究,而不是理论性的研究。而景观规划专业的培养目标,恰恰需要的是大量经验性的研究。深入地研究一个实实在在的案例,比起似是而非地学习一些概念观点,更有助于学生增长真本领。例如华侨城生态广场,就包含着企业为城市提供公共产品的丰富信息,可以从财务上、管理上、空间上作深入的剖析。
第二,案例研究又不同于一般的经验总结,它需要研究者深入分析案例的全过程,找出这一个案例中最深刻的矛盾,这就需要同学们在小组作业中反复地推敲,把那些次要的、衍生的矛盾抽象掉,找出案例中最为深刻的、起决定作用的根本矛盾。例如在工业区商业改造的具体案例中,同学们将问题聚焦在停车场上。因为在一个不同业主共处的工业街区中做商业改造,停车场是一个典型的“公共地”,最集中地表现出改造中各主体之间的“囚徒困境”。
第三,案例研究其实就是揭示问题的过程。而这个问题具有多种解决方案。既然有多种选择,也就没有标准答案。例如在城市规划中的农民参与课题中,农民是否愿意固化用地连片建设城市住宅,这里面有众多的选择,每一种都基于特定的考虑,都有其合理性。这种开放式的研究,对于长期以来习惯于按标准答案考试的学生来说,也是一种思想方法上的冲击。
课堂主持为曾真研究员,由杨江妮协助。我们另外又请了一些点评专家。这些点评专家来自不同行业。他们从不同的侧面对同学们的研究发表见解。案例陈述之后,同学们带着问题继续深化案例研究。最后组织了一次总结性的陈述。
6 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需要更加关注同学们提出问题的能力。在开题报告会上,各组同学对本专题研究的问题与方法作出说明,由全班同学研讨、专家点评。我们规定每组15分钟。但是,不少同学在没有开展调查的情况下,已经开始系统地陈述对于这个专题的认识,开题报告几乎成了成果报告。
“学问”还是“学答”是必须解决的问题。今天的研究生,从小学到大学一路过关斩将,学习的能力自然不容怀疑。但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课程的使命,不在于使他们记住多少知识、形成多少定见,而在于对社会科学领域问题的好奇心。课程应当增进学生的学术兴趣,增进对景观现象背后的社会问题的研究兴趣与研究能力。
其次,案例研究的方法需要继续探索。按照课程的要求,同学们调查研究的成果形式应该是案例。但是,这实际上相当于在社会调查的基础上,按照撰写案例的要求做进一步地提炼。这样一种双重的要求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的确很难完成。城市的规划与建设的过程,往往是多种主体相互博弈相互妥协的结果,有些情况下是难于找到单一的决策主体的。事实上在课程进展中,我们也并没有严格地按照案例的标准来要求。究竟能否既完成社会调查,又撰写出乎标准的案例,还有待今后的实践中继续探索。
再次,对学习成绩的评价有待完善。
7 结语
回顾这门课程,心中充满了感激和欣慰。因为无论如何,在与迅猛的中国城市化进程的赛跑中,在与传统的教育方式的争夺中,《景观社会学》迈出了它的第一步。
作者简介:李津逵,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研究员,哈佛大学、清华大学“城市思想研修计划”首席学监,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客座教授,《景观设计学》课程负责人。
1 景观规划师需要了解社会
《景观社会学》课程源自一种对大地苍生的责任,是一门“从土地中长出来的课程”。
关于开设这门课程最初的起因,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的俞孔坚和李迪华老师都认为,我们用公共经济学的方法来分析城市经营是一个很有新意的角度。而他们懂得在知识的配餐上,景观专业的研究生需要补充哪些学科的元素。
在目前的规划体制和教育体制下,城市规划更多的是一种物质空间的规划,是一种蓝图式的终极目标,是一种行政精英领导下的技术精英的手笔。我们看到了太多令人遗憾的现象。
比如一张城市规划图,用直尺画出的笔直道路的背景,是密如波纹的等高线。这意味着什么呢?或者要推平这自然的山地起伏,或者未来道路两侧都是挡土墙。又如许多城市规划图,在均匀的方格中间填上美丽的色块。但实际的用地现状并不是一块处女地。在这一块土地上可能生活着世世代代毗邻而居、守望相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人们。当规划师大笔一挥画出方格填上色块之后,这种背对着农民的想当然就成了法定性的规范。中国正经历着的城市化,是一场全人类罕见的人口大迁徙。中国的城市建设是城市化中的城市建设,因此会大量地遇到农民的利益。未来在城市规划实施过程中,农民的命运将遭遇怎样的改变呢,目前全国6千万失地的农民中,近50%的人们生活水准的下降,与这种单纯物质的、终极蓝图式的、精英式的规划难道没有关系吗?
今天的城市规划专业的学生毕业两三年之内都可以成为一个设计院的业务骨干,但是,在全国几十个开设城市规划专业的学校中,所开的课程中没有见到一个三农的“农”字。也没有与社会学相关的课程。传统、狭隘的专业教育已经不能适应当今加速城市化的进程。专业教育所培养的人缺乏综合分析基础上的创造能力,理工科学生缺少人文关怀,不了解自己学科领域的社会意义,已经是非常普遍的现象。我们需要冲破在城市化中的某种“集体无意识”,使未来景观规划师中越来越多的人拥有社会的关怀,拥有社会科学的洞察力。使他们清楚他们做出的每一条曲线、每一种构图的实现都需要成本,都会带来相应的社会后果。迅猛的城市化迫切需要景观规划工作者了解其专业的社会意义。
2 以社会学的方法研究景观问题
研究城市的主导学科在昨天是建筑学,在今天是经济学,而明天一定是社会学。
人们看待城市的角度在不断深化。最初是把城市看成一个物质空间,然后看出城市是一个经济体系,进而再深入进去就会发现城市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系统。而景观则是社会的、经济的、财政的关系在空间上的映射。空间的规划正如财政的预算一样,本质上是一种政治过程。所以,景观设计师没有什么东西是理所应当不懂的,他的知识结构不应是上窄下宽的金字塔,而应是一张漫天遍地的大网。这张网的每一个网结,是若干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专业准确的知识,而其中大量的空白,则留待在未来工作中去有针对性地学习补充。北大景观学院的课程表中已经排有地理环境。生态景观、规划设计方面的专业课,我们需要在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方面开设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内容应是当代景观设计中最直接相关的社会经济问题。课程中会涉及到当代中国城市景观规划建设中一些突出矛盾,要让同学去自学公共经济学。社会学、法学、财政学的一些重要概念,但不是灌输套路式的知识体系,而是运用这些知识掌握分析问题的本领。
2005年5月,俞孔坚、李迪华老师和英国AA建筑学院的老师带领学生到顺德马岗作调查。在课题报告会上,顺德新区开发中心主任郑伟建同志提出:“今后城市化的过程必须照顾到农民发展。”我们开始研究如何使农民参与和分享城市化的进程。在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深圳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和顺德学院的共同支持下,我们组织了三校同学一道赴顺德逢沙开展社会调查。短短的四天,同学们拿出了许多非常富于启发性的调查成果。例如他们发现这里的菜地多已不是本地农民在种,而是来自广西的农民在承包,广西的农民再雇用本地的农民打理菜地;他们发现在这个高速城市化地域里,农民对于土地的依恋已经从视其如命根子的类似“对儿子的感情”,转为随时准备高价而沽的类似“对女儿的感情”。为什么一群没有多少社会阅历的年轻人在如此短暂的时间里会有这样宝贵的发现呢?我开始反思其中的道理。我感到,首先是整个社会长期以来都是背对着农民推进城市化的,这样一来,一旦面对农民,就会发现许多出人意料的事实;第二,社会学系的同学所受的训练与理工科不同,与经济财税这些更接近自然科学的社会科学也不同。他们所受的训练不是去找寻可以印证所学理论的事实,而是一开始就准备用事实来冲击既有的观念和框架。
因此,用社会调查的方法,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这可能就是使景观专业的同学了解其工作的社会意义的最好方法。受到这种实践的鼓舞,我们开始满怀信心地为景观学院的同学设计一门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
3 研究专题与指导教师
这将是一种全新的实践,我们把“教育”的过程还原为“成长”的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我们则全力为他们提供成长所需要的环境。我们选择若干当前景观规划中带有普遍性的专题。然后再选择能够带领同学走向社会,走进现实项目的指导教师。专题实际上是从不同层次的公共空间营造展开的。专题的架构所包含的内容具有极大的潜力,由李迪华老师建议,我们就将这门课定名为《景观社会学》。
《景观社会学》课程没有先例,是一个“发射??制导”,而不是“瞄准??发射”的过程。但是选专题与选指导教师是至关重要的环节。指导教师的选择标准是既有专业能力又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机构和负责人。对指导教员要求包括;提出专题研究选题;在开题课上就选题意义和要求作1 0分钟的专题演讲;全程指导学生专题研究;主持研究小组中间调研成果汇报;参加期末各个研究小组最终研究成果汇报;指导学生完成本专题教学案例书稿;所领导的机构作为北大景观学研究院的教学实践基地,为参加专题研究小组成员提供必要的工作便利。本期课程包括以下课题:
3.1 城市空间的社会记忆
中国的城市在日新月异中快速地改变着面貌。许多城市在改造和重建中迅速地失忆。城市空间中社会记忆的存储具有怎样的规律?又会随着经济社会的演进作出哪些调整和改变?为什么有些要素被保留下来,并可以适应城市功能新的需求?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分析城市的社会记忆?专题的指导老师由雅克设计机构的机构主持吴文嫒老师承担,她曾在高校执教城市规划与建筑,并有在蛇口工业区规划室工作的经历。
3.2 企业营造的城市公共空间
当代中国城市住宅小区的大盘化和封闭化,已经成为城市交通、城市社会诸多问题的病因。企业能否为城市营造开放性的公共空间,营建这种空间有可能取得怎样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需要哪些条件?这种公共空间在财务上、景观上、活动上可以做出哪些安排?我们选取了华侨城市的生态广场作为研究案例,由锦绣时代规划设计公司的设计总监周志辉和陈黎曙先生担任指导老师。他们两位均曾供职深圳华侨城集团,是亲历华侨城城区运营过程的专家。
3.3 科技园区公共空间的使用调查
在高新科技园区中,科技人员的交流是一个园区最重要的生产力。园区中的公共空间在很大程度上要承载这样的功能。我国已建设五十多个国家级高新区.省级以下的科技园区更是数不胜数。在规划建设中,是否营造出硅谷“马车轮咖啡馆”或是斯坦福“大学大道”那样的公共空间,其实关系到一个园区的软实力。
那么我们的科技园区中公共空间是如何规划设计的?投产后的使用情况是否与设计时的初衷一致?有什么问题?深圳电子院设计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科技工业园区规划的专门机构。他们承担了深圳高新区中大量的建筑与景观设计。由该院的马旭生总规划师担任这一专题的指导教师。
3.4 居住社区交往空间的调查
当今大量的房地产项目,越来越关注小区内部的景观和公共空间。在业主、建筑师、开发商和媒体的相互影响中,投入到景观中的资金也越来越多。但是,当小区入住之后,小区的户外景观,究竟在业主生活中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业主们是如何使用小区中各种公共空间的?这是一个值得认真调查的问题。深圳熙园是一个业内公认的成功楼盘。主持这一项目的周旭先生具有规划、设计、施工、财务上的综合能力,和对于国土法规政策的深入了解,由他担任这一专题的指导老师。
3.5 城市公共艺术的社会功能
城市公共艺术在当代城市社会走向公民社会中,会发挥重要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对本地居民、对本市市民和外来游客所发生的影响,非常值得研究。而《深圳人的一天》是一个很典型的个案。专题由李迪华老师指导,在案例讲述中,雕塑的策划人、深圳雕塑院院长孙振华博士为同学们的研究进行了点评。
3.6 宝安25区的商业化改造
旧城改造和城市更新已成为城市发展中重要的内容。在基本保留原有工业区空间结构的前提下,要完成功能的转变与提升会涉及哪些问题?特别是在一个街区中有不同业主的情况下,如何相互协调,营建公共空间,政府在其中可以发挥怎样的作用,专题由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的周林研究员设计,他曾组织过城中村的调查。
3.7 城市街道的人性化问题研究
城市街道在汽车时代里面临人与车的矛盾、商业繁荣和交通畅通的矛盾,但是评价城市街道的标准,一段时间以来多是强调其宽度和快速,对人性化方面考虑欠缺。我们和李迪华老师提出了城市街道人性化研究这个建议,鼓励同学们自主设计课题,闫斌和栾博两位同学将研究聚焦在华强北。案例点评为深圳市规划局城市设计处
黄伟文先生。
3.8高速城市化区域土地变迁及面临的问题
高速城市化使大量处于城郊地带的农民被动、就地城市化,即失地农民。这些人的命运直接关系到城市化的方向。对于这部分失地农民生活状况和心态的隔膜是造成今天众多城市里政府与民间矛盾的原因。了解他们的处境、了解他们的诉求是城市规划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专题由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研究员曾真指导,他近年来从事农村城市化研究,对深圳城中村和原住居民的生存状况有着较深切的体会。
3.9 城市规划中的农民参与
目前在广东,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的使用与城市规划是“两张皮”,农村非农建设用地在城市规划中以“开天窗”的方式虚置。政府缺位则农民“违法抢建”、政府越位则农民利益受损。能否通过规划工作者与农民之间的对话,使农村集体的建设用地和农民的宅基地纳入城市整体的规划建设,使得农民参与和分享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呢?顺德城市规划院的规划师罗军和冷远航一同参加了逢沙的调研。
通过我们所遴选的指导教师,同学们找到了走进社会的钥匙,走进深圳的钥匙。整个课程期间,各位指导教师所在的机构成为北京大学设计研究院的教学实践基地。
4 团队作业、社会调查
第一节课是通过“景观规划中的社会问题”的引言开始的。我们向同学们介绍指导教师,然后同学们选择自己所关心的专题,组成相应的小组,产生组长。指导教师与同学见面。交流、制订研究的方案和进度。
《景观社会学》要求学生团队作业。把全班同学分成小组就创造了一种条件,使同学们在相互讨论和分工协作中层开研究。城市规划与建设的过程常常是一种不同主体之间、不同专业之间合作的过程。能否在一个团队中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在众说纷纭中理清问题的实质,在相互协作中准确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意见, 主动积极地推进团队向着共同的目标努力。他们不仅需要共同研究案例,还要共同合作来完成案例的陈述。
在研究方法上,《景观社会学》特别强调使用“社会学的方法”。也就是说,决不能仅仅通过上网浏览、文献检索的方式做研究,一定要通过实地观察、问卷调查、访谈等社会学的调查方法来开展研究。这样一来,同学们就不能仅仅依赖他们平时非常熟悉的计算机和互联网,而要走出校园,面对不同社区的居民、游客、科技人员、失地农民、政府官员等城市中不同的社会群体。既要克服在广东地区语言不通的障碍,也要尝试与不同身份的人交流的方法。
各专题的指导教师们并不具有社会学的专业背景,使用社会学方法是我们对同学们提出的要求。指导教师把学生带进项目的实际情景,学生要自己运用社会学的方法。在我们设定的方向上提出问题、设计研究方案。一位景观设计学研究院的学生在课堂讨论时这样表述,“社会学系的同学告诉我们,社会学的方法就是面对活生生的人”。在顺德,同学们可以在一个陌生的村庄里找到顺德学院的同学,成为入户访谈的向导;他们其实渴望着与陌生的人群交流,渴望倾听不同阶层的想法。
学生们在研究过程中体现出了主动性和创造性。在研究《深圳人的一天》的同学们在采访当地社区居民,这一组雕塑对他们的生活具有什么样的影响时,最初得到的回答多是无所谓。但是他们设计了一个非常好的问题:“假如这组雕塑搬到其他地方你会感觉怎样?”受访者们断然反对,这种态度揭示出,雕塑已如阳光空气一般与社区生活不可分离了。学生们在实例的情境中设计出了这样的问题。
5 案例研究、专家点评
对于成果的形式,我们要求的是案例研究。这基于以下几方面的考虑:
第一,同学们面对的是具体的个案。具体个案中的信息远远丰富于抽象的概念。一旦展开调查,就会感受到大量的约束条件。这样的调查研究是经验性的研究,而不是理论性的研究。而景观规划专业的培养目标,恰恰需要的是大量经验性的研究。深入地研究一个实实在在的案例,比起似是而非地学习一些概念观点,更有助于学生增长真本领。例如华侨城生态广场,就包含着企业为城市提供公共产品的丰富信息,可以从财务上、管理上、空间上作深入的剖析。
第二,案例研究又不同于一般的经验总结,它需要研究者深入分析案例的全过程,找出这一个案例中最深刻的矛盾,这就需要同学们在小组作业中反复地推敲,把那些次要的、衍生的矛盾抽象掉,找出案例中最为深刻的、起决定作用的根本矛盾。例如在工业区商业改造的具体案例中,同学们将问题聚焦在停车场上。因为在一个不同业主共处的工业街区中做商业改造,停车场是一个典型的“公共地”,最集中地表现出改造中各主体之间的“囚徒困境”。
第三,案例研究其实就是揭示问题的过程。而这个问题具有多种解决方案。既然有多种选择,也就没有标准答案。例如在城市规划中的农民参与课题中,农民是否愿意固化用地连片建设城市住宅,这里面有众多的选择,每一种都基于特定的考虑,都有其合理性。这种开放式的研究,对于长期以来习惯于按标准答案考试的学生来说,也是一种思想方法上的冲击。
课堂主持为曾真研究员,由杨江妮协助。我们另外又请了一些点评专家。这些点评专家来自不同行业。他们从不同的侧面对同学们的研究发表见解。案例陈述之后,同学们带着问题继续深化案例研究。最后组织了一次总结性的陈述。
6 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需要更加关注同学们提出问题的能力。在开题报告会上,各组同学对本专题研究的问题与方法作出说明,由全班同学研讨、专家点评。我们规定每组15分钟。但是,不少同学在没有开展调查的情况下,已经开始系统地陈述对于这个专题的认识,开题报告几乎成了成果报告。
“学问”还是“学答”是必须解决的问题。今天的研究生,从小学到大学一路过关斩将,学习的能力自然不容怀疑。但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课程的使命,不在于使他们记住多少知识、形成多少定见,而在于对社会科学领域问题的好奇心。课程应当增进学生的学术兴趣,增进对景观现象背后的社会问题的研究兴趣与研究能力。
其次,案例研究的方法需要继续探索。按照课程的要求,同学们调查研究的成果形式应该是案例。但是,这实际上相当于在社会调查的基础上,按照撰写案例的要求做进一步地提炼。这样一种双重的要求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的确很难完成。城市的规划与建设的过程,往往是多种主体相互博弈相互妥协的结果,有些情况下是难于找到单一的决策主体的。事实上在课程进展中,我们也并没有严格地按照案例的标准来要求。究竟能否既完成社会调查,又撰写出乎标准的案例,还有待今后的实践中继续探索。
再次,对学习成绩的评价有待完善。
7 结语
回顾这门课程,心中充满了感激和欣慰。因为无论如何,在与迅猛的中国城市化进程的赛跑中,在与传统的教育方式的争夺中,《景观社会学》迈出了它的第一步。
作者简介:李津逵,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研究员,哈佛大学、清华大学“城市思想研修计划”首席学监,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客座教授,《景观设计学》课程负责人。
编辑:admin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