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与设计的策略

2007-09-11 08:00:00    作者:张永和     来源:景观中国     浏览次数:

首届全国环境艺术大展论坛
时间:2004年6月8日上午
地点:中央美术学院附中礼堂
主办单位:中国美术家协会
承办单位:中国美术家协会环境艺术委员会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
(录音整理,未经主讲人审稿)

  建造??同济大学

  在教学中,一个问题是怎样做建筑?另外一个问题是为什么做建筑?还有一个问题,我认为是应该留给学生去解决的,而不是学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做什么建筑?整个过程要回答的,实际上就是建筑学的基本功,我们现在的一个认识,建筑师首先应该知道怎样盖房子,对建筑的材料、结构要了解,建筑的结构跟保温、隔热、维护、具体的建造方法等等有一些关系的。对以上说的最基本的要有一些认识,然后在此基础上,用材料、结构维护的知识和对建造的了解,就可以创造空间,人们就可以使用空间,所以空间和使用空间就构成了建筑的最基本的使用内容,这也是做建筑的基本功。以前在北大,我们的做法是,既然要了解这些内容,而且这些内容很多是很感性的,不是通过看幻灯片、看形象能够理解的,因为这些材料是很物质的产品,所以我们就用一个最直截了当的方法,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小房子,然后盖起来。通过这个过程,是学生对建筑的设计和建造有一个了解。
  在马上结束的这个学期,我在同济大学做访问教授,在给大四学生作指导的时候,由于场地、资金、远程教学等问题,直接让学生造房子,不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我们后来教学方法就从头到尾画1:2的图纸,设计一个面积为30平方米的房子,如果按照1:2的比例来画,这张图也是够大的。学生就在同济大学一个老房子的过道里摆放图纸。这里出现几个问题,画什么呢?我们就要求:这个房子要有空间、有材料。那么,就需要学生去看材料,比如钠锌板是这么厚,手指比划着就可以画出,如果是1:3就会稍微麻烦点。虽然学生不用去买那些材料,但是一定要去建材市场去看,发现自己感兴趣的材料,用照相机真实的记录下来,或者那些样品回来。我们在布置这个作业时,同济旁边正好有个工地,学生也有去那里捡来一些材料来。

  这就解决了要画什么的问题,第二个问题是如何画?开始的时,我们并没有阻止学生使用电脑,但是学生很自觉的感到,画这图电脑或许指不上,可是后来发现,电脑还是能使上的,又转过弯来,但是这些都不是问题。可以看到照片中,很多学生用钉子尺来辅助画图,但是对这样大的图,钉子尺也有些不灵了,后来很多同学就自己制造工具来画。这个同学感觉画那个砖头太费劲,就用报纸剪成砖头的样子,按照1:2的比例贴在图上。刚刚看到,有的同学把图纸铺在楼房过道理画,也有的同学抢占教室的墙面,后来发现墙面不够垂直,于是就用吊锤来吊出垂直线,做出作图的一个参考系统。在学生完成这个作业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一个问题,建筑师的设计如何能够真实的再现他将建造出的这个房子呢?设计的过程能不能体现建造的结果呢?还有一个教育本身的一个问题,就是学盖房子,有什么办法让学生真正了解这个过程?当然,有一个关键就是上工地,可以看到如何浇灌混凝土、模板是什么?混凝土是如何搅拌的等。所以,在我们的这个过程中也想解决这样的问题,实际上我们的学生也做了一些模型,比例也比较大,是1:10的。我们在制图中也有一个规定,一定要画人,因为比例比较大,所以鸟瞰要画人的头顶了,立面要画立面的人,1:2的比例,人也变成很具体的了,不会是一个抽象的人或者一个很普遍的人。通过我们的练习,使学生认识材料和结构,并对他们产生兴趣,有利于在将来他的工作中,学生自己来解决那些问题。我们的教育在实际应用方面太少,缺乏这种物质性的东西,那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对材料和结构的兴趣就显得很重要了。

  第三个问题就是到底为什么做建筑,我们觉得建筑设计是一个非常社会性的问题,要和社会方方面面发生关系,有业主、有政府等等。这些年来,我们一直在做北京市的城市研究,通过对城市的理解,随着建立起来的一个社会意识。大家看到的这个,是我们非常建筑和北京建筑研究中心合作做的一个城市空间尺度的研究,我们集中研究的是规划中的具体要求,对建筑密度的要求研究的比较多,因为在中国对建筑密度的要求,有一个30%的控制,我们对这个提出质疑,这点研究有一些具体的成果,我们提出的一个建设方案,在建筑密度上接近40%到50%,也得到了北京市规委的通过,在这里,也并不是我们勇敢的突破了这个限制,而是低层高密度的这种情况,在某些地方是合理。如我们最近做的一个幼儿园的项目,遇到和传统空间发生关系的一个问题,就采用了低层高密度形式,当地政府给了我们破例了,但是我想,这个规范中的限制也不是一成不变。我们在湘西的一个项目,建筑密度可能达到了60%,也是通过了业主和当地规划部门的认可。这就说,我们的研究是根据我们的建筑实践出发的。

  对北京的研究,重心是北京的道路上。有对北京城市空间的比较,现在北京的空间尺度要比过去大得多,我们发现,是尺度变大主要是两点,第一点是退红线的要求,街道为什么这么宽?我们研究发现,最早是以实用出发的,是以军事出发的,如果有战争发生,街道太窄,机械化的部队不能活动,所以主要街道比较宽。后来就发展到两个其他的逻辑,第一,大量车流的需要,第二点是宽街道本身的审美,认为街道宽了就好看、气派。这两点结合,就很容易出现了宽50m、60m、80m的街道了。我们对海淀区的街道进行了一些研究,对6m的街道,我们没有提出任何修改的可能,因为它是适宜的,对于20m我们也没有提出修改,可是到了23m我们觉得还有些其他的问题,缺乏城市的秩序感,重要的是要有商业的氛围,要有橱窗和人们最基本的需要。对23m的街道旁,需要加建一些房子的,要获得一些密度,获得一些城市的活动,给城市带来活跃。当然,北京市受9大规划标准的控制的,它带来的是一套很复杂的思想,刚才也提到,有的出发点是很实际的,但是结果也未必都那么现实。我们不认为建筑的形式和风格真的能够决定一个城市的空间问题。

  我们有一个例子,是对海淀区中关村路(以前的白颐路)的研究,最后一个例子是四环,看看四环路对城市的空间和人们的生活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在中关村,路面已经下沉,那么下沉是不是可以给它盖个盖子,下面变成商业或者工业等。我们的研究中,建筑结构等时不进来的,但是要考虑建筑与社会的关系,所以,通过这个研究了解社会、更进一步的为“为什么做建筑”寻找个答案。我们的研究也在继续,我也写了一篇文章,在近期的《今日先锋》可能也要刊登出来了,是目前中国城市对把建筑作为物体去欣赏这个问题的提出、对城市的消极影响的一个批判。希望学生们可以在建筑的宏观和微观,与社会的关系能够有深刻的了解。

编辑:admin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