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弘扬中国风景人的高尚精神

2007-10-04 08:00:00         来源:www.fjms.net     浏览次数:

    中国风景名胜事业,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走过了二十五年不平凡的征程,取得了累累硕果。回顾这段历程,作为一名风景名胜区管理工作的老同志,更是感慨万千,心潮难平。
    我于一九八五年五月,正式接任清源山管理机构主任一职。时光飞逝,一干就是二十二年。二十二年来,我与清源山人一道,受惠这座千年名山的薰陶,也尽绵薄之力呵护着清源山的一草一木,并与清源名山结下了不解之缘。回顾这段工作经历,有几点工作精神难于忘怀,值得弘扬。
一、不避艰险的创业精神 
    清源山管理机构成立于一九七九年,这得益于已故园林大师陈从周先生一九七七年游历清源山的感慨。十年浩劫给清源山留下满身伤痕,残垣断壁、文物受损、荒草丛生、林木被毁的现象随处可见。但陈老先生在其间穿行了大半天,如同一位寻宝人,认定“清源山是一座金山,若搬到苏杭、 上海一带,将是价值连城,游人如织。”兴奋之余,当场作赋:“青山如画水如油,绿满春江忆此游,我爱闽南风景好,泉州未必逊杭州”。陈老先生对清源山的一番评价,引起泉州市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一九七八年,一支规划小组进入清源山。他们风餐露宿,爬山涉水,用近一年时间,编写出清源山第一稿风景名胜区规划。一九七九年十一月,市政府决定成立清源山风景区管理处。清源山从此步入了行业管理的轨道。
    初创时期,没有办公场所,没有食堂,没有车辆。第一任主任领着大家驻扎在破庙中,奔忙在山道上,开始了清源山前所未有的保护管理工作。他们的办公地点设在半山腰,吃饭地点借用在山脚下的农场食堂,可以想见,这样的条件既不方便,又很累人。但是,就是靠首批二十余名拓荒者的一双手,硬是撑起了清源山的一片天。他们在很短的时间内,先后开放了数个景点,又通过采集泉州文人创作的清源山艺术精品,办起了“泉州清源山诗、书、画、摄影作品展”,还组织员工到市区,邻县宣传,把清源山的推介工作搞得有声有色。这些工作,都是由初创时期被戏称为“城市农民”的员工们干的。要知道,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刚刚从上山下乡地回城安排,到清源山仍干着手提肩扛,挥锄植树的工作,能没想法吗?但大多数人顶住种种压力,冲破重重困难,在平凡岗位上开始了不凡的事业。
   清源山离城三公里,山城间由一条简易的乡间公路相连,沙砾路面,坡度又大,骑自行车颇费气力。闽南多风雨天气,员工们每天上班,遇到大风天气,只能推车走,不然人车俱倒。碰到大雨天气,路面成了“水泥路”,满身泥泞。若遇台风,暴雨成灾,路面积水达六、七十公分,受淹路面长约二、三百米,推车淌水,既费力,还得顶着大风咬牙走,好不容易到了山下,浑身湿透,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汗水,没等缓过劲来,又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刚到清源山时,能用来办公的仅有三间总计不足三十平方米的低矮破房。空间有限,只能放几张桌子,二十余人挤在一起。我的一张小桌子还须空出两个抽屉供电工、水工放简易工具,三个人合一张小桌,这样的情况我们可能不再会碰到,年青一代可能只当作笑谈,但从这件小事上,可见当年条件之差,创业之辛。可贵的是,全体员工齐心协力,没有怨气,反倒平添一股豪气。
二、矢志不移的奉献精神
    清源山老辈人中,有位潘炳权同志,是建设部劳动模范。他仅有中专文化,专业又不对口,身体还比较瘦弱。但就是这样一位同志,最早成为清源山人,最舍得为清源山耗费心智,给清源山做出了突出贡献。他设计的清源山“石中居”仿古餐馆,偏居一隅,外眺青山,内观游鱼,古朴大气,美仑美奂,被原国家建委副主任肖桐誉为“虽为人作,宛自天开。石中居是一个好的设计”。他设计的“出岫亭”,位于半山绝壁,处于山腰步游道路中险段,上覆巨石,下临深渊。建造此亭,体量小,样式简陋,用材奇省,仅用三根半柱撑住此亭,其中半柱嵌入巨石,既避免破石建亭,又体现了建筑与自然的和谐美、残缺美,被任我国规划大师震英先生称为建筑艺术中的“维纳斯”。
    老潘同志是清源山上的一部“大词典”。一九八七年夏,清源山申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他负责编写上报资料。这项工作技术性强,工作量大,时间又紧,老潘同志日以继夜,马不停蹄地挥笔奋书。酷热的天气,连续地加班加点,把老潘给累趴了,高烧不退,寝食难安,为了在预定时间内完成文稿,老潘硬是倚在病榻上赶写出厚厚的两本资料,随后,又陪景区领导一起到建设部向城建司领导汇报。由于清源山资料翔实,资源价值评价准确,在国务院审定第二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时,清源山一举顺利通过。
    清源山的历史可追溯至新石器时期,开发活动可追溯至先秦,弥足珍贵的宗教文化、石文化、海交文化及具有典型意义的自然景观使清源山在二??六年一月荣登首批中国国家自然与文化遗产预备名录。但因历史久远,有关清源山的史书基本散失,仅从《泉州府志》、《福建通史》上可以窥见一斑。为了准确编录清源山的历史沿革,风景资源评价,保护现状,一九九三年元月,在主管部门的关心指导下,我们着手编纂《清源山志》,编纂人员踏遍清源山的山山水水,反复校勘摩崖石刻,同时,组织专业队伍完成清源山生物多样性调查,与文史专家,顾问成员多次座谈讨论,数易其稿,付出了艰辛的劳动,用十余年时间,终于于二??四年八月完成《清源山志》的编纂出版工作,为清源山文史宝库填补了一大空白,志书出版后,受到社会各界和同行的一致好评。
    我委接待科的工作人员,是一群年轻有为的女青年,她们发扬老一辈清源山人的优良传统,以创建“青年文明号”、“巾帼文明岗”为主题活动,以“真情话山水,青春献清源”为创建口号,在一年多时间内,先后荣获“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巾帼文明岗”称号,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圆满完成各项等级接待和重要参访团接待任务,热情接待来自海内外的数以万计的旅游者,得到广泛好评。
   清源山人甘为名山做奉献的精神,还体现在风景区抢险救灾,应对突发事件中。他们在危险时刻,重要关头,都能奋不顾身,挺身而出,为风景区的生态安全、旅游安全做出奉献。
三、坚忍不拔的负责精神
    记得北大教授谢凝高老师说过,风景人就要具备宗教家的虔诚,旅行家的执著。这话很对,也很形象。我们作为中国风景人,负有神圣职责的使命,有幸投入风景名胜区事业,就要不计名利,不避艰险,高度负责,竭力工作。
    回顾一九九六年末至一九九七年上半年间,我委在市政府的直接领导下,重点整治清源山历久不衰的采石风,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时任分管副市长的周?民同志亲自统领此项工作,他力排众议,把保护风景名胜资源的工作作为首要任务来抓,协调相关部门合力抓整治,召集新闻单位跟踪报道,盯住重点单位重点做工作,仅用半年时间,共查封采石点76处,取土点3处,结束了清源山四十年的采石活动,还清源山一片宁静,还清源山片片绿荫。个别不法企业主事后屡屡对周?民同志发难、纠缠,甚至动手动脚,恐吓威胁,无所不用其极。但是,周?民同志挚爱名山的感情不减,在职期间,为清源山的规划建设、文史工作、资源保护等工作发挥了重要的领导作用,为我们树立了好榜样,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被大家尊为“编外的清源山人”,体现了领导者对名山高度负责的风范。
    在风景区工作,既要尊重领导,更要为领导负责。那种唯领导是从的做法,有时可能就误了工作,误了领导。一九八九年以来,先后有两座地方大学欲进风景区建分校,市领导亲自带队到风景区现场选址,由于我们严格按照行业法规的相关规定和风景区总体规划要求向领导做了认真的汇报,得到领导理解,两所高校都到风景区外择址另建。有家农场把清源山大山门旁的一块用地转让给某办事处,作为企业用地着手开发,此事分管农业口的市领导已签批,建筑地梁已强行浇注。我们通过本市 一位颇具影响力的老领导,出面协调此事,最后项目停建,已构建的柱梁、地梁全部铲除,该地块全部改为绿地,使大山门所处环境更加优雅。
    泉州地处台海两岸,风景区内有家部队重点医院,拟在老君岩小区东侧建星级宾馆。我们与部队领导多轮沟通,又由省人大代表向省人大提交议案,并进入督办程序,此项目终被叫停,从而避免了一起严重的破坏性建设项目。
   清源山人所具备的良好工作精神,远不止我所提到的这几点,也仅是短暂的二十多年间中国风景人高尚精神的缩影。正是凭着对风景名胜事业用情至真,用心至诚的工作精神和务实作风,如今的清源山风景名胜区胜迹生辉,秀色可餐。江泽民、李鹏、李岚清、李瑞环、尉建行、吴邦国、贾庆林、罗干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莅临风景区视察,对清源山风景名胜资源给予很高评价,也充分肯定了我们的工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上丝绸之路”考察组考察清源山风景区,高度赞赏清源山的海交胜迹、宗教胜迹和自然风光,并在九日山勒石纪念这次考察活动。泉州市政府已把清源山老君岩等三处景点列为泉州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胜迹。清源山以其独特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已成为祖国东南沿海重要的风景旅游胜地。近年来,风景区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占地40亩、福建省一流的清源山游客中心即将竣工开放,风景区规范化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已连续九次荣获省委、省政府授予的“文明单位”称号。
    展望未来,风景名胜事业正步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我们新老风景人仍需具备高尚情怀,弘扬开拓进取、创新争先的精神。我们坚信,二十一世纪的中国风景人,将更加有所作为,中国的风景名胜事业将更加辉煌。
                                                     (作者为清源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主任)

编辑:admin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