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网

因地制宜 创造特色

2007-11-01 08:00:00    作者:叶铭和 彭重华     来源:网易园林     浏览次数:
    1 概况

    怀化市位于湖南省西南部,西靠贵州,南临广西,东部和西北部与省内邵阳、娄底、益阳、常德、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等地区接壤。地处北纬25°52至2 9°02,东经108°47至111°07之间。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山青水秀。全市总面积27602平方公里,林木种类繁多,乔木、灌木、木质藤本达740余种。市内溪河密布,共有溪河800余多,水资源非常丰富。而湖南怀化首届(2003年)“武陵城”花卉博览会场址就选址于中坡国家森林公园内。中坡森林公园位于湖南省怀化市北郊,属典型的城市郊野山岳型森林公园,位于怀化市城郊,总面积1300多公顷,由大小100余座山峰连绵而成。全园有林地面积1286公顷,森林覆盖率94.1%。园内有大小山峰100余座,其中海拔400米以上的山峰45座,最高海拔638.6米,相对高差405.5米。具有保存完好且集中成片的天然次生林340公顷,以及大面积的多类树种混交林。

    2 立地条件分析

    花博会场址选在中坡森林公园的入口处,面积约11万平方米。场地坐北朝南,被与场址高差约有二三百米的几座丘陵环绕,而且场址地势由入口逐级上升,从总体上分析,场址呈峡谷状。这处原是中坡森林公园的苗圃,两侧的丘陵都被林木覆盖,是保存完好且集中成片的天然次生林,或是多树种的混交林。场址北段尽头是地势最高处,有一自然水流自北向南流,现时场址本身设置了一条由石块砌筑的导水渠,深约1米多,宽有1~2米。在场址南端有两个水塘,大的面积约4400m2,小的面积约3000 m2,水渠的水就顺势流进水塘,最终排出公园外。总体来说,场址的地形对此处花博会规划是喜忧参半。原始地形具有的优势是此处自然环境优越,有山有水,且四周植物景观丰富,在规划时可以相应减少对环境效益方面的投入;但是,场址总体地形复杂,对满足各个展区的布置和它们之间的协调关系以及游人的容量,有一定的难度。而且花博会总体投入的资金有限,不可能大面积改造地形。因而,如何能用最少的资金投入,充分利用现状来达到各方面的需求,并为此次花博会创造特色,是该次工程项目设计所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3 设计思路

    首先确定本次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确立本次设计各具体原则,以便从理论上为设计的实施过程提供一个明确的理论方针以及保证设计的有效性。其次,根据总体方针思想来进行布局规划。

    3.1 规划指导思想

    本次花博会场址规划以“利用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创造特色”为主导思想,结合怀化本地的风土人情和本次花博会所宣扬的“民俗、生态、品牌”的主题思想,运用当代园林规划设计方式和手法,把本次花博会设计为一个在外表上能让人彻底感受到怀化地方文化特色,在成效里又能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园林景区。

    3.2 场址规划原则

[分页-landscape]

    3.2.1 一体化规划原则

    场址规划设计用地11万平方米左右,占地来说是相对较少。本次规划将花博会作为森林公园的一部分来规划,不是一个独立的单元。因而无论从风格或内容都考虑到如何与周边环境的融合。

    3.2.2 社会效益原则

    在规划设计上力求做到本次花博会能给中坡森林公园以及甚至整个怀化市带来一系列功利。如希望能提高中坡森林公园的景观面貌水平和增加公园的游赏内容和游客数量,并为怀化市旅游事业打出品牌,增加旅游收入等。

    3.2.3 经济实用原则

    方案本着以“最少的投入,创造最大的收益”为主旨,充分利用原有的自然条件,尽量减少对原有地形的改造,减少土方的工程费用;并以此为据设计、创造台地式花园与平地展区相结合的园林特色。

    3.2.4 美观原则

    追求总体景观美是本方案的目的之一。为了能使博览会场内各造景元素能协调统一,共同创建一个既有传统精神又有时代气息的园林美景。设计从每个建筑景点各自的观赏特色和体量、建筑景点与建筑景点之间的联系、建筑景点与花卉展区及博览会场内园林绿地的协调性都作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确立的各建筑景点的造型和体量以及花博会场址的总体布局,以便能使花博会里的每一个造景元素都发挥自身特色、彼此协调掩映,达到和谐共存的目的。

    3.2.5 生态原则

    本设计除了尽量保持原地形,减少对原始自然地貌的破坏之外,并重点对场内一些原绿化较差的地段进行了新的绿化改造。另外,还确立了花博会场内园林绿地以植物造景为主的宗旨。

    3.3 总体布局

    本次花博会的总体内容是创建一个以“民俗、生态、品牌”为主题的“五溪园”景区,浓缩怀化各地名胜的五溪景园以及用来为人们展示怀化地区以及现时国际园艺事业发展情况的园艺展区,由于花博会共有来自怀化地区的鹤城区、洪江市、洪江区、中方县、沅陵县、辰溪县、溆浦县、会同县、麻阳苗族自治县、新晃侗族自治县、芷江侗族自治县、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和通道侗族自治县十三个地区,共计有十三个室外建筑景点和一个室内园艺展区。总体布局是根据各微型室外景点的体量和特色和考虑到花博会园艺展区是临时性的特点规划;此外,还结合同时期其它地方举办花博会的经验和公园的远近期发展的步骤,以及结合场址地势和具体设计内容布置的。规划确定以“突出中心,均衡配置,山水互联,绿色围合”的布置方式,构成在原自然环境为基础的自由、自然的布局结构。由于规划确立的自由灵活的自然布置方式,因而景区的总体布局类似一个星系,以室内展区为中心,其余的都围绕中心布置,但又不能脱离中心,每一个元素都互相联系,均衡布置,以达到一体性的目的,这是与以往的花博会与众不同的规划思想。具体布置内容:

[分页-landscape]

    1)入口区 入口是花博会对外交流的信号,因而,入口的处理很重要,为了先给游客一个明朗的感受,特意在入口处原来不大的地方建了一个小广场,广场靠水的地方搭建了一个木平台,作为游人缓冲和观赏用,平台上方布置一块景石,刻上展区名字。

    2)室外展区 室外展区共由十三个景点构成,而这十三个景点是由十三个风景名胜微缩而成。它们之间各具有自身的观赏特性和自身的文化内容。这十三个景点分别是鼓楼、凤鸣塔、夜朗轩、风雨桥、嵩云竹亭、鹤雕、吊脚楼、文松塔、芙蓉楼、燕子洞、图腾柱、龙舟舫、诗墙。而由于它们自身的观赏特性、体量以及文化内涵等因素的主导下,它们之间的联系必须要考虑一些问题。如塔、楼之间的布置与联系,风雨桥、燕子洞的场所环境限制等因素。规划的出发点就是“因地制宜,注重景点的场所性质为宗旨”,自由灵活地布置在景区的四周,如岐江风雨桥布置在两湖的堤岸之间,侗族古楼布置在湖心岛上等。

    3)室内中心展区 室内中心展区主要用来展示现今的园艺事业发展水平,规划要方便游客参观和方便展区展品的布置,根据场地地势和大会思想,展区布置在景区的中央,因为该地势相对比较平坦,且室内展区作为这次花博会的中心,人流比较集中,布置多条园路通到各室外景点,既方便游人的疏散又方便游人参观。

    4)周边园林绿地 除了室内、室外展区景点的布置之外,周边绿地的规划主要是力求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而充分利用地形、地貌是本次展览会周边园林绿地规划的最大成效,考虑到景区内地势呈阶梯状分布,规划保留原地形,分级规划绿地,做成台地式的园林景观。在台地上有规律地布置低矮花灌木丛和有韵律节奏的步行道,既能够增强观赏效果也可增大游赏内容。充分利用场地原有的资源,利用景区北端的溪水,引水而下,建立了一个溪流景观。因为怀化水资源丰富,场址内的水溪是终年有水的,雨季时节还特别大。原来的导水渠考虑到雨季疏水和现时的景观需要,设计用砼板覆盖作暗渠。此外,还结合室外展区景点的布置规划设计,如在北端布置了流水假山等。

    4 植物配置特色

    4.1 注重地段特色 品种的选择和植物景观的建造都充分体现地域特征。在品种选择上,所选的植物是湖南本土或经过多年验证可以生长良好的树种;在植物的配置上,注重生态群落的自然生长规律,绿地植物的种植都是乔、灌、草等复合层次性和多种植物混植的景观效果;并充分利用湖南的气候特征,灵活运用色叶树种。

    4.2 体现植物美 在植物品种的选择上,注重选择那些具有良好外形或花果叶具有一定观赏价值的植物,如选择了一些桩景树、和花灌木等;此外,适当应用一些观赏价值高的植物如紫薇桩景树、棕榈等作孤植;在植物组合上考虑各种植物的生态和形态特性来配置,如在桂花桩下种植小茶花、小桂花作中层灌木、用小叶栀子花作下层地被和棕榈下种苏铁和麦冬等。注重植物与环境的搭配,如石旁种植苏铁、丝兰、南天竹、造型罗汉松等树木,力求从多角度达到美观的感受。

    5 结束语

    民意调查表明,本次花博会场址规划受到普遍好评。而从经济上分析,初期的投资基本能在展览会期间得到回收。此外,主要还能为怀化的园林、旅游等事业起了推动作用。总结这次规划的成功之处就是把握“因地制宜、因情制宜、自成特色“的准则,并结合地方客观条件来规划设计。

编辑:admin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