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圆明园原貌,意义何在?

2007-11-02 08:00:00         来源:中新网     浏览次数:
    今年九十三岁高龄的汪之力是中国建筑界权威人士。他在今天开幕的“纪念圆明园建园三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呼吁,应尽快恢复圆明园部分原貌,用作展示“圆明园事件”、清朝的政治和文化以及中国传统园林,让圆明园成为保护世界文化的特殊纪念地。
  
  提起圆明园,大家都会不由想起那段屈辱的历史。过去的圆明园,曾代表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繁荣。而这繁荣,在瞬间就化为了灰烬。我们永远也不能忘记,1860年英法联军和1900年八国联军两次洗劫圆明园,奇迹和神话般的圆明园从此变成一片废墟。圆明园,既是一个著名的风景胜地,也是一座供人凭吊的历史遗址。那段屈辱的历史告诉了我们,落后就意味着挨打,就意味着要遭到列强们的凌辱。
  
  圆明园是一个奇迹,是一个由中国人民创造出来的奇迹。但这个奇迹,却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而今,只剩下一些遗迹供我们凭吊。过去的奇迹,被炮火所毁灭;过去的美丽,被屈辱所代替。人们无法忘记,人们也不能忘记。一个国家和人民,绝对不能忘记历史。而历史活生生的承载物,就是充分体现在那些历史遗迹上。
  
  在世界各地,历史遗迹很多。但是,又有几个历史遗迹被人们重新建造一番?一座历史遗迹,如果重修了还会有多少历史价值?特别是记载着屈辱和泪水的历史,一旦重修,后人又将到哪里去找寻?恐怕他们看到的,将是一片重修后的繁荣。而列强们带来的伤痛和屈辱,却彻底的消失在了后人的视野。圆明园的历史,在于我们要记住清王朝曾经的繁荣,还是要我们记住曾经遭受过列强的侵略和屈辱?虽然重修会使圆明园变得更加漂亮了,可更加漂亮的圆明园还是那个承载着过去历史的圆明园么?
  
  任何历史遗迹,都是重在保护。而保护,却不是恢复。恢复的遗迹,不能称之为遗迹。遗迹是历史遗留下的产物,而恢复后的遗迹只能称之为作品。作品和遗迹,有着本质的区别,也无法替代。我们是愿意看到一件今人创造的作品,还是愿意看到历史遗留下的痕迹,答案不言自明。哪怕那个遗迹遭到过严重的破坏,哪怕那个遗迹和着多少人的泪水,哪怕那个遗迹是国家和民族的伤痛,我们也愿意看到昨日历史真实的痕迹,而不要今日仿制的风景。

编辑:admin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