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环境艺术和建筑风格的现代化与民族化

2008-03-17 06:37:15    作者:郑孝燮     来源:中国风景园林网整理     浏览次数:

城市环境艺术和建筑风格的现代化与民族化

??为庆祝建国35周年献作

  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从毛主席在天安门向全世界宜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之日起,屈指三十五年了。这是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艰苦奋斗,辉煌胜利的三十五年。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各个方面-包括城市规划与建设,都更加日益健康地、胜利地向前发展。这里,我想就其中建筑与环境艺术问题作些探讨。

  关于这个问题,早在五十年代中期党和政府就提出了“适用、经济、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的创作原则。后来在上海召开的全国住宅和建筑艺术座谈会上,又讨论了“创造社会主义建筑新风格”的问题。建国十周年国庆工程的绝大部分是我国城市建筑与环境艺术创作实践的光辉典范。1983年北京市总体规划的《批复》,更进一步地从理论、政策、实践上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城市建筑与环境艺术问题的 关怀和加强领导。《批复》的精神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引起了很多专家、学者及群众的热烈支持。

  建筑并非城市环境的唯一重要因素。然而在诸多的综合因素之中,建筑却不能不是最首要的,尤其对于塑造城市环境的艺术风格特色而言,就更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历史表明人类社会先有建筑,后有城市没有建筑就没有城市。

  建筑创作是人化了的自然,环境规划是社会化了的建筑

  在人类历史上,建筑萌芽于旧石器时代,远远早于城市的出现。那时候原始人群,必须本能地狩猎以求食,穴居以栖身。居住问题,一开始就成了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原始人住的天然洞穴虽然可避雨雪风寒,可防人兽侵袭,然而往往黑暗潮湿,不堪久住。随着人类智慧的发展,渐渐地学会了搭盖“棚屋”了原始茅屋或石室。不管那是多么简陋粗糙,却是人类最早创造的建筑。最初的这些建筑已经完全不同于穴居野处时的天然洞穴,而是“人化了的自然”的建筑,即自然材料加注了人工的建筑。原始的棚屋茅屋或石室,起先还是基于实用目的而建的。后来随着文明的进步,才要求它们越来越有审美的性质。距今万年到万年左右,人类便进一步学会了用符号装饰自己、装饰用具、装饰居住房屋和坟墓。

  建国以后我国考 古工作者发现了多处新石器时期的居民点遗址。这些发现证明了在城市尚未产生之前,原始公社后期的建筑已经进化到了环境规划的程度。从若干遗址我们可以直接看出居民点的规划意图为了适应群体生活,有目的地组织建筑群体的环境布局。例如六千多年前的西安半坡遗址,就是由一百余座半地穴式和地上式的棚屋组成的,居住几百人的原始公社村落。这个原始居民点共包括居住、窑场及公墓三块功能不同的用地。其中居住用地位置在遗址的中部,一百余座圆形的方形的棚屋围绕在外,中心则布置了一所公共活动的大棚屋。居住用地的外围还有防御深沟一圈,以东为烧制陶器的窑场用地已发现了六座,以北为成年人的公墓用地,小孩死去即埋在住屋的附近。半坡村落属于原始农业社会的定居居民点。它的布局章法反映了一切都颇有社会秩序,亦即有了一定的整体环境规划-主要依靠组织建筑群体适应社会化的生活。城市是原始公社瓦解,农业手工业分家,有了剩余产品和交换,随着奴隶制阶级与国家的产生而出现的。据考古所知,最早的城市是埃及奴隶制时期的卡洪城,距今约五千年。我国奴隶社会的夏朝,据古籍记载就有“夏有城郭”之说,距今四千多年。安阳殷墟的考古发掘,证明 了三千多年前商朝奴隶社会的制度和这座都城的建置与建筑的概貌。

  总而言之,人类的过去、现在、未来都是群居的,因而建筑也始终是群居生活的一种环境现象。建筑基于实用 与审美统一的属性,必然要通过环境整体、形态个体及装饰来概括反映一个时代、地区的社会生活,既包括物质的也含有精神的。人类原始社会先有建筑,进而有居民点及规划,直到奴隶社会才出现城市及城市规划。历史告诉我们,投有建筑,就没有城市。

  关于现代化

  城市是物质财富的中心,也是文化艺术的荟萃之地。城市建筑与环境总是实用即功能第一,美观第二。在实用基础上,建筑的美与丑,直接表现为城市环境的美与丑。实用与美观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没有第二性的美观,实用也就无所谓第一性了。过去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对于美的研究比较薄弱,甚至有人认为艺术性无足轻重,或者留待将来再说。我体会,中央对北京的四项指示和总体规划《批复》,不仅对北京本身,同时对全国城市都有重要意义。现在城市环境艺术创作的关键是 走中国式道路的方向,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必须坚持,现代化和民族化必须融合。当前正处在实行经济对外开放,既有利而又复杂的情况下,我们更需加强研究、掌握艺术创作方向这个问题。

  现代艺术是20世纪初在欧洲从绘画、雕塑开始发展的。建筑艺术的现代学说,同现代绘画、雕塑有着某种共同的思想基础。按照马克思主义 的观点,艺术是社会现象,听以现代艺术的发展,是一种新的思潮的反映。这种反映逐渐地演变成为若干现代艺术流派。现代派建筑艺术的发展半个多世纪以来,其中影响最大的要数国际风格了。

  什么是建筑艺术的国际风格?这就是在建筑功能基础上,讲绝对创新,不讲文化传统,不讲民族区别讲建筑容积,不讲体积讲造型均衡,不讲对称 讲材料结构本质本色、讲简洁,不讲装饰的一种建筑风格。这种风格只求共性,几乎完全不表现建筑个性,无论什么功能,都用同一形式手法处理。如果说尚有一点特色,那就只能说是忠于材料结构所剩的表现形式了。说到底这是一种没有任何民族区别、任何地方区别的,无风土特色及个性情调的,通用四海的建筑文化。反映在城市环境整体面貌上,往往就是简单化、机械化、标准化的千篇一律。国际风格的出现和发展,主要同世纪初期欧洲建筑界的构成主义思潮分不开。这种思潮的发源地,一在德国,二在早期苏联。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以德国为中心,逐渐在建筑教育(德国的包豪斯)、建筑刊物和一部分建筑师之中酝酿出现了彻底创新的建筑观。他们主张探索适应新时代生活的建筑创作,为反对复古,进而反对传统,反对学习历史文化。当时德国新一代的建筑家,如戈罗皮乌斯,密斯?凡德罗等,以及法国建筑师柯布西埃,他们都成了国际新建筑风格运动的台柱,影响越来越大。

  在苏联,十月革命后出现了一个激进的雕塑创作和建筑创作的“无产阶级文化派”。1919年他们设计的“第三国际纪念塔”方案图,充满了冲动、狂热和想入非非。方案是一座米高 超过巴黎铁塔,赤裸裸的、歪歪扭扭的、螺旋向上的钢铁架子。他们自称这个形象象征了人类的自由和意志,并且体现了“要把钢铁抛上天”的诗意。当时构成主义者表示十分赞赏说革命艺术应该消灭人的形象,而要代之以表达激情和思想,由钢铁或其它材料组成的线和体。然而广大人民并不欣赏,所以这座纪念塔迄今仍是模型。

  1922年少数苏联和荷兰建筑家发表了“构成国际”宣言:强调机器在时代生活所起的重要作用,机器应该是建筑的楷模……建筑应该象机器那样作成无装饰、无传统的功能至上和新的空间造型组合。直到20 世纪30年代初,苏联的许多公共建筑、居住建筑、工业建筑及城市规划,一直为构成主义的国际风格思想所占据。这期间,现代派建筑权威如柯布西埃、门德尔森等,都到苏联作过一些建筑设计,如苏维埃宫的竞赛设计等。

  1932年联共决议取消“无产阶级文化派”,接着斯大林提出了建筑创作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方针,并批判了构成主义。德国30年代中后期由于希特勒法西斯上台,戈罗皮乌斯、密斯?凡德罗等新建筑创导者被迫去到美国,在德国构成主义随之一级不振。但是这时在欧美一些其它国家,构成主义国际风格却方兴未艾。

  现代派建筑创作,并非个个都重视功能和材料与结构 一味追求“标新立异”的极端形式主义者是不乏其人的。他们同现代派绘画、雕塑中的立体主义、未来派、抽象派等的观点更是一脉相连。谐如艺术不必反映现实,因为现实最“虚假”、最“不可知”、最“不自由” ,三度空间的真实感,也最不真实,新式的美应当是“速力”的美,“运动感”的美,只有纯粹的线、色、块才是艺术的“语言”等等论点。巴黎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的建成,评论者众说不一。看来工业建筑与民用建筑的风格个性,在这里不存在区别了。这一独创所反映的“大同论”比“机器应该是建筑的楷模”,比摒弃文化传统和民族差别的艺术观,更胜一筹。温故知新,知己知彼,如果有助于走中国式道路,那么回顾这些也许不无益处。

  现代化不等于现代派-建筑或其它艺术的“现代化”并不等于“现代派”,二者有原则区别。现代化指的是现代性或时代性。由于历史在前进,任何艺术总要发展,并且相应地产生表现时代性的形式,这是规律。而所谓现代派,则是指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各种现代主义艺术思潮和流派。西方现代派艺术创作的路子,同我们“走中国式道路”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 创作 原则、方法,完全不是一回事。其实资本主义国家本身的城市环境,也并不是现代派建筑的一统天下。美国华盛顿市,从来是严格限制新建建筑的性质、选址、高度、体形、色调等的。该市的城市艺术委 员会及有关法规就是以保障环境艺术整体为目的的。

  城市畸形发展中现代化的矛盾-一些畸形发展的城市,如纽约、香港、澳门 等地,高层建筑密集如林,人口密度、建筑密度、交通密度均达到了超饱和的程度。有的资本主义大城市,摩天大厦日益增多,三十层、五十层…一百多层,绿地、空地不断减少,环境恶化严重。向高空疯狂发展的城市环境,拥挤不堪,杂乱无章,几乎到了爆炸性地步。这样的城市当然称不上什么现代化的美,更谈不上有什么节奏、韵律的音乐感。实质上这是社会病态暴露的一个侧面。尽管其间单栋的高层建筑本身,孤立看也许不坏,现代化设施水平也并不低,但是环境的 日照、空气、通风、绿地、空地状况却很糟,一大部分被剥夺了。我们知道,良好的日照、空气、通风、绿地、空地条件恰恰是现代化城市环境最起码的要求。英国著名建筑师、城市规划家弗莱德瑞克?吉伯德等在《市镇设计》书中说“城市必须为建筑空间和空地提供正确的空间标准和日照标准”。当然,节省土地非常重要,但不能极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是 不能分割的。顾此失彼,不仅环境面貌不美,对环境功能也会有损。我认为高层高密度决不能代表真正的现代化,它的拥挤程度、恶化程度恰恰是落后的说明。

  现代派的某些积极部分--有些国家用某些现代派建筑风格塑造的现代化城市环境,除缺乏民族个性及地方特色外,也有不少地方表现了很好的功能效果和艺术秩序。有些新城给人以疏朗、错落、清新、整体谐调的感觉,而不以离奇怪异惑人。现代派建筑家有不少人把城市环境看成是扩大了的有机的建筑群,因而创作思想 比较 开阔、全面。他们比较注意环境功能与形式的关系,尤其重视交通和绿地。这是正确的。著名的1933年由国际新建筑协会宣布的“雅典宪章”包括‘城市规划大纲“在内,就是由柯布西埃大师起草,讨论通过的。其中城市的四大功能学说,迄今仍具有广泛的积极的作用。至于柯布西埃主张的城市高度集中主义,高层和超高层建筑为主的城市艺术面貌等的观点,这些观点,许多建筑师、规划 家并不以为然。

  艺术上不降格,不为现代化而现代化--城市建筑与环境的实用与审美统一的特性,不能和时装、汽车等商品的属性相提并论。时装、汽车日新月异,主要原因在于市场竞争和人的心理变化。过时的时装不受欢迎,审美价值一落千丈。过时的汽车在一些资本主义大国,只能压扁回炉炼钢。显然城市建筑和环境的现代化不能这样。我不赞成象看待某些商品一样用八十年代形式、九十年代面貌的提法,要求于城市建筑和环境的现代化。城市建筑和环境属于百年大计,是凝固的音乐。首都的规划设计,在我国的历代均列为国家典章的大事,现在也是中央亲自过问。它们的艺术性质、地位、风格、价值等,怎么可以降低到商品的审美概念我们有的同行,确对北京长安街某大型公共建筑设计提出过,要体现”八十年代“现代化艺术水平,或为之设计了玻璃镜面高层方盒子的方案。当然最后没有谁赞成。其实玻璃镜面大楼,三十年代在国外就己问世了。首都是祖国的心脏,天安门广场长安街又是首都的中心,切不可盲目地为现代化而现代化。由此可见,艺术的政策和艺术的思想性是多么重要!

编辑:Aggie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