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良镛:地方规划切忌跟风盲从

2008-04-04 01:49:12         来源:景观中国     浏览次数:
   85岁的他依然每天坚持工作,从清晨到下午,晚上还要接待客人或准备第二天的会议等,无特殊情况,从不偷懒;他还主持着山东曲阜孔子研究院扩建工程等项目的建筑规划,时常根据形势需要深入研究全国区域规划方面的重大课题;他带博士生,治学严谨、虚怀若谷的优良品质,给学生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并深深影响着他们;他用电脑,也通过电子邮件和他的友人联络,谈天时,思路敏捷、语言与时俱进且不乏风趣,绝非身处象牙塔内的“老学究”。他就是两院院士、当代著名的建筑与城市规划泰斗――吴良镛先生。 

    吴良镛教授是名扬海内外的建筑学和区域规划领域的学者。他于1987年起任国际建协副主席,1988年任人类聚居学会主席,曾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中国大科全书?城市规划》卷主编,头衔多得数不胜数;1989年他主持规划设计的北京菊儿胡同实验项目荣获国内多项大奖以及亚洲建筑师协会颁发的“优秀设计金质奖章”,1989年国际文化理事会认为他“杰出的艺术事业及对人类艺术遗产有价值的贡献”,并颁发给他荣誉证书,1993年在联合国总部由应届联大主席授予他“世界人居奖”,等等。 

    数不胜数的荣誉对这位年过八旬的老人似乎只是过眼云烟。作为一位研究建筑与城市规划60余年的大师,十分谦逊,他笑言自己只是一个建筑师,如今时代发展太快,自己不敢对太多问题妄谈看法,颇显大师风范。 

    青年时为复兴家园投身建筑 

    人民论坛记者:1946年,应该是抗日战争胜利之际,是时您正协助梁思成先生在清华大学创办建筑工程学系。您能否谈谈当时的情况。 

    吴良镛:是的。1945年春,我从滇缅边境回到重庆,当时主持“战后保护委员会”的梁思成先生正在重庆,他托人带信给我去帮他画图。直到8月15日日本投降,机构撤了,工作结束,我才离开。又过了两个月,接到梁的信,告诉我清华要办建筑系,让我去看他。当时傅斯年先生也在,看我有点怯生,林徽因先生就请他和梁思成先生到隔壁去谈,当时我们站着,梁先生告诉我,为了战后的复兴,清华大学梅贻琦校长批准成立清华建筑系,当时,建筑教育太保守,他将去欧美考察,希望我能在新办的系里任助教,共同创业,等等。由于此前与梁先生有过一段愉快的共处,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这是一次重要的会见,我做出一个选择,从此定下了我的人生道路。 

    人民论坛记者:清华大学工程系从当初成立至今,吴先生是一路见证下来的,现在回头看看,感悟应该不少。 

    吴良镛:我的青少年时期正值战火纷飞的年代,从家乡南京辗转至重庆,家仇国恨,加之居无定所的生活,这一切促使我学习建筑。我更倾向于研究“广义建筑学”,包括从城市规划到区域规划的研究。在实践上我从最基本的盖房子做起,后来认识到不能孤立地就建筑论建筑,需要研究城市,于是面向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从事城市设计,园林景观和城市规划的研究。这使我以上世纪80年代末提出“广义建筑学”,后来又提出“人居环境学”,这就包括了从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到区域规划的研究。这使我在上世纪80年代末提出“广义建筑学”,后来又提出“人居环境学”,这就包括了从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到区域规划的研究。 

    知识就像海洋,要学的太多了。有的人基础好一点,或者是认识上、学习态度上好一点,也比较谦虚谨慎,就进步得快一些。搞城市规划,必然要研究区域,要具有整个区域发展战略的整体意识;还要立足于中国,立足于某个地区,某个城市,才有可能对这个地区这个城市产生感情,才会为之设计出优秀的建筑作品,拿出上乘的规划成果。 

    看问题的整体意识、大局意识,可能使一位建筑师更加系统、全面的考虑自己学科领域的各类难题。从祖国边陲的云南、广西等省(自治区)到东部沿海的江苏、浙江等省份,我都做过区域规划和研究。一个学者,最大的成就莫过于提出的论断和建议为政府和人民所采纳,再对实践产生指导性、前瞻性的促进作用。如广西的北部湾发展战略,在我上世纪末的一本论文集中就已有过集中的论述,其他各省也有一些,我并不是只关注北京、河北、天津,关注自己的家乡江苏,也是根据形势需要,对我国的各个地区都有过研究。 

    区域发展应有轻重缓急 

    人民论坛记者:您一直关注我国的区域规划战略,现在我国在区域规划方面有许多大的动作,主体功能区即是其中之一,您怎么看待这个重大课题? 

    吴良镛:设立主体功能区的意识是好的,“十一五”规划提出了主体功能区的概念,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是根据各个地区经济、社会、现有发展程度等条件做出的规划。原有基础好的,再进一步发展;原有基础不好的,就要考虑到当地承载力的问题,规划好发展的步伐。有些地方有所发展,有些地方适当放慢脚步,包括城乡统筹规划时,也要注意:没有乡村,就没有城市,这都是相对的。 

    我1950年回国时,初到深圳,那里还是一个小渔村。如今通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现代化的大都市了。所以基础条件好、地理位置好的城市要优先发展,这些从上海这个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轨迹中也可以体现出来。 

    人民论坛记者:提到深圳,改革开放以来深圳等经济特区的确发挥了区域经济领头羊的作用,但沿海仍存在一些欠发达城市和地区,您是一路见证下来的,您认为它们目前是否有突围可能? 

    吴良镛:沿海各个区域发展不均衡,按照最一般的说法,主要还是受历史、政治、经济的原因,还有自然条件的制约。从历史上来看,它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说,江南一代在南宋时期是非常发达的,从当时“偏安一隅”、海上丝绸之路就可以体现出来,但后来就不再那么发达了。在农业社会中,城市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地理位置优越、平原地带、适合农作物生长的,发展相对就好一些。从历史角度看,很多城市(地区)的发展过程具有历史的规律性。拿南京这座著名古代都城来说,从古代到现在的发展就是断断续续的,有时候它并不太起眼。 

    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些沿海城市(地区)发展相当快。其中有政治因素,另一方面,地理位置、经济基础、文化传承也很重要。沿海有没有落后地区呢?当然有。比如江苏南部地区就比较发达,江苏北部就相对落后。但江北的文化并不差,为什么不能更好地发展呢?这也是我现在比较关注的一个事情,就是振兴江北。苏南地区目前的发展模式目前已经比较成熟了,也出现一些问题,比如环境污染很严重,所以江北地区反而会更具后发优势。 

    规划设计切忌跟风盲从,而应因地制宜 

    人民论坛记者:我们刊物的读者群体主要是党政干部群体,您对他们针对自己所在区域做决策及中长期规划,有什么好的建议? 

    吴良镛:对地方决策者来讲,都要有较高的水平,包括政策水平、哲学水平、思想水平,对历史知识、世界各国发展知识都要有所了解,能够独立思考,这样各行各业的工作者才能跟他轻松地交流。只有深入系统地了解一个地区的历史,才能让自己、让本地区发展避免再走过去的一些弯路。对世界各国的发展知识有了解,可以帮助决策者们开阔视野,制定科学合理的长远规划和短期规划,促进本地区又好又快发展。就拿科学发展的问题来说,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是系统科学的理论体系,具体到一个省、一个城市又会有所不同,还是建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用相应的各种知识解决,因地制宜。 

    独立思考就是不跟风,不盲从。不能看到其他地方上什么项目,做什么规划富起来了,就跟着做,一定要从本地区、本市,乃至本县的实际情况出发。“跟风”的思想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更会阻碍一个地区的发展,阻碍当地人民走向富裕的进程。 

    比如建筑设计,我就认为如今的建筑学已经处于贫困之中,难以全然应付所面临的日新月异的错综复杂的形势。我希望建筑学能从沉醉于“手法”、“式样”、“主义”中醒悟过来,不再用“舶来的二流货”充斥我们的城市。希望建筑师能在较为广阔的范围内寻求设计的答案。再也不能面对建筑风格、流派纷呈,莫衷一是。要首先了解建筑的本质。只有结合一个地区的历史、社会、人文背景,用自己的理解与语言、用现代的材料技术,才能设计出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建筑。 

    常怀师恩 

    人民论坛记者:我看到您对梁思成先生、对启蒙老师的多篇缅怀和纪念文章,吴先生执着自己的事业60余年,也跟恩师和前辈的熏陶有关。 

    吴良镛:、当时在重庆中央大学读书时的老师都太优秀了,至今我还叫得出每个人的名字。比如我的缅怀启蒙老师谭垣教授,他将思想情感全部放到学生身上,无时不在思考学生的设计,全心全意为了教学。时隔多年,想到这些,更是由衷钦佩。我毕业后也从事教学,也为人师。在清华大学教书60多年了,谭先生给我打下的基础,使我一辈子受益。在全身心地投入教学上,他更是我的榜样。 

    人民论坛记者:我看到近些年来有很多关于那个年代的故事,尤其是对梁思成和林徽因的报道及所谓的“解密”,符合当时的状况吗? 

    吴良镛:现在一些东西过于追求文学性或是从商业角度考虑问题,甚至有些不健康的内容。过度的演绎既是不尊重历史的表现,也有损于梁思成和林徽因先生的名誉,如果媒体可以拍摄一部真正反映他们当年生活和工作原貌的纪录片,即使再忙再辛苦,我也要抽出时间参与。 

    结语:正是这种独立的风骨和执着的精神,催生了一位建筑大师,他在给我们带来了许多优秀的实体建筑作品和地区规划的同时,更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值得深省的精神财富。在《建筑?城市?人居环境》一书中,他写到:我们研究建筑,要从房间--房屋--邻里--市镇等等各种物质构成的大小不一的空间中,看到人群,看到人的需要,觉察人们的思想、活动、喜怒哀乐的心理变化,看到即使是同一个人,各时间的需要不一,有时需要热闹、交往、流动,有时却又要安宁、私密、静态,因此,为他们服务的这一切物质设计都要做到“粲乎隐隐,各得其所”。由物见人,将自己的思想、情感融入自己的作品之中,不是每个人都做得到,人文主义理念的光辉始终萦绕着这位大师,也正是这份悲天悯人的情怀,使得他一直在为建筑事业,为人居环境建设,为自己好学上进的学生们,一如既往地辛勤耕耘着。 

编辑:jojo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