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网

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条文说明)

2008-04-07 22:59:04         来源:建设部     浏览次数:
   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 

    (JTJ/T006-98) 

    条文说明 

    1总则 

    1.0.1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我国公路建设项目的设计和施工,历来十分重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工作,特别是在公路选线、确定桥梁位置、综合排水、防止水土流失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消除和减轻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公路工程建设项目必须从设计阶段开始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因此,在总结公路环境保护设计经验的基础上,有必要研究确定环境保护设计标准、原则、内容和方法,故特制定本规范。 

    1.0.3高速公路、一级公路路线平、纵面指标较高,容易与自然环境产生某种程度的干扰或造成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的改变。因此,从保护环境、同自然环境协调出发,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必须在主体工程设计的同时进行环境保护设计。 

    有特殊要求的公路是指从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以及林区等区域内经过的公路,因对自然景观与生态环境保护等有特殊要求,故应根据所经地带的特征和要求进行环境保护设计。 

    1.0.4公路环境保护设计应以防为主,在工程设计开始即从主观上考虑环境保护问题,通过设计上的努力,达到避免引起环境破坏、污染进而保护环境的目的。以防为主是主观活动,也是最经济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 

    1.0.6公路环境保护设施主要指为降低交通噪声而设置的声屏障,管理、服务区中污水处理池,隧道通风、除尘设施等,其设计应根据预测交通量分析确定。《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01?97)规定了各级公路的远景设计年限。随着交通量的增长及公路使用时间的推移,公路改建或设施的维修更新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公路环境保护设施的设计年限应与公路远景设计年限一致。 

    条文中部分环境保护设施系指主要为防治污染而设置的设施,如声屏障等;交通量增长情况系指通车后营运期间某一时间环境监测.统计交通量。 

    1.0.7公路工程线长面广,对环境的影响自然不可忽视。但工程设计应妥善处理好主体工程与环保措施间的关系,尽可能从路线方案、指标的运用上合理取舍,而不过多地依赖环境保护设施来弥补。当公路工程对局部环境造成较大影响时,应进行主体工程方案与采取环保措施间的多方案比选。 

    1.0.8公路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投资划分原则系依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制定。公路设计主体工程设施(如桥涵等)、防护工程设施(如挡土墙等)等多兼有环境保护功能,与环境保护要求一致,但从我国公路设计的实际情况出发,均计入主体工程投资中。本规范规定的为防治污染和保护环境所设工程设施系指以环境保护功能为主的设施,如兽道、净化池等,其所发生的款项为环境保护设计投资。对此,在公路设计总说明书中应作出规定,并从概(预)算表中摘出环境保护投资项目与资金,汇总列表说明,以便设计、审查及建设管理单位掌握环保投资的基本情况。 

    1.0.10交通部颁《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已对公路工程设计各阶段环境保护篇章内容作出规定,在编制设计文件中应按编制办法及本规范执行。 

    2总体设计 

    2.1一般规定 

    2.1.1公路环境保护设计不是一个独立的专业设计问题,它与公路各专业勘测设计密不可分,环境保护设计的许多具体措施不可能脱离主体工程设计对环境保护观念的落实,同时对主体工程的设计又要求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方案与对策。为使环境保护设计与公路主体工程设计、环境保护措施与工程措施间关系协调,以最少的环境保护投入达到理想的环境保护效果,在公路设计中必须进行环境保护总体方案设计。 

    环境保护总体方案与公路沿线农业生产、城镇分布、自然及人文景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环境特征相关,还与地形、地貌、公路等级、工程投资规模等建设条件相关。环境保护总体方案设计应综合分析上述因素,在主体工程设计的同时作出切合实际的安排。 

    2.1.3环境保护标准是指国家颁布的环境保护质量标准,如《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等。技术指标是指设计人员针对所确定的环境保护总体设计原则量化的某些设计指标,如线位距环境敏感点的最小距离、乡村地区通道一般间距、路基填(挖)控制高度等。 

    2.1.4视觉环境对人的心理感受有明显的影响,如急弯陡坡能引起司乘人员心理紧张,公路边坟墓、垃圾场等引起司乘人员心理不愉快等反应。总体设计中应考虑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善之,如对坟地的迁移或遮掩等。 

    2.1.5按《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01?97)规定,公路分期修建年限按预测交通量定为7~10年。环境保护设施分期修建年限可参照使用。按预测交通量分析,若公路使用后7~10年污染不超标,宜在总体设计中考虑预留远期设置位置及技术条件。 

    2.2设计要点 

    按照公路环境保护设计所确定的以防为主、治为辅、防治结合的设计原则,公路设计应在如何防止公路建设带来环境负影响以及如何改善环境上思考一些问题。以防为主是设计阶段瞻前性的活动过程,因此在公路设计中应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站在总体设计的高度上提出环境保护设计所考虑的对象,有的放矢。 

    本规范按公路总体设计、公路选线、线形设计、路基路面、桥梁涵洞、互通式立交、隧道、服务区管理设施等专业设计,以及施工组织设计等方面提出本节设计规定,以体现公路设计各环节环境保护设计要点。具体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分析研究所设计项目的实际情况及要求,突出环境保护设计的重点及特色。 

    3社会环境 

    3.1一般规定 

    3.1.1社会环境即经过人的改造受过人的影响的自然环境,也就是人类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通过长期有意识的社会劳动所创造的人工环境,它是人类劳动的产物,如工矿区、农业区、生活居住区、城镇、交通、名胜古迹、温泉、疗养区、风景游览区等。 

    社会环境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标志,并随人类社会的经济建设和科技的进步而不断地丰富和发展。 

    3.1.2公路建设对加速物质流通和交通便利,对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公路建设也带来如占用耕地、砍伐森林、调整水利设施、拆迁建筑物、居民再安置、区划分割、出行与交往不便等社会环境问题,通过分析、论证,应该强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者的统一,处理好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3.2土地利用 

    3.2.1土地通常指由地形、土壤、植被以及水文、气候等自然要素组成的自然综合体,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人类生产、建设和生活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必须珍惜它、保护它。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公路建设占用一定数量的土地,应该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办理,加强土地管理,合理使用、保护土地资源。 

    土地种类主要指:耕地、荒地、草地、林地、滩涂、湿地。 

    3.3农田水利设施 

    3.3.1公路通过农田区必然会同原有农田水利灌溉系统发生干扰,应详细调查原有农田水利规划布局及现状,选线时应尽可能地将影响减少到最小程度。 

    3.4拆迁与安置 

    3.4.3当占用和拆迁房舍时,应慎重从事,按国家及当地政府制订的有关规定执行。调查中应特别注重再安置的政策与费用方面的内容。 

    3.5出行与交往 

    3.5.1选线时应全面了解沿线行政区划的界线,一般情况以县一级为限,对居民高度集中的聚集区必要时亦应予以考虑。应避免由于公路阻隔影响居民往来、农业耕作、水资源利用等各种影响。 

    3.5.2公路通过居民密集区,应充分考虑群众、居民出行与交往,学生上学、职工上下班的需要,通道设置数量宜适当增加,间距适当加密。对暂时无通行要求,但通过规划为开发区域的路段,应考虑发展要求,增设构造物或加大通行净空。 

    3.5.3路线通过农田耕作区,应结合当地农业耕作特点及对横向构造物净高的要求,确定下穿或上跨等型式,或结合现有公路网布局以保证在一定范围内具有满足较高净空要求的横向构造物。 

    3.5.5放牧区人烟稀少时,通道数量可相应减少,但应满足牲畜转场的需要,供放牧转场的通道以下穿方式为宜。 

    3.6人文景观 

    3.6.1受省级以上保护的国家文物如下: 

    1.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群、古建筑物、石窟和石刻。 

    2.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和著名人物有关的具有重要纪念意义、教育意义和史料价值的建筑物、遗址、纪念物。 

    3.历史上各时代珍贵的艺术品、工艺美术品。 

    4.重要的革命文献资料以及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手稿、古旧图书资料。 

    5.反映历史上各时代、各民族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实物。具有科学研究价值的古脊椎动物化石、古人类化石。 

    3.6.3风景名胜区等具有独特的自然风貌和人文景观是发展旅游事业的重要条件,应该充分利用这些天然景点。宜结合服务区、停车场等,通过房屋造型设计,配合绿化、雕塑等设施,给公路环境设计增添新的景观。 

    4生态环境 

    4.1一般规定 

    4.1.1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湿地系指国家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明文划定的且规定有相应的范围、级别的区域。野生生物主要指《国家保护植物名录》中的植物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的动物及其栖息地。 

    4.1.2对生态环境提出保护方案主要指植物防护或工程防护方案,如尽量减少对原有地表植被的破坏,减少工程的开挖面与覆盖面,设置绿化带,将路面径流引出或筑砌挡墙、排水沟、改路堤为桥等。 

    环境补偿是指利用公路绿化补偿对植被的破坏,增没动物通道减少阻隔,将取土坑辟为水塘等。 

    4.2生物及其栖境的保护 

    4.2.1公路中心线距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边缘不小于100m是根据对公路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预测环境空气、交通噪声以及生态环境影响的范围多在距路中心100m之内而确定的。 

    4.2.3绿化栽植包括种植乔木、灌木、藤木、花卉及草皮等。所提出的“有条件时”,主要是指对植物生长的气候、水文、土质等适宜的填方路基的土质边坡。挖方的土质边坡因坡度太陡,植物缺乏立地条件,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植被覆盖率可低于上述指标。 

    4.2.5湿地是指水源丰富并为水生生物、两栖类生物及鸟类等重要的生息环境。在生态环境中湿地是重要的保护目标之一,世界上发达国家对湿地的保护非常重视。施工废料及路面径流中的有害物质若排入湿地将会污染其环境,所以应采取措施将其排放于湿地之外,避免造成对湿地生态环境的改变。 

    4.2.6当公路通过陆生、水生野生生物栖息地或栖息水域时,应对采用的工程方案与施工工艺进行必要的论证,在设计时应根据动物的活动特性及其环境特征,设计兽道。 

    4.3水资源、自然水流形态的保护 

    4.3.1水资源包括地面水和地下水。地面水是指江、河、湖泊、水库等水域。水体的使用功能是指如生活饮用水、渔业养殖水、农田灌溉水等。同一水域兼有几种功能时,应按最高功能确定其类别。 

    4.3.2公路投入营运后,由于车辆在营运过程中,可能会滴漏油类物质,轮胎与路面摩擦会产生橡胶微粒,车辆排放废气中的颗粒物质,运输货物中飞扬的微粒物质等,均可能在路面上形成不同程度的积聚,而这些物质会随降水而形成路面径流。由于生活饮用水和水产养殖水的水质要求高,因而带有污染物质的路面径流不得直接排人这类水域。 

    4.3.3绿化林带主要是指路基和水体之间所栽植的乔木、灌木、草本等植物不同层次的密植林带。这类林带有阻隔车辆废气中的颗粒物质直接进入水体的功能。 

    其他隔离措施是指修筑防渗漏排水沟(边沟)等。 

    4.3.6应采取措施隔离地表污水主要指路面径流若渗人生活饮用水的地下水源保护区时,应对设置的排水构造物进行防渗处理。 

    4.3.7.4废方弃置应做出设计是指对弃方堆放的地理位置、堆放形状以及堆方表面的处置,如绿化覆盖、梯形码砌等作出设计。有条件时可将废方堆放在路基侧,使之形成人造挖方路段,并在其上进行绿化栽植,进而产生减低交通噪声污染等环境效益。 

    4.4水土保持 

    4.4.1植物防护是在土质填方路基边坡和挖方边坡上以及公路用地范围内的植树、植草绿化工程。在设计时应根据地理位置、气候与土质条件,并注意花草、灌木、乔木的合理搭配 

    4.4.4堆弃方时应注意减少破坏或掩埋地表植被,并应设置排水构造物等。有条件时,可利用弃土造田。弃土场应进行绿化方案设计,以便及早恢复植被,减少水土流失。 

    4.4.5平原地区当采用宽挖浅取方案取土时,应注意保留表土以利复垦。 

    5环境污染防治 

    5.1一般规定 

    5.1.1生活环境是指人们正常生活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也包括人类食用生物的生长环境,如水产养殖水体等,其目的是保护人们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生活、工作。 

    5.1.4.1公路中心线距声环境敏感点的最小距离是指距敏感点第一排建筑物的距离。对于居民住宅,一般将路侧30m内50户以上居民住宅区作声环境敏感点对待,从经济角度考虑路线避让;若居民户数较少,可考虑拆迁或采取其它环保措施。 

    根据对现有公路交通噪声实测和拟建公路交通噪声预测结果,公路中心线距城乡居民区大于100m,距学校、医院、疗养院大于200m时,昼间公路交通噪声级能符合环境噪声标准值(分别为LAeq=70dB,LAeq=60dB)要求,但夜间可能超标(夜间环境噪声标准值分别为LAeq=55dB,LAeq=50dB)。夜间安静是人们休息睡眠的基本条件,所以确定公路路线时应尽可能的远离声环境敏感点。 

    5.1.4.2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96)的规定,环境空气质量一级标准地区是指经由地、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划定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它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 

    5.1.4.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地面水环境I~III类水质标准划分如下: 

    Ⅰ类: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Ⅱ类: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贵鱼类保护区、鱼虾产卵场等; 

    Ⅲ类: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及游泳区。 

    5.1.4.4交通振动、电磁辐射有特殊要求的敏感点是指天文台、地震观象台、通讯网点等。 

    5.2声环境污染防治 

    5.2.1《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规定的各类区域的噪声值如下: 

    Ⅰ类环境噪声标准昼间55dB夜间45dB; 

    Ⅱ类环境噪声标准昼间60dB夜间50dB; 

    Ⅲ类环境噪声标准昼间65dB夜间55dB; 

    Ⅳ类环境噪声标准昼间70dB夜间55dB 

    对声环境要求特殊,省或地级以上城市有高于国家标准的明确规定者,宜按省市规定执行。 

    5.2.2《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指《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试行)》(JTJ005?96)中的附录A2。 

    5.2.3公路交通噪声的防治应采用“主动式”防治,综合考虑公路线位,以绕避声环境敏感点为最佳措施。 

    公路交通噪声防治措施费用效益分析是指采取的环保设施工程费用(包括运转费用)与环保设施所取得的效益(社会、经济、环境效益)之间的比较、分析。 

    公路交通噪声防治设计应针对环境敏感点的状况,采取技术、经济合理的措施。对于那些规模较小的学校(如农村100人左右的小学)等敏感点,搬迁新建亦不失为可行的措施。 

    5.2.4建筑声屏障与堆筑工程弃方(或建筑垃圾、工业废渣等)相比,在公路用地许可且能就地取材时,应首选采用堆筑工程弃方方案。堆筑工程弃方在公路外侧形成高堤(又称假挖方),不但降噪效果好,而且给公路沿线增加了多变的地貌。 

    堆筑工程弃方时,对于堆筑体的形式、尺寸、稳定性及表面处治等应作专项设计。当堆筑高度较高时,其表面可用铁丝网、竹编网、混凝土砌块等护面,并及时绿化栽植。 

    5.2.5对建筑物采取隔声设施,是为了降低室内噪声,使室内达到允许噪声级。住宅、学校、医院等部分室内允许噪声级见表1。 

    部分室内允许噪声级表 

    建筑类别房间名称允许噪声级dB(A) 

    平均最大 

    住宅建筑卧室、书房40-4550 

    起居室45-50 

    学校建筑要求安静的房间40 

    普通教室40-5055 

    医院建筑病房40-4550 

    门诊室3560 

    手术室4550 

    旅馆建筑客房40-4555 

    会议室、多功能大厅45-50 

    办公室5055 

    会厅50-55 

    5.2.6.1声屏障的噪声衰减量为声屏障建造前后同一接收点的噪声级之差,又称声屏障的插入损失,其大小根据敏感点环境噪声级、环境噪声标准值而确定。 

    被保护敏感点的环境噪声级(Lp)与环境噪声标准值(Ls)的差为建造声屏障的最小噪声衰减量,其设计噪声衰减量(△L)应满足△L≥Lp-Ls。 

    声屏障隔声量应大于噪声衰减量10dB。 

    5.2.6.2声屏障设置位置声屏障距声源越近,其噪声衰减量越大。为了行车安全及保证视觉空间,声屏障临路侧的表面距路肩边缘应大于2.Om。 

    5.2.6.3声屏障高度不宜超过5m。当高度大于5m时,应将超出部分向行车道一侧挑出。声屏障紧急疏散口是供公路上发生事故时紧急疏散使用,疏散口之间的间距不宜大于300m。疏散口处应设置标志,疏散口不能过大,门扇应密封,易开启。 

    5.2.6.4声屏障的形式与构造的选择,应符合因地制宜、构造坚固、形式多样、方便施工、经济合理、协调美观等原则。声屏障可选用砖石料、混凝土、木材、金属、轻型复合材料等建造。当采用木材、多孔吸声材料时,应作防火、防腐等处理。 

    5.2.6.5声屏障结构设计应考虑自重、侧向土压力、风荷载、冰雪载等。 

    5.2.6.6减小声屏障临路侧表面对光波的反射是为了减少对车内司乘人员的眩光,保证行车安全与舒适。当在高架桥等路段采用透明材料的声屏障时,其表面应作吹砂处理,避免大面积反光。 

    减小声屏障临路侧表面对声波的反射是为了减少对车内司乘人员的噪声干扰(尤其在公路两侧设置声屏障时)。通常声屏障壁体宜做成扩散反射型或吸收型,亦可利用表面垂直绿化,改善其声学性能。 

    5.2.7绿化林带具有防噪、防尘、水土保持、改善生态环境和美化环境等综合功能。在公路用地许可时,应首选采用栽植绿化林带降噪。 

    绿化林带的降噪功能不可估计过高,但其对人的心理作用是良好的。乔、灌木搭配密植,树木高大,枝叶茂密的绿化林带的附加降噪量估算如下: 

    林带宽度为10m时,附加降噪量ldB一2dB 

    林带宽度为30m时,附加降噪量3dB一5dB 

    林带宽度为50m时,附加降噪量5dB一7dB 

    林带宽度为100m时,附加降噪量10dB一12dB 

    5.2.8为防止施工机械噪声扰民,列出以下常用施工机械噪声测试值(表2)以供参考。合理组织安排强噪声辐射机械的施工时间是必要的。 

    公路工程机械噪声测试值表2 

    机械名称型号测点距机械距离(m)最大声级(dB)距机械不同距离的噪声级(dB) 

    10m20m30m50m100m150m 

    轮式装载机ZL40,ZL50590847874.5706460.5 

    平地机PY160A590847874.5706460.5 

    振动式压路机YZJ10B586807470.5666056.5 

    双轮双振压路机CC21581756965.5615551.5 

    三轮压路机581756965.5615551.5 

    轮胎压路机ZL16576706460.5565046.5 

    推土机T140586807470.5666056.5 

    轮胎式液压挖掘机W4-60C584787268.5645854.5 

    摊铺机(英国)Fifond311ABGCO582767066.5625652.5 

    摊铺机(德国)VOGELE587817571.5676157.5 

    发电机组(2台)FKV-75198928682.5787268.5 

    冲击式钻井机22187817571.5676157.5 

    搅拌机JZC350279736763.5595349.5 

    搅拌机(英)ParkerLB1000288827672.5686258.5 

    搅拌机(西筑)LB30290847874.5706460.5 

    搅拌机(西筑)LB25284787268.5645854.5 

    搅拌机(意大利)MARINI290847874.5706460.5 

    5.3环境空气污染防治 

    5.3.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96)中规定,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Ⅱ类区为城镇中的居住区、商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该功能区的环境空气质量执行二级标准。 

    5.3.5石灰、粉煤灰等路用粉状材料的运输和堆放常常产生严重扬尘污染,可采取遮盖、袋装、罐装、洒水等防止扬尘措施。 

    5.4水环境污染防治 

    5.4.3公路经过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和养殖水体附近,且边沟或排水沟内的水无处可排放时,应在公路边沟(或排水沟)外设净化池(亦称氧化塘),使水自净或蒸发。净化池的大小视水量确定。塘中的水不得溢人饮用水水源地和养殖水体。 

    6景观与绿化 

    6.1一般规定 

    6.1.1公路环境保护设计所称的景观与绿化设计范围限于公路用地界范围内。公路两侧景观与绿化工程设计必须在正常用地范围以外占用土地时,所占用土地应计人公路用地。公路特别是高速公路选线及设计时,应有意识地将公路用地范围外既有自然或人文景观纳入视觉范围而加以利用,使公路同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相融为一体。本章对公路建设中利用和改善环境作了规定,主要针对高速公路和有景观要求的路段。 

    6.1.2公路景观设计应将公路主体工程,即公路线形、桥梁、隧道、立体交叉与沿线设施作为综合建筑群体统畴考虑,采取与自然环境、经济条件相适宜的技术对策。既不能为片面追求景观效果不顾当地条件和工程特点盲目加大投资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也不能不结合项目特点,忽视景观设计,造成公路与自然景观不相协调。 

    6.2景观 

    6.2.1公路景观设计应系统考虑公路本身景观及沿线既有景观,使其相互协调并形成和谐的景观带,既为公路使用者提供舒适的行车环境,同时也使从公路以外观察公路环境者感到公路景观与周围环境达到和谐统一。 

    6.2.2公路景观设计从公路本身人手只是一个方面,而应在选线时即充分利用沿线景观。 

    服务区是公路使用者活动最为集中的地方,对景观需求也较为强烈,因此服务区的位置选择及布设形式应充分利用有特色的自然景观。 

    6.2.3从工程技术经济角度出发,挖方深度大于25m、填方高度大于20m,即为深挖、高填路段,宜分别进行设置隧道与桥梁方案的比较。 

    6.2.4公路两侧设置广告牌、宣传牌,会分散驾驶人员的注意力,从而容易引起交通事故,故在公路用地范围内(除收费站、服务区、起点、讫点外)不得设置广告牌、宣传牌。 

    广告牌、宣传牌泛指除路用标志牌以外的商业性、政治性、宣传性等其它用途的牌子。 

    因建筑小品有可能分散驾驶人员注意力,故不提倡用于高速公路的路段上。 

    6.3绿化 

    6.3.1公路绿化的目的在于通过绿化缓解因公路施工、营运给沿线地区带来的各种影响,保护自然环境,改善生活环境,并通过绿化提高公路交通安全和舒适性。公路绿化设计必须适应地区特征、自然环境,合理确定绿化地点、范围和树种。 

    公路绿化的功能不同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分类。以日本为代表的分类方式,是将绿化分为安全驾驶、美化、环境保护三大功能,据以确定绿化栽植的型式与规模。事实上,根据一种功能确定的绿化栽植型式往往具备多种功能,如引导司机视线和诱导判断公路线形方向的栽植,既具有交通工程学中视线引导功能,同时也有保护沿途环境的作用,还具备美化景观的能力。因此,本规范从绿化栽植实际应取得的效果和希望达到的目的分析,将公路绿化功能归纳为“改善环境”和“保护环境”两类。设计中不应片面、孤立地按照某种需要确定栽植型式,而应综合考虑一种栽植型式的不同效果加以合理运用。 

    6.3.2保护环境绿化,一是保护公路本身的行车免遭风、雪袭击或减轻影响程度,二是防治公路施工、营运期弃土、噪声、废气对沿途环境的污染。 

    6.3.2.1~6.3.2.2防护林带、防气体污染林带,因为涉及用地宽度,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应深入地对气象、土地资源等基础资料进行调查,以保证设计经济合理。 

    6.3.3改善环境绿化的各种栽植型式并不对公路本身的使用性能产生影响,其目的是为驾乘人员提供得到改善后的良好行车环境,促进行车安全。 

    公路沿线附近的坟墓、屠宰场、垃圾堆等物,污染视觉影响情绪,应采取遮蔽栽植的方式改善视觉环境。 

    6.3.4公路绿化设计得当,则具有较强的环境效应。本规范规定的不同功能条件下的栽植型式,是与公路经过地区各种条件相适应的设计,通过各种栽植的点或区段集合成公路沿线的景观带,并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 

    互通式立交与服务区的绿化设计宜与当地城市绿化风格及建筑风格协调一致。本规范规定宜做景观设计,是在功能绿化设计的基础上综合考虑绿化美学要求,以提高绿化设计水平。 

    6.3.5公路绿化常用的植物有常绿乔木、落叶乔木、常绿灌木与小乔木、落叶灌木与小乔木、藤木及其它植物等。为供设计人员选择时参考,现将有关植物分类列于表3~表7中。 

    常绿乔木表3 

    名称生长地区生长环境高度(m)对环境污染的作用景观 

    温度、湿度、阳光土壤 

    罗汉松华东、中南温暖、多湿处沙质酸性土壤16-25抗污染,对二氧化硫的抗性强园景树 

    白皮松西北、华北、西南阳性树种,略耐半荫酸性或中性黄土、肥沃钙质土25-30对烟尘、二氧化硫有较强的抗性树形多姿,苍翠挺拔 

    油松华北、东北、西北阳光充足北方地区,耐盐碱、水湿、干旱酸性或中性土壤25-30防尘、防风,易受二氧化硫的伤害园景树 

    云松华北、西北喜冷凉湿润气候微酸性土壤20抗污染,具有良好的吸尘降噪能力园景树风景林 

    侧柏华北、华东、华南喜阳光,气候在8℃-16℃生长良好各种土壤20抗污染园林树 

    松柏华北、华东、四川喜阳光,耐旱、热20抗污染,具有吸尘降噪作用园林树 

    龙柏长江、黄河流域喜光、温湿气候湿润土壤8抗污染,具有吸尘降噪作用园景树 

    桉树华东、华南、西南喜光、温湿气候酸性或微碱性土壤,忌石灰质土壤38具有中等抗污染能力叶深绿,冠圆形 

    细叶榕华东、西南、华北等喜阳光、暖热多雨气候酸性土壤15-20抗污染,能吸收空气中有毒物质树冠广大 

    银桦华东、西南喜阳光、温暖湿润气候酸性土壤20抗污染强,吸收空气中有害物质 

    落叶乔木表4 

    名称生长地区生长环境高度(m)对环境污染的作用景观 

    温度、湿度、阳光土壤 

    水杉中南、华东、西南喜阳光、温暖湿润气候肥沃沙质土,微酸性土30-40对二氧化硫的抗性弱,降噪效果好树干挺拔 

    金钱松长江流域酸性沙质土对二氧化硫抗性弱树干挺直、树冠呈圆锥形 

    白桦北方地区、高原地区喜阳光、耐寒酸性土,适应性强15树冠为长圆球形 

    毛白杨黄河流域喜阳光、湿润气候20-30抗污染,吸收空气中有害物质,吸滞尘埃园景树风景林 

    旱柳全国各地耐干旱、水湿,喜阳光通气良好的沙质土20抗烟尘,能吸收空气中有害物质,有固沙能力 

    馒头柳北方地区耐寒,喜阳光,适应性强通气良好的沙质土15抗烟尘 

    垂柳长江流域、华北、陕西等喜阳光,适应性强湿润沙土18抗污染,能吸收有害物质 

    榆树全国各地喜阳光,适应性强肥沃、湿润沙土抗污染,耐烟尘,吸滞尘埃 

    枫杨南方地区喜阳光,湿润气候肥沃深厚的油沙土、酸性及微碱性土30抗污染 

    槐树全国各地喜阳光、耐干冷排水良好的沙质土10-15抗污染,吸收有害气体 

    刺槐全国各地喜阳光,耐干旱、不耐荫、不耐涝排水良好的沙质土10-15抗污染强,吸收有害物质,吸滞尘埃 

    臭椿全国各地喜阳光,适应性强20-30对烟尘、二氧化硫的抗性弱,能吸滞尘埃,降噪效果好 

    杨树北方地区喜阳光,耐寒,耐旱肥沃沙质土壤对二氧化硫的抗性强 

    乌柏黄河以南各省喜阳光,不耐荫,喜温暖湿润气候深厚、湿润、排水良好的土壤15对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尘有较强抗性冠球形、秋叶紫色 

    泡桐东北、华北、西北、华东等地喜阳光,不耐荫,喜温暖气候,耐旱、不耐积水与盐碱湿润、肥沃、疏松、通气良好的土壤20抗烟尘,能吸收空气中有害物质开花并有芳香 

    白蜡全国各地喜光、喜温暖湿润气候喜石灰性土壤,在碱性、中性土壤中也能生长15抗烟尘,对二氧化硫有较强的抗性秋天叶为黄色 

    合欢华北、四川、长江以南各地喜光,能适应各种气候条件,不耐寒、耐涝对土壤要求不严,干旱贫瘠沙质土均可15抗污染,有改良土壤和固沙的作用树冠扁而阔,盛夏开粉红色花 

    常绿灌木、小乔木表5 

    名称生长地区生长环境高度(m)对环境污染的作用景观 

    温度、湿度、阳光土壤 

    大叶黄杨长江流域以及以南地区喜阳光、温湿气候肥沃、湿润土壤1-3抗污染较强,吸收有害物质 

    夹竹桃华北以南喜温暖、湿润气候2抗污染强,吸收有害物质 

    女贞华北、西北、西南喜阳光、湿润气候肥沃、湿润土壤13抗污染,吸收有害气体,吸滞尘埃 

    海桐长江以南喜阳光、温湿气候湿润土壤3抗污染,吸收有害物质 

    冬青全国各地1-3抗污染 

    落叶灌木、小乔木表6 

    名称生长地区生长环境高度(m)对环境污染的作用景观 

    温度、湿度、阳光土壤 

    太平花华北喜光、耐干旱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3吸滞粉尘,吸收有害气体,抗污染花乳白色,开于5-6月 

    月季华北、西北、华东、西南喜光、温暖的气候对土壤要求不严对有机物有较好的抗性花开于5-10月 

    迎春华东、华北、西南喜湿润,耐寒、耐旱、适应性强肥沃土壤3抗污染花淡黄,开于2-4月 

    木槿全国各地喜温暖湿润气候酸性土,但要求不严5抗污染花白色或紫色,开于6-9月 

    黄刺玫东北、华北、西北喜阳光、耐寒、耐旱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花淡黄色,开于4-5月 

    龙爪槐华北等地喜阳光、湿润气候肥沃、湿润土壤树冠伞形,枝似龙爪下垂 

    紫穗槐东北、华北、西北喜阳光,耐寒排水良好的土壤4抗污染,吸收有害气体花暗紫色 

    小冠花全国各地适应性强,耐旱适用于偏碱性的土壤抗污染根系发达,宜植于公路两侧的路堤边坡,花多色,花期长 

    结绫草黄河以南喜光,耐旱、耐踩对土壤适应性强根系发达,宜形成草坪 

    天鹅绒草长江以南喜温、湿气候,耐踩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葡萄茎发达,宜形成草坪 

    野牛花全国各地喜旱,耐寒、耐踩对土壤要求不严葡萄茎发达,宜形成草坪 

    羊胡子草华北、西北、东北耐寒、耐荫、不耐踩对土壤要求不严绿色期长,宜形成草坪 

    紫薇华北以南喜温暖,有一定的抗寒性石灰性土壤最好抗污染强 

    藤木及其他植物表7 

    名称生长地区生长环境高度(m)对环境污染的作用景观 

    温度、湿度、阳光土壤 

    蔷薇华北以南喜光、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抗污染,对二氧化硫抗性弱花色多作垂直绿化 

    紫藤全国各地喜阳光,对气候适应性强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有一定的抗污染性花淡紫色,可用作垂直绿化 

    常青藤中南、西南、西北喜温湿气候对土壤适应性强抗污染四季长春,作垂直绿化 

    金银花(忍冬)华北、华东、华南、西北、西南喜阳光,耐荫、耐寒对土壤适应性强抗污染花期长、生长快,垂直绿化 

    凌霄华北以南喜温、湿气候对土壤适应性强抗污染花橙红色 

    爬山虎全国各地耐荫、耐寒,对气候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抗污染垂直绿化材料,可用于美化声屏障

编辑:jojo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