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广场设计的探讨

2008-04-29 17:09:27    作者:未知     来源:内蒙古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博客     浏览次数:

    []本文就广场设计结合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进行了一些探讨,并对近年“广场热”等社会现象谈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广场设计现代广场热

    现代广场向多职能、多单元、多级别、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已不同于最原始的市政、市场场所,其丰富的个性化形象,已深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做为规划设计人员,要把握珍惜每一次创作所带来的灵感与冲动,借鉴、汲取前人的经验教训,结合理想与实际,创造出富有旺盛生命力的作品,一次更比一次好。就广场设计,谈几点个人看法:

1、认识广场

    “知已知彼,百战不殆”。

     设计广场,首先得研究广场。“广场”源自古希腊,最初用于议政和市场(FORUM),这一阶段的广场其特性、位置是松散和不固定的。从古罗马时代开始,广场的使用功能逐渐由集会、市场扩大至宗教、礼仪、纪念和娱乐等。其后又经历了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时期以及几次工业大革命,广场范畴不断扩大,不仅其位置延伸至城市的各个角落,广场性质也不断发生改变。

    国内一般对现代广场有这样的定义:它是为满足多种城市社会生活需要而建设的,以建筑、道路、山水、地形等围合,由多种软、硬质景观构成,采用步行交通手段,具有一定的主题思想和规模的结点(Nodes)型城市户外公共活动空间。具备公共性、开放性和永久性三个特征。

    国外专家对广场的认识较之国内具象许多。他们认为:广场是被有意识地作为活动焦点;通常情况,它经过铺装,被高密度的构筑物围合,有街道环绕或与其相通;有清晰的广场边界;周围的建筑与之具有某种统一和协调,D(宽):H(高)有良好的比例。

2、广场选址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广场的选址与建筑物的选址一样,都是事件的开端。有一块合适的场地做为基础,或许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般来讲,广场选址有三种可能:

1)预留一块空地。即原先的地貌保持完好,没有或较少受人为、建筑干扰影响的一块土地,一般都在市郊的农田或闲置地内。

2)拆房、搬迁,空出一片场地。

3)旧址改造。在原有广场的基础上进行扩建或改建等等。

    第一种情况,广场多处在城乡结合部、新区或开发区的入口处、主要交通道路的城市出入口处。这些地方自然环境较好,受人为干扰的因素较少,处在“把头”的位置,广场一般被当作城市的“名片”、“照片”向外界客人进行展示。

    第二种情况,广场多处在人口稠密的居住区、商业区或工厂区,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缓解城市污染给市民生活造成的压力而建。因此,广场带有较多的社会责任,市民对它的期望值也相对较高。

    第三种情况,在大中城市比较常见。随着城市的发展,人口数量及密度不断提高,原有广场规模及设施已越来越显得狭小、拥挤、单一,需要有更大的宽容接纳社会,需要改建、扩建或者连接邻近的小型广场建成新的大的广场。新广场的性质又与原有广场性质基本保持一致。

3、分析现状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做设计之前,分析现状乃最重要的事情,否则即使设计图纸画得再好,也终究不是一件好的作品。这一过程贯穿工作的始末。

   对于广场现状分析,需进行以下四个方面研究:

1)自然条件。对广场本身及其相邻区域作数据统计及分析,弄清广场面积、范围、大体轮廓,调查广场在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现状土地地貌特征,现有植被,周围空间有无水源,有无建筑及其性质特征,有无街道穿过,有无污染源及其治理情况。对于寒地和热带城市的广场设计考虑也应是不一样的。

2)附属设施。对原有地面或地下或空中有无公用管道、电线、光缆、地下通道、天桥,以及不可拆建筑等情况进行调查。

3)经济及社会情况。研究城市发展水平及发展目标,广场辐射范围内居民的人口数量、年龄层次、精神面貌等方面情况,附近广场的性质、规模及游客市民到此的目的及心理。

4)城市历史及文化资料。收集当地人文历史信息以及最近或将来人们所关心的话题。

4、定位、定性、定量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广场的好坏及知名度的高低,并不在于其面积的无限庞大,其装饰的无比豪华。黑龙江省2001年评选的全省“十佳”广场大部分为5hm2左右的中型广场,评判标准也不是依其造价的高低而定。

    城市空间有其自身的结构与发展规律,城市广场作为开放空间在城市中不是孤立存在的,具体的应从定位、定性、定量这三个方面考虑:

1)定位:广场不能只作为一种“业绩”当成“花瓶”高高在上来欣赏,它做为开放空间应该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尊重城市总体空间的结构关系,达到城市的空间目标与生活环境目标的有机统一。广场定位涉及到居民户外活动条件的均好性;城市空间结构与机能的整体性;城市景观风貌的优美性;城市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物质生活的改善度等。

虽然大多数时候,广场的定位并不是由设计者决定的,但设计者在设计思想形成期间,应将合理的定位充分考虑,尽可能地在设计中将其得到体现。

2)定性。不同的广场有不同的性质,按类型分有城市广场、交通广场、市民广场、市政广场等;按活动性质分有休闲性广场、政治性广场、商业性广场、纪念性广场、宗教性广场等。同一性质的广场处在不同的区位,产生的效果便完全不同。这是设计者在设计之初须把握的原则性问题,广场的定性同样应以“以人为本”的准则,以城市空间目标和生态环境目标的“双启动”为依据。

3)定量。社会的发展促使人类思想的进步,人们的各种需求也不断增加,现代广场的设计也朝着宽容、多元、边缘性和不确定性方向发展。但任何发展都会有一定的规律和原则,广场的发展始终离不开空间活动的亲合性、可达性、可停留性、文化性、地标性、可活动面积率、历史景观保护率、自然景观优美率、形态形象的清晰度等方面的要求。规模尺度须使人有安全感,归属感。

5、广场设计中应考虑的几个问题:

   1)广场设计要结合自然、结合人文、结合居民、结合城市。

①充分利用现状,尽量少动土方,降低成本,使广场轮廓及地形更加与周围环境相融,贴近生活。

②充分尊重历史,借鉴古今文化,使城市广场除追求景观优美外,更多一点知识底蕴,增加一点教育含量。

③充分理解市民。“以人为本”中的“人”,代表着具有最广大利益的人民团体。与广场接触最多的,也就是广场影响范围内的市民,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理解他们的感受,做出的作品可取度才会最高。

④充分依靠城市。交通上,连接城市干道,增加可达性;空间上,依附建筑物,具有围合感、安全感;位置上,靠近居住区,具有亲合度。

结合实际,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塑造城市形象,优化城市空间,是广场建设的目的,也是设计者追求的目标。

    2)注重广场防灾功能

    现代城市,建筑集中、人口过密、信息飞速膨胀,城市在各种天灾人祸面前变得脆弱,往往成为多种灾害的衍生及发展的温床。

    在现代社会这种环境下,广场的职责又有了新的补充,成为城市这种过度密集的有效缓解,在灾害发生时起到隔离、疏散、避难、救援等作用。

    在设计上,则应适当考虑满足防灾救灾的需要,设置大片空地安置灾害发生时大量由建筑物疏散出来的人员及伤者,设置必要的防灾救灾设施,如取水点、消防水池、广播与夜间照明等,在广场植被配置上,尽量多种树以形成遮盖,选择常绿、阔叶的耐火树种,并在广场周边留出防火隔离带等等。

   3)注重交通组织

    广场的道路交通系统要与城市交通网络相协调。一般的广场不允许各种机动或非机动车进入,要充分考虑广场的交通组织对广场周边地区带来的压力,完善的交通设施包括地下有轨电车、地铁站点、高架轻轨、车行道、步行道、立交等交通方式,以及各种交通方式路线的选择、站点的设置和换乘系统。充分考虑城市停车难的问题,适当设置停车场。

   4)注重风格的把握

    现代城市广场概念较之古希腊时期产生了极大程度的位移,更具有功能上的随意性和不定性。功能主义的淳朴实用和浪漫主义的人文色彩是现代城市广场设计风格中的两种极端倾向。

    不同文化,不同地域,不同时代孕育的广场也会有不同的风格内涵。把握好广场的风格取向,将直接影响广场的生命力,而把握取向正确与否的关键,便是详细如实地反映其现状特征。

   5)注重社会价值、经济价值、自然(生态)价值三者利益达到最大。

①广场的开放性,使其自产生之日起,便在城市空间环境中产生了巨大的感染力与凝聚力。每到夜晚,华灯初上,广场上便到处涌现出休闲、散步、跳舞、纳凉的人们,说明广场得到社会的承认,满足了社会的需要。

②城市广场是一种无声的“产业”,它在带动传统社会产业发展的同时,也促生了一批像水景、灯饰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同时做为一种不动产,吸引了巨额资金的投发,也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总体大循环。

③城市广场中的绿地,产氧,吸收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滞尘、蓄水、调温,产生绿化效益。广场的建设使城市环境得到改善,促进旅游、生态、周边商业、房地产、交通、能源、消费以至城市形象感召、招商引资等方面快速发展。

三者的利益价值包含有形与无形多方面,互相转化,相辅相承,不可片面追求表面利益最大化而丢失其它部分。

6、对“广场热”现象的看法

   “广场热”现象产生于近年,伴随着近年来我国各地如火如荼的城市建设,建广场成为市政建设一项“龙头工程”,成为一种潮流。

   对于这个现象,要一分为二的看待。

    建广场是件好事。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迅速加快,城市人口急剧增长,引起城市建筑拥挤,人居环境急剧恶化。工业三废、垃圾、噪音、加之愈来愈多的紊乱的人流货流引起交通堵塞等城市病,使城市居民生活环境质量日益下降,提高、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的要求愈来愈迫切;另一方面,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使人们在精神生活领域的“饥饿”现象愈来愈突出,必然引起对休闲消遣、社会交往场所的大量需求;再一方面,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眼光已逐步放开的领导者们愈来愈重视城市的品牌、城市的形象,注重了对城市本身的宣传。广场多功能的特性,恰好满足了城市的各种需要,其多方位的性质职能可以适应不同层次的要求,于是大量的广场便“应时代而生”。

    另外,有一部分专家对“广场热”现象所顾虑的,只是广场建设中的个别不好的特例。由于急功近利,有些地方的广场建设质量低劣;个别地方好大喜功,有些广场的建设规模超乎得离谱;片面的跟风、不看实际,使得“草坪”泛滥、“大树”成灾等等。这些现象虽然存在,也需要社会舆论将之批判,但这都只是社会发展初期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前进的路上阵痛是会有的。

    时代的机遇已经摆在我们每一个设计者的面前,美好的事业才刚开始。社会在进步,我们需要进步,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用心去勾勒美好的明天吧!

参考文献

1.郭恩章.对城市广场设计中几个问题的思考.城市规划,2002(2).

2.刘滨谊,李开然.人文主义色彩与城市广场风格.新建筑,2002(2).

3.郑力鹏.城市广场建设应注重防灾功能和生态效益.城市规划,2002(1).

4.克莱尔?库柏?马库斯.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

5.城市规划原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11

6.王珂,夏健等.城市广场设计

7.卢济威.广场与城市整合.城市规划,2002(2).

8.城市广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9

编辑:漠北孤狼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