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为剧变的20世纪留下历史坐标

2008-05-06 18:54:35    作者:单霁翔     来源:?望东方周刊     浏览次数:
  每一代人都有一个神圣的使命,就是把前人的创造留给后人

  始建于1908年的济南老火车站,曾经是济南市的标志,是建筑学教科书中的范例,其坚固的构造足以再支撑两个世纪,却在1992年尘封在济南人的记忆中。拆除之前,无法计数的市民涌到站前,与这座陪伴他们走过难忘岁月的建筑合影留念。

  老火车站始建于1908年,历时4年完成。当时的设计师是德国著名的赫尔曼?菲舍尔。整座建筑由东西两楼和钟楼组成,那悠扬的钟声在夜深人静时传得很远。当时的很多人,正是认识了老火车站,才认识并记住了济南。老火车站,是济南一段历史的真实记忆,是济南引以为傲的文化资本。

  据说在老火车站拆除不久,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于洋出差到济南。火车开进济南站后,同行的人请他下车,他向车窗外看了看说:“慌什么,还没到济南呢,那车站很漂亮,有一个德国人建的钟楼”。当同行的人告诉他这就是济南站,老车站已拆掉时,他惊讶不已,坐在车上半天说不出话来。

  1992年之前,赫尔曼?菲舍尔的儿子,每年都会带一批德国专家来免费为济南老站提供维修和保养,他还说这座车站再用200年也没有问题。当他听到老火车站被彻底毁掉的消息后,气得老泪纵横,并表示再也不会来济南,也永远不会原谅作出决定的中国官员。

  一时间,“中国十大野蛮工程”之首、“这是没有文化的表现”等各种各样的愤怒与批判接踵而至,令济南人蒙羞。思念过后,历史是会说话的。

  今天,一座高层建筑或一组建筑群的拆除与重建变得再普通不过,新建筑的诞生往往伴随着对过去时代建筑的否定和藐视。

  与那些令人肃然起敬的古代文化遗存相比,20世纪遗产在文化遗产大家庭中最为年轻,正因为如此,人们往往忽略它们存在的重要意义,使20世纪遗产在世界各地不断遭到损毁和破坏。同时,20世纪遗产的生态系统相对脆弱,特别是一些新结构、新材料、新技术的尝试应用,使20世纪遗产更加易于受损。

  实际上,留存至今的20世纪遗产数量,与曾经拥有的和已经遭到破坏的20世纪遗产数量相比,实在是微不足道。如果没有清醒的认识和公众的支持,20世纪遗产必然会面临比早期文化遗产更严峻、更危险的局面。
  
  “20世纪遗产”,顾名思义,包括了20世纪历史进程中产生的不同类型的遗产。

  20世纪是人类文明进程中变化最快的时代,在20世纪的100年时间里,我国完成了从传统农业文明到现代工业文明的历史性跨越。面对如此波澜壮阔的时代,也只有文化遗产才能将20世纪中国的百年历史进行最为理性、直观和广博的呈现。

  以20世纪这一时间维度所提供的全新视角,反思和记录20世纪社会发展进步的文明轨迹,发掘和确定中华民族百年艰辛探索的历史坐标,对于今天和未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多留遗产,少留遗憾”,是广大民众的热盼。

  近现代百年风云的载体

  我国的20世纪遗产,植根于近现代中国的百年风云。

  鸦片战争以后,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激烈动荡,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列强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在我国夺取租界地,划分“势力范围”,一度控制了从沿海到内地的70余座被强迫开辟为商埠的重要城市。而在上海、天津、汉口等城市,更出现了数个帝国主义列强共同侵占的大片租界,集中建设了领事馆、海关、洋行、银行、商场、教堂、饭店、俱乐部和公寓等具有一定规模的近代建筑物群。如北京东交民巷使馆建筑群、上海外滩建筑群等。

  南京作为国民政府的首都,其民国建筑具有自己的风格,政治性建筑、公共性建筑相对集中,是西风东渐特定历史时期,中外建筑艺术的缩影,在全国首屈一指,在世界范围内亦有典型意义。至2006年底,南京市共有248处、320幢重要民国建筑纳入保护范围。
 
  由于20世纪遗产形成年代较晚,未经历过多的自然侵蚀,而且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得到维护,因此许多20世纪建造的房屋、厂矿、商铺、道路、桥梁以及各类纪念物等,至今仍然保持着鲜活的生命力,继续服务于社会生产、生活。与那些历经千百年沧桑,早已被剥离了实际应用,只作为历史遗迹接受研究与观赏的古代遗存不同,20世纪遗产往往是功能延续着的 “活着的遗产”。

  保存至今的众多20世纪遗产,还见证着国家和民族的复兴之路,体现着为争取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社会进步而前仆后继、自强不息的精神。

  例如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南泥湾军垦区,1938年在359旅的垦殖下,除了一望无际的农田、菜地、果园和林场外,还有包括机械、食品、造币等数十个工厂,以及数百间房屋和千余窑洞。展现了这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以保护“革命文物”起步

  在我国,针对20世纪遗产实施保护的观念,最初以保护“革命文物”起步。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逐渐开始关注20世纪遗产的更广泛内容。

  1982年颁布的《文物保护法》规定的受国家保护的文物,包括“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和著名人物有关的,具有重要纪念意义、教育意义和史料价值的建筑物、遗址、纪念物”。这为以20世纪遗产为主要内容的近现代遗产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

  近年来,在全国各地,20世纪遗产的保护理念也进一步明确,并积极通过地方立法推动工作实践。

  上海市政府先后分三批公布了398处市级优秀近代建筑,包括大量1949年以后竣工的现代建筑;2007年1 2月,北京市发布“北京优秀近现代建筑保护名录”,71处建筑收入其中,其中1949年以来的现代建筑入选多达51处,包括北京天文馆、工人体育场、清华大学现代建筑群、地安门内住宅、中央广播大厦、798工厂、北京市府大楼等各种类型的公共建筑,集中反映了北京近现代城市发展历史。

  当前正在进行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中,将近现代史上的重要遗址、代表性建筑和工业遗产等项目,列入重要的普查内容。

  为什么要保护20世纪遗产

  每一代人都有一个神圣的使命,就是把前人的创造留给后人。

  放眼中国百年,留下了多少令人触目生情的文化遗产,隐含着多少震撼中华的历史事件。即使一些20世纪遗存或它们昔日的主人,在历史上扮演过不光彩的角色,但是作为难得的反面教材,也不应妨碍对其进行保护。20世纪遗产承载着鲜活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故事,随着时间的流逝,故事成为历史,历史变为文化,长久留存在人们的心中。

  如鸭绿江断桥,既是近百年来中华民族饱经沧桑和屈辱的写照,又是新中国诞生后中国人民取得反侵略斗争胜利的历史见证;大庆第一口油井,作为石油会战的历史见证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重要象征,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城市中,20世纪遗产是难得的文化资源。在我国,无论是清朝末年,还是民国时期;无论是新中国成立之初,还是改革开放以来,各个阶段的文化特色,相互不可替代,但是都可以通过不同时期的文化遗产清晰展现,构成今日独特的城市环境,展现出富有魅力的特色景观,并融入城市的血脉,构筑城市的性格。因此,只有妥善保护20世纪遗产,才能成为时代年轮清晰的城市,才能成为充满记忆与灵性的城市,才能成为保持属于自己特色的城市。

  近年来,南京市将20世纪遗产作为城市重要的文化资源,制定“2006年-2008年民国建筑保护和利用三年行动计划”,结合历史城区环境整治,形成城市特色地区,成组成片地集中保护和合理利用民国建筑,凸显其在南京城市特色、历史文化和旅游经济方面的价值。

  “对老建筑最有意义的保护是找到它'再利用'的方式”

  我们面临的挑战是如何正确认识20世纪遗产的价值,遇到的主要障碍就是仅强调年代悠久与否,而忽视其他方面的价值,只有跨越这一障碍,才能使20世纪遗产得到切实保护。

  目前正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第三次文物普查,应将20世纪遗产作为重要的普查对象,不但要考虑它们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而且要考虑它们对于今天社区生活的意义,以避免片面地、狭窄地理解20世纪遗产的多重价值。

  厦门市为规范鼓浪屿的建设和近代建筑的保护,对岛内近代建筑遗产的分布特点和人文环境进行了详细论述,针对不同近代建筑的功能要求、保存状况以及合理利用方向提出指导性意见,明确规定文化遗产本体保护与修缮要求,以及临近地段建设控制要求。

  保护文化遗产的最大动力是保存文化,而保存文化的根本目的是传承文化。因此保护20世纪遗产并不意味着将其束之高阁,恰恰相反,只要人们在合理利用,文化遗产就会被关心,就会得到及时维护。

  由此看来,为20世纪遗产寻求合理利用途径是积极的保护方式。

  哈尔滨中央大街,1450米长的百年老街内,具有各国建筑艺术风格的20世纪遗产汇聚于此,成为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载体,也吸引来熙熙攘攘的人流。2005年,中央大街获得了“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北京798是具有50多年历史的工厂区,目前已经成为北京最有魅力的文化创意产业基地。至2007年底,798艺术区的经济规模是2004年的 10倍,提供的就业岗位比2004年增长了9倍。

  “对老建筑最有意义的保护是找到它'再利用'的方式。”这是获得美国建筑师协会(AIA)荣誉奖的加拿大建筑师P.M.歌德史密斯广泛强调的观点,而这一观点正在实践中成为一种共识。

  20世纪的中国,发生的是“五千年未有之巨变”。中国百年巨变所遗留的丰富遗产,是20世纪遗产保护理念提出的重要社会背景之一。为国际社会方兴未艾的20世纪遗产保护运动提供中国模式、中国经验,更重要的是,保护与传承人类文明是我们的历史责任,从这个意义上说,保护好中国的20世纪遗产,我们才能交给21世纪以及未来一份完整的答卷。

编辑:jojo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