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街??波士顿的中国城公园

2008-09-03 23:28:42         来源:中国景观     浏览次数:

摘要:波士顿中国城公园位于中国城旧城门外,作为美国有史以来最大的公共设施项目??波士顿大隧道(The Big Dig)工程的一部分,设计师探索用当代设计语言,表达新“中国”的含义、讲述华人移民的故事,在继承唐人街内在精冲的同时,创造一个富有中国和亚洲个牲的新唐人街形象,同时不失当代特色的公园,使新公园成为波士顿的一处新景观。

关键字:景观设计,中国城公园,波七顿大隧道,唐人街当代设计

ABSTRACT:Located out of the old city gate of Chinatown.Boston Chinatown Park is one part of the project of public utilities-the Big Dig in Boston since the beginning of American history Carrying on the inward spirit of Chinatown,the designer tries to create an entirely new image, to narrate the stories of Chinese immigration and to express the meaning of new “China” by contemporary design language. It can yet be regarded as a park with contemporary flavor and becomes a new landscape in Boston.
KEY WORDS:landscape architecture,Chinatown Park.Boston Big Dig,Chinatown,contemporary landscape

  背景

  波士顿是目前华人集聚地之一,有近10万华人定居在大波士顿地区,波士顿中国城是北美第四大唐人街。1849年,大批华人开始到美国西部淘金,1880年时,美国的华人已达到10万之众。当发现“金山”只是虚幻的美梦时,在美华人不得不出卖苦力维持生计。中国农村的艰苦磨练,使他们能承担白人劳工所没法忍受的艰苦劳作,主要从事开矿和造铁路的苦力。当西部铁路大功告成后,华人便失去生计。除了少数人有幸攒得路资得以回归故土以外,最终仍有10多万华工留在美国。华人的吃苦耐劳、节俭勤奋为他们赢得工作的机会,却招来自人劳工的嫉妒与仇视,排华反华和迫害华人的事件频频发生。直到1943年,排华法案得以终止。几代华人在近百年的移民史中,经受了准以想象的痛苦和磨难。在这样充满恶意的社会中生存,华人群体唯有团结和互助,方能争取生存机会。于是,华人聚集在城市中心,形成北美各大城市中独具特色的唐人街(中国城)。在这里,早期华工无需英语即可交流,无需,公民身份即可获得温饱,互助互爱,是流落异国他乡的避难所和“家”。波士顿的唐人街也是如此,早在1910年时,来波士顿定居的华人就有900多人。几代中国劳工在这里聚居,并保存着来自家乡的传统生活方式。

  为了表征自己的中国特色,世界各地的唐人街几乎都一样,用认为最具中国特色的牌楼,翘角的亭台楼阁,龙凤之形,来界定自己的领域。西方人印象中的“中国”也往往由此而产生。因此,当2003年1月波士顿中国城公园在全球邀请征集方案时,大部分西方设计师,其中不乏著名事务所,都提交了类似的“中国”特色的方案。北京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与当地的CRJA设计事务所合作,提交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方案,最终胜出。经过长达四年多的设计、多次的大规模听证会(最多的一次近干人)、复杂而烦琐的社区参与、细致的施工,终于与2007年9月开放。

  设计和建造波士顿中国城公园的契机缘自被称为美国世纪工程的波士顿的BigDig(大隧道,或大开挖)工程。该工程造价近159亿美元,将1959年修建的跨越城市上空的高速干道埋到地下,成为一条长达7.8英里长的地下快速隧道。这一工程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渡±顿的地面交通问题,将地面空间还给城市生活,开发为居住、商业和绿化相结合的综合城市廊道,重新建立城市与海、城市与人的空间联系。形成了面积250英亩的城市绿地和开放空间,包括城区一条贯穿南北的绿色廊道,即露丝?肯尼迪绿道(Rose Kennedy Greenway),利用大量的土方,在波士顿港湾的一个荒岛上建成一个生态公园。

  城区的开放绿道共有30英亩,其中包括三个新建的公园,包括:北端公园(N0rth End Park),中部的码头区公园(wharf District Parks:),和南端的中国城公园。三个公园总占地共8英亩,总造价2600万美元。公园的设计分别通过在全世界招标选取设计队伍。其中北端公园由当地的Wallace Floyd Design Group和来自西雅图的Gustafson Partners合作设计;中部的码头区公园由EDAW和当地的Copley Wolff Design Group合作设计完成。由中国土人和美国CRJA联合设计的中国城公园是三个公园中最先建成开放的。其他两个公园也在2007年底相继开放。

  1公园场地与挑战

  波士顿中国城公园所在地原为93号高速路的高架路人口,在中国城旧城门以东,是一个长条形的狭长地带,其一侧临新交通干道,另一侧紧邻建筑山墙,用地面积只有1英亩。尽管面积很小,但对于波士顿的中国城来说,这是一块唯一的公共空间。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脏、乱、差”的地方,成为波士顿市政府和中国城居民的一块心病。波士顿当局和中国城社区居民,试图以隧道工程契机,通过公园建设,改善中国城门外的面貌,创造一个富有中国和亚洲个性,同时富于时代特色的公园,增强社区的归属感、认同感和凝聚力。同时,使新公园成为波士顿的一处新景观。多年没有建设新公园的波士顿居民和整个社会对中国城公园的期望很高。深人了解波士顿历史,特别是中国城和华人的移民史成为设计前期研究的必备工怍。

  场地的特殊性给设计提出了多方面的挑战,包括:

  1)内与外的关系:作为露丝?肯尼迪绿道的一个有机部分和重要的南端节点,公园设计必须延续绿带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同时要有自己的特色;这种连续性和特色最终体现唐人街与波士顿城的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使唐人街既要融人波士顿的美国社会,又要在空间上和文化氛围保持和强化自己的个性。

  2)新与旧的关系:中国城原有一处传统牌坊,而且整个氛围都是通过中国传统的设计元素来烘托的,包括电话亭都是用翘角的中国亭来标识的。这些传统元素长期以来已成为中国城的固定风格和特色。是延续传统中国的元素,还是与时俱进,创造出“新而中”的中国城形象,如何将创新的设计与旧有牌楼和整体风格相呼应,是摆在设计师面前的最大挑战。

  3)功能的多样化:作为中国城唯一公共空间,各方人士对其有不同的功能诉求,包括要求有更多的绿地以休闲、要求有更多的话动场地以满足节日活动的需求、要求有体育场所满足居民日常晨练的需要、要求有更好的形象满足旅游的需求等。但场地面积十分有限,而且狭长,如何满足各种功能的需要,是设计面临的难题。

  2设计构思:记忆与展望

  1)重建记忆中的村口景观,定义内外关系

  波士顿中国城的早期中国移民大都来自广东福建等地的农村。漂泊海外饱受艰辛和耻辱的农民工们,无时无刻不想念家乡的土地和亲人;家乡的田园、溪流、风水林、石牌坊和通往村庄的道路是他们珍贵的记忆,也是他们有朝一日衣锦还乡梦中的场景。这些来自中国的乡土景观体验,最终都通过当代景观设计的手法,再现在这个异国他乡的“中国城公园”中。记忆与展望便在这里展开,并成为设计的主题。她是连接过去与未来、故土与新世界的纽带。

  2)中而新的景观序列连接传统与未来

  记忆和故事是旧的,十年抑或百年,讲述故事的语言是新的、当代的、景观设计语言。这新的语言中又有难以过滤出去的传统与固有文化成分。

  场地是一条南北向的窄条,与原有中国城主轴线垂直相交,成“L”型。设计师从南中国乡村的村口和村头广场的景观中获得灵感。将中国城一直延伸到场地的尽北端,与绿道相连接。用红色的钢板构成简约而鲜艳的门,呼应着中国城原有的、中山先生题写的“天下为公”蓝色琉璃牌楼,是对远在中国故乡村口的寨门的记忆;门口是一片野味十足的茅草,与红色的钢板互成图底关系,令人想起家乡村口的荻花和稻田;这门是地界、也是链接内外的符号,标识了一个有东方特质的人群,在西方文化的汪洋大海中的屿岛上安身立命,保持个性而又不封闭;一条流线形的路径穿过红色门洞,从波士顿的繁华街道和露丝?肯尼迪绿道,一直伸向中国城的腹地;与曲径相交的是五条竹屏,构成三进空间,由中国红的钢架框限着中国味的竹丛。人门后,是一挂跌瀑和一条小溪流,滚动在河卵石上,溅起银色的浪花。道路两侧都是中国原产的植物,烘托出微妙的“中国”气氛。小溪穿过三道竹屏路径后来到一块相对较大的空场,构成旧牌坊外的人口广场,鱼鳞纹的铺地,如果从中国城向东走出,则由古典旧门到北端的当代新门之间经历了起承转合的,最终给人以全新的景观体验,将中国城引向未来和更大的外部世界。

  设计特别注意边界。通过斜插的竹屏,界定了公园与城市干道的边界,明确了内与外,在一条狭长的地段上创造出一条属于中国城自己的入口走廊和广场。同时,竹屏挡掉了城市主干道上的车头灯光和噪音,营造了一个相对安静的空间。这些部为中国城的归属感的形成提供物质空间条件。

  3)“村口”广场承载多样化的功能

  面对多种功能诉求,设计师从中国古典村落的村口场院和村中的社戏广场获得借鉴。将它设计成一个综合的多功能聚会场所,给以留白而非填满。满足春节、中秋等中国节日的团聚和庆祝活动,可以在这看到龙灯和舞狮等大型活动。平时,广场上是象棋、太极拳以及各种体育健身的场所。时公园正真成为一处开放的、给社区居民和大波士顿地区华人一块聚会的场所,一处中心,增强华人社区的归属和认同感。
  
  3结语

  新的中国城公园的建成,改变了中国城门外“脏、乱、差”和不安全的印象,成为一个富有中国和亚洲文化特色、同时不乏时代特色的景观;公园增强了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同时,新公园成为波士顿的一处新景观,被当地旅游部门推荐为波士顿的亮点工程。

  竣工时间:2007年9月
  建筑面积:1英亩
  委托.美国麻省高速公路局
  波士顿市政府.波士顿再发展局
  波士顿公园与游憩局
  波士顿地标委员会
  方案设计:
  北京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  美国CRJA事务所
  施工图设计:
  美国CRJA事务所  北京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
  合作设计单位:美国Communication Arts Inc
  Environmental Graphics Designer
  美国Design communications Ltd
  Chia?Ming Sze Architect Inc
  Stull & Lee Inc
  主要设计师:俞孔坚,Bill Tylor
  设计参与人员:黄国平,张蕾,姜斌, Tom Doolittle,Jill Ochs Zick, Nancy Stack,Hongbing Tang,Henry G.Bee,Leonard Thamas,John Ward,Carl Okazaki,Mckenzie Cordes,Mark Andreasson,Doris Chu,David Le,Chia-Ming Sze


中国城公园鸟瞰和主要场地的活动场景。广场被设计成中国乡间的社戏舞台和村口聚会场所

波士顿中国城总平面


公园北端的红色钢板;界定中国城的北入口,与露丝?肯尼迪;绿道相连,茅草和红色的钢板形成强烈对比

公园与城市干道的边缘,明确界定了内与外,在一条狭长的地段上创造出一条属于唐人街自己的入口走廊和广场

波士顿中国城公园夜景

与曲径相交的是五条竹屏,构成三进空间,由中国红的钢架框限着中国味的竹丛

编辑:royal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