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丽:园林植物在防灾避难中的作用(图)

2008-09-17 02:55:21    作者:董丽     来源:中国风景园林网     浏览次数: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董丽在第三届全国青年风景园林师沙龙上发言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董丽在第三届全国青年风景园林师沙龙上发言
 

  中国风景园林网讯 2008年9月13日,第三届全国青年风景园林师沙龙在南京顺利召开。参加本次会议的有建设部城建司、南京市政府、江苏省建设厅、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信息委员会、上海园林学会、台湾造园学会、南京市园林局、上海市园林局、许昌市园林局、南京林业大学等有关单位领导,中国科学院院士齐康,著名风景园林师等。会议由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信息委员会和南京林业大学主办,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和中国风景园林网(www.chla.com.cn)联合承办。

  本次会议就城市绿地的减灾避难功能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以下是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董丽的发言:

    非常抱歉我也没有做详细的准备,今天本来就是想通过这样的机会学习的。通过今天跟大家的一些交流,结合一些思考谈一点个人的体会。我们这次沙龙,主题虽然是防灾、避难、减灾,是因为汶川地震促使我们大家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思考这个问题,但并不是说我们其他方面的灾难就不考虑。汶川地震之后,随着各方面建设的恢复,尤其是绿地建设的恢复,每个设计师都会思考这个问题。我是一点都没有参与汶川抗震救灾和恢复建设这方面的工作,也没有这样的经历,但是肯定是会思考的。所以这段时间我们也查阅一些文献。我是做园林植物的,我就想对于绿化防灾减灾方面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样的事情。这次是汶川地震促使我们来思考绿地系统甚至到具体绿化项目的规划、设计、实施方面的问题。但是绿地的减灾防灾不仅仅是地震,是多方面的。从我个人的亲身经历来说,2003年北京在非典的时候,就有这样的经历。当时北京非典那一年是从五一一直到暑假,两个多月的时间,学生放假,孩子一直在家里,我们的工作也比较清闲,我们也不能一直在家待着,也不能到人口密集的地方,就想到去公园,记得有一次去北京植物园,我们从五环桥到植物园,所有的停车场都停满了车,没有地方停车,进不去,就在公园门口转了一圈,返回来想到北京北部的北清路,路旁有非常宽的绿带,说到那儿吧,空气也很好,但去了才发现那里也有很多市民。其实现在想起来,那时候绿地就已经起到防灾避灾的作用了,因为非典那时候,大家不可能到商店等其他人员密集的地方去,大家就想到公园这些地方去,那也是一种避灾。那么思考这个问题,我想从绿地到绿地系统,它的避灾、减灾功能,这方面已经有很多人谈到规划到设计,最后是要实施的,园林植物在其中到底可以有多大的作用。我们国家在这方面,就是从植物方面的工作不是很多,比如说,一个在未来的防灾减灾的绿地里面,植物种类的选择及其配置方式等应该如何,我们这方面的资料非常少。

  先说植物种类的选择问题。关于防灾、避灾、减灾和植物有关的,目前主要是林业上森林防火树种研究的较多,有一些积累。但是园林绿地中所用的植物有时候跟森林植物的差异还是非常大,我们一点积累也没有,到底哪些植物可以防火,积累是很少的。再比如说"非典",大家到公园里面,就希望空气要清新,没有病毒,所以植物要有杀菌的功能。我们最近在给北方一个城市做树种规划,市里面有一个领导特别喜欢油松,要求从街道到公园大量种植油松,园林部门没有办法,就说我们形成一个规划,形成一个具有法律效应的文件来保证树种合理的选择。我们是早在地震前就开始这项工作了,我们从各方面,包括北方城市的气候特点决定的人们需要冬天晒太阳,夏天遮阴,从四季景观的变化等来确定常绿植物和落叶植物的比例,来说明油松是很好的植物,但是并不适合在你这样的城市如此大规模地应用,油松还是抗火性很差的树种,如今看来这也涉及到一个安全的问题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值得考虑的因素。因此这方面的研究也为树种规划奠定基础。绿地防灾公园设计的时候,外围的防火怎么设计,各个功能区在选择植物的时候,要考虑的东西非常多,比如医疗急救区,将来发生灾害的时候,要动手术,周围的树种就不能有飞絮等,我们要有区域可以让将来直升飞机使用,配置的时候,是选择大草坪还是其他植物,我们以前讲的为了追求生态效益,尽可能乔灌草搭配,或追求森林,追求很多树,可能在这里就不适合了。所以在这个防灾公园里面我们就要非常合理地考虑各个功能区树种的选择。所以我觉得树种选择这方面我们未来面临很多题目要做,我个人也感到义不容辞,我们需要抓紧这方面的研究和积累。

  植物的方面,第二个就是配置的方式。比如前面李树华老师从日本收集的照片上,我们可以看到防灾公园外围的防火隔离带,四排树中间有水,日本对于防火隔离带的配置研究比较细致,它有各种各样的模式,比如一排树两排树,三排树,甚至是品字形还是其他方式配置,都有它的模式,就是树种选择和合理的配置模式,它的防火功能才是最强的。这个方面我们也没有这样的经验。除了外围的防火还包括各个功能区这些植物要怎么样合理配置,比如将来搭帐篷的区域,树种,种植间距,配置的方式,枝下高等等方方面面也值得我们思考。这是从植物配植的角度提出来。

  第三点关于绿地在城市安全方面的作用,上午有专家提到了关于植物的生态效应。其实生态效应大家已经提的很多了,但是我想应该从整个绿地系统的尺度上去谈绿地的生态效益。以前许多研究关于植物的生态效应都是局限于个体的,就是一棵树怎么样,其实在一块绿地上植物经过合理配置形成群体,不同绿地又组成一个绿地系统,在这个层面上谈生态效益,可能就会引起社会对这方面的更多的关注。比如说,北京这次奥运会,关于空气质量的问题,我曾经看到一些资料,国外对我们大气治理非常非常关注,因为谁也没有做过这样的实验说,北京减少多少多少车辆之后,到底对环境的影响有多大,所以他们一直在跟踪监测北京的空气质量,看看我们的措施到底有多大效应,因为全世界都没有做过这样的实验。植物在绿地内经过配置,组成的不同形态的群体,这样的绿地再形成城市整体的绿地系统以后,到底为我们城市的安全,对城市的生态承载力这方面的影响有多大,是非常重要和值得研究的。

  我们目前开始尝试这方面的工作。在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里面我们做了监测,在公园里面设了监测点,也在外围设有对照点。从建设之前到现在一直在做,这个计划要跟踪到2010年,每年四个季度,每个季度测一次,我们希望看到这个绿地在建设之前,建设之后,以及植物长成以后,它到底对这个区域生态的贡献,到底有多大,希望把它的生态效益真正的数量化,大家就明白建这么一大块的绿地,到底能有多少贡献。当然能够最后评估出它对我们城市的贡献,我想这方面的工作是需要做的。

  在早几年的时候,记得我在评国家基金的时候曾经评到一个项目,就是研究这个城市不同绿地形态的生态效应,当时我就觉得挺好的,比如说同样面积的绿地,你的形态不一样的时候,边长不一样的时候,生态效益是有差别的,到底有多大,这可以为绿地系统规划提供一些基础。我觉得挺好的,给了很高的评价,但是好象没有上。可见前几年大家对这方面的研究并不是非常重视。我们觉得应该引起大家的关注。

编辑:songgaofeng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