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仿自然植物群落是生态园林的发展方向

2008-09-18 19:18:36    作者:陈斌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浏览次数:

  仿自然植物群落是构建生态园林的发展方向

  城市化是生产力发展、社会进步的象征,但城市化同时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与突出,如热岛效应、空气污染、噪声污染等等。这一严峻的现实,促使人类不仅要有效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同时还必须采取各种生态工程措施来改善目前业已受到严重破坏的城市环境。城市园林绿化是有效工程措施之一。

  20世纪以来,许多国家在生态学理论指导下,在城市周围布置了大面积的绿化用地以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比如,英格兰在许多城市外围,都划定了三层绿带;新加坡、日内瓦、平壤、堪培拉等花园城市,更如同坐落在绿色与鲜花的海洋中。这些地方的市政府都颁布了有关园林绿化管理条例,并进行大量的绿化投资来扩大绿地面积,巩固原有绿地成果,同时不断鼓励和支持市民发展房前屋后绿地。

  与此同时,与传统园林相比,各国现代园林的形式、内容都有了很大变化,园林的发展更加关注广泛的社会、生态效益。在此背景下,生态园林诞生了。园林建设从过去强调园林的美学价值、重视人工建筑,转向强调发挥生态、社会、美化等综合功能,尤其是把生态效益放在首位,把维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作为根本目标。

  生态园林要求更加深入地研究园林植物生长发育特性及改善环境的作用,以便建立更完善、稳定的植物群落,也就是努力构建仿自然园林植物群落。

  应该说,仿自然园林植物群落是解决目前城市绿化中存在问题的主要途径。因为通过选择乡土树种、应用容器育苗等“模拟自然”的技术和手法,使仿自然植物群落具备结构完整、物种多样性丰富、生物量高、状态趋于稳定、后期完全遵循自然循环规律等特点,从而回避由于种植外来树种、景观大树所带来的各种弊端。

  目前,不同类型的生态园林各自具有不同的生态功能和侧重面,这些类型大致包括观赏型、环保型、保健型、科普知识型、生产型和文化环境型。尽管如此,以仿自然植物群落为基础的生态园林,都具有美化城市环境、改善城市生态条件的共性。

  以观赏型生态园林为例,其植物群落的物种比较丰富,且以观赏价值较高的植物种类为主;群落的垂直结构较简单,高大乔木种类和数量不多,往往通过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搭配、人工造景艺术展示出美的韵味;再加上复杂的水平分布格局,使整个园林在一年四季都能给人以美的感受。

  又如环保型生态园林,具有防化学污染、防风降尘等不同功能,其植物群落的组成物种一般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和对污染物质的吸收和吸附能力。如女贞、夹竹桃、珊瑚树、石榴等,它们的垂直结构比较复杂,乔木种类和数量都较多,灌木层的组成也应比较丰富,而水平分布格局却较简单,群落的规模大,分布面积广。

  在现代园林绿化中,一种生态园林往往具备多种功能,只是其侧重面不一样。但无论哪一种生态园林,其植物群落在空间结构上倾向于复层结构,以增强群落的稳定性和环境效应。

  我国是个土地资源十分紧缺的国家,城市土地尤为紧张,城市生态园林建设应尽可能构建层次结构复杂的复层园林。

编辑:jojo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