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螺湾:由“坨地”变身滨海新区中心商务区
在响螺湾1.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要实现367万平方米的建筑总量,并且要使得各个建筑错落有致、整个城市功能突出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在这个项目中,规划部门第一次使用了“城市导则”,并引入了类似于经济学中的“二八原则”成就了一个灿烂辉煌的响螺湾。
响螺湾的规划建设,也拉动了周边为数不多的楼盘价格。以南边的碧水庄园(查看地图)为例,2005年每平方米售价仅为2300元左右的房子,现在二手房的售价已经到了每平方米6500元,当年的“坨地”现在成为了塘沽区的“好地段”。
在响螺湾接待中心的大厅里,有一张巨大的滨海新区中心商务区沙盘,讲解员手中的遥控器能控制沙盘上全部的声光效果,站在沙盘边上俯视未来的响螺湾,像极了《模拟城市》游戏中的视角。
以六边形“中国窗”作为主题元素的中钢国际广场大楼、400米高的广州富力大厦、扁平波浪形的秦皇岛华盾大厦、如出水巨鲸一般的极地海洋世界,大量的新奇建筑都聚集在了这片1.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简直就像是外星球。”看过响螺湾建筑效果图的每个人都如此惊叹。据介绍,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响螺湾整体规划经历了一个由无序到有序,从“百花齐放”到“和谐统一”的过程。
自主设计:
百花齐放搭配不和谐
据响螺湾管委会的吴庆梁工程师介绍,响螺湾区域其实早在2005年就开始招商,当时有19个省市的大型企业在年内签订了协议,根据事先规划好的各个建筑高度和各自地块的大小的限定,这些单位被授权自主设计各自的楼宇。2005年年底,在英、美、日三家关于中央商务区的整体规划方案竞争中,英国方案胜出,基本确定了中央商务区的规划布局粗线条。但是,从2006年年初开始,各单位自主设计的形式暴露出了一个重大缺陷,“每栋建筑单独看,都十分漂亮,可是集中起来放到这片区域里,却显得搭配十分不和谐。”
整体规划:
设计一个“讲故事”城区
从2006年5月开始,北京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开始参与到响螺湾的总体规划设计当中,据工程师龙翔介绍:“响螺湾区域的城市设计的主要特点,可以用'人性化'概括,要让在这里工作的人们能充分享受到区域环境的美好与区域交通的便捷。”
龙翔列举了三个设计中的典型案例:一是在响螺湾东面,设计了一条狭长的内湖,内湖湖水与海河水相对独立,作为一条缓冲带和生态恢复带。“内湖一方面能将响螺湾土地的高盐碱度稀释,以保证景观植被的生长,另一方面也形成一条亲水区间,协调了庞大建筑群与海河的关系。”二是规划出三条绿廊开放空间,龙翔喜欢称这三条空间为“城市中的小型森林”,“三条绿廊直通内湖亲水区,全部是步行通道,能将海河的自然景观引入中心区,由于响螺湾区域是南北向的长条形,因此,三条东西向的绿廊距离都不长,非常适合人们步行来往于水岸与中心区。”第三点,土人公司的方案限定了建筑物在地块中的位置,“以前的建筑物喜欢盖在地块中央,而我们却将建筑物安排在了地块的四角,配合相对低矮的裙房,对外勾勒出街道,由于有裙房相搭配,能弱化高大建筑物给行人带来的压迫感;对内圈出院落,院落是中国建筑的特点,依靠建筑物圈出的地块中心院落,能给人们一个相对独立安静的区域。”
“土人”的规划方案甚至还确定了建筑物的立面形态,要求尽可能使用曲线或折线,这是为了与海河河水相互关联。龙翔说:“其实我们的方案是分成三个层面考虑的,首先是自然层面,继而是人的层面,最后是一种精神层面,我们总是希望按照此方案设计出的城市是个'讲故事'的城区,你走到每个建筑或每片绿地当中,就能感受到他们的故事。”
“城市导则”:
将“唯美”转向“和谐”
“土人”的设计工作一直持续到2007年夏天,在这个阶段里,响螺湾的布局规划基本成形,“城市设计导则”也在这段时间内基本成形。滨海新区中心商务区管委会副主任高宏宇主任解释:“'城市导则'细致入微地规范了响螺湾区域的一切布局,包括建筑、绿化、景观甚至便利店和公共卫生间的位置、颜色、外观等等,依照'城市导则'建设新区域,是在国际上十分普遍的,这是滨海地区首次采用'城市导则'规划建设,在国内也十分先进。”
进入2008年,土人公司之后,天大设计院开始主持后期规划工作,主要是进一步论证调整“土人”的规划方案,解决城市美观与城市功能在部分区域相冲突的现象,并最终确定“城市导则”。
对于这样的改变,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院长洪再生更愿意称之为一次对美的概念的重新认识,“'土人的方案'其实更加偏向于景观规划,对建筑与城市的搭配还存在一些问题,我们的最终方案是要将'唯美'转向'和谐与统一',美,是一种能服从响螺湾的整体城市形象的美。”
天大设计院的最终方案首先在响螺湾作为启动区的定位基础上加增了“活力地带”这一定位,“中国人做文章讲究'起承转合',城市规划也是如此,既然响螺湾定位为滨海中央商务区的启动区,而且是最终服务于家堡CBD的'辅助中心',那它的开发强度就不应该超过于家堡。若于家堡的美在于一种高潮,那响螺湾就是一种序曲之美。”在这样的定位下,响螺湾可用建筑面积从400余万平方米被减为367万平方米,其中被称作“一带三亭”的亲水景观带和三条绿廊空间被不同程度地放大。我们希望在这段海河的游船上看响螺湾,建筑物呈现一种由低及高的层次,由其中的富力大厦、中钢广场和另一座还在规划中的高楼构成建筑群中的三座峰顶。洪再生向记者介绍,“为了避免类似于浦东新区在建设开始时,各个单体建筑'百花齐放'的混乱局面,我们引入了类似于经济学中的'二八原则',也就是响螺湾全部建筑中的80%只是作为城市肌理,20%作为标志性建筑,而在这20%中再划分出的20%,才是代表响螺湾的真正特色建筑。”
从“坨地”到“响螺湾”
直至现在,许多老塘沽人还是习惯将响螺湾称为“坨地”,因为这里原先多是荒地。由于地处海河南岸,交通不便,许多开发商都不看好这片区域。直到2006年滨海新区中心商务区的概念开始逐渐清晰,响螺湾一下子成了中心商务区的先行重大工程。如今的“响螺湾”已经聚集了全国乃至全球的目光。
编辑:roy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