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交桥绿化面临两大瓶颈 设计随意性强施工技术落后

2008-09-26 18:07:57    作者:范敏     来源:中国花卉报     浏览次数:

  立交桥作为城市的交通结点,其生态效益和景观功能不容忽视。近日,记者从北京、天津、南昌、合肥、海口等地了解到,由于设计、技术存在一些问题,目前立交桥绿化难以令人满意。

  全方位设计不到位

  立交桥绿化不是简单的桥体绿化,而是随着立交桥的立体交叉形式形成的一个多方位、多层次立体绿化系统。可以绿化的部分除了绿岛及外围绿地之外,还包括桥墩、护栏装饰、护坡、引道挡土墙等。但很多城市仅限于桥下、桥体,桥面部分绿化接近于零。此外,各地立交桥绿化建设水平也是参差不齐。

  南昌市园林局规划处处长王花兰告诉记者,很多地区在进行道路、桥梁的规划建设之初就没有考虑到全方位绿化效果,如果事先没有合理的绿化设计,后期只是简单地采取植物垂挂等绿化措施,不仅会增加桥体后期养护难度,也会埋下安全隐患。

  据了解,不少设计部门对于立交桥全方位设计有很大的随意性,对于绿化具体实施到什么程度,达到怎样的效果,目前很多地方政府都没有制定硬性规定。一些设计部门为了赶超工程进度,对于这种“盲区”能省则省。另外,目前很多设计部门分工不明确,对于功用不同的工程设计没有专业技术区分。立交桥绿化设计往往比道路绿化设计要复杂得多,很多设计师都不具备相应的专业设计水平。立交桥绿化在很多地方不计入城市绿化面积,这也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当地实施立交桥绿化的积极性。

  桥面、护栏等处的绿化美化对于改善城市景观尤为重要,桥区的多结构、多功能、植物多样性的复合种植群,对缓解桥区周围大气污染和城市热岛效应具有重要作用。现在,越来越多的地方认识到立交桥绿化的重要性,开始着手立法。海南省人大常委会日前就通过了《海南省城镇园林绿化条例(草案)》的初步审议,《草案》鼓励发展屋顶绿化、桥梁绿化等多种形式的立体绿化,并规定立体绿化面积可折算入建设项目的绿地面积。

  施工技术有待加强

  立交桥一般人为活动频繁,空间紧张,交通流量大,汽车尾气浓度高,并且具有光照强、温差大、湿度低的特点。同时,桥上风大,经常会因车速快引起桥面震动,很多植物难于成活。另外,多数桥身区域没有浇灌水源,绿化后基本靠水车灌溉。由于白天交通流量大,一般只能夜间进行水车作业。这些条件决定植物材料要耐寒、耐瘠薄、抗旱、抗寒、抗污染、观赏性强、生命周期长、易修剪整形,而目前用于立交桥绿化的植物品种比较单一,一旦发生病虫害就会使绿化成效为零。

  依照立交桥总体设计不同,往往需要采取不同的绿化施工技术,如根据绿化侧重点的差异,立交桥绿化可分为桥壁式、立柱式和边坡式。而目前对于不同形式的绿化研究很少,还没有成熟的产品和配套技术。再加上很多城市新建立交桥、道路通常是由同一个单位进行,绿化往往采取“一刀切”,结果导致“千桥一面”。至于在桥帮栏上设立花钵栽植垂吊花卉,则需要更高的设计施工水平。天津市园林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柴新利告诉记者,由于存在一定施工难度,绿化成本相对较高,使得很多投资方和绿化施工企业对于立交桥绿化缺乏积极性。

  针对技术上的难题,一些园林企业也积极研发立交桥绿化新技术、产品。如江西绿色家园科技园有限公司设计开发了获得国家专利的“自养式植物栽植容器”(ZL20072005106.6),今夏在南昌市司马庙立交桥桥面进行为期一个月的绿化试点。该市园林局相关人员表示,如果试点成功,将有望在全市进行推广。北京立交桥绿化中大量使用乡土树种,不仅减少了绿化资金的投入,还提高了苗木成活率。同时在乔木和花灌木林下栽植大花萱草等多年生宿根花卉,代替管理精细化的草坪,减少了水耗,节约了成本。

编辑:royal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