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复兴:曾是“显学” 渐成兴盛的地下学问

2008-10-20 18:10:09    作者:王守泉     来源:检察日报     浏览次数:
  很长?个时期以来,风水都被贴上了迷信的标签。但近日,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却开设了?门选修课“建筑与风水”。

  10月12日,经媒体公开报道后,这?把风水搬进大学课堂的做法立即引起了社会各界的争议,学校师生、网友、房地产开发商以及有关学术专家通过不同途径各抒己见,?时喧闹异常。

  风水为啥会堂而皇之地登上大雅之堂?风水是科学吗?在中国传统文化乘改革东风复兴之潮汹涌的今天,这都是具有标本意义的大问题。

  风水进入大学课堂,吹皱?池春水

  10月11日,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建筑与风水”课本学期第一次开课。130多名学生听了该校城建学院马威老师主讲的《中国古代建筑与风水的关系》。在该校教务处印发的选修课简介上,对该课的介绍为:风水学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与风水”是将建筑与周围环境统筹考虑的学问。

  马威的解释要更详细一些。他说开设此课旨在帮助学生科学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这门课将分9讲,主要探讨“让住宅及室内摆设如何与周边自然环境更和谐相处”。课程中对风水基本思想的理解为:周边环境的好坏能影响人的心理状态,心理状态又能左右人的性格,而性格又往往能影响到命运。

  自然环境的好坏能影响到人的命运,这是否为迷信?面对《长江商报》记者的提问,马威表示这并不是迷信,而是将科学知识与人的生活舒适度有机地结合起来,即怎样才能让人与自然保持一种和谐。

  马威更喜欢将风水看做是一种传统文化,将坊间的想法与现实的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尽管很多人认为风水不够科学,但实际上很多人在建房或是装修时,或多或少都有相关的考虑,而学建筑的学生了解相关的知识在他们走入社会后是有帮助的。”

  据记者了解,选修“建筑与风水”的大多是该校建筑学专业的学生,也有部分其他专业学生。反应也不相同,有的表示,听了一次课后发现讲课内容有些道理,比如建房时考虑“朝向”等问题,这实际上是在考虑房子与周边环境的和谐问题,不应该是迷信。但也有学生提出,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将风水与财富、利弊以及健康等联系起来,他们对房子的选址和装饰相当讲究,这些谈不上有科学依据。

  采访中,相当部分大学生说不清风水究竟是科学还是迷信,更多的人只是觉得好奇或是感兴趣,就选修了这门课。

  风水,中国历史上的显学

  简单说,风水意即“藏风得水”。风水的经典著作《葬书》释曰:“藏风聚气,得水为上,故谓之风水。”风水又称“堪舆”,“堪”指高处,即天道;“舆”指低处,即地道,是中国古代的有关住宅、村镇及城市建筑以及墓地选择和规划设计的一门学问。

  中国对风水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历史久远,先秦就有相宅活动的记载,经过唐宋发展,到了明清时期达到顶峰。风水的核心是探求建筑的选址、择地、方位、布局与天道自然、人类命运的协调关系的一种学问,它强调建筑与自然,及周围环境的和谐。

  风水说的最主要目标是为家族的阴阳宅选一最佳的环境,即所谓的好风水。怎样才有好风水呢?风水说基本都强调这样一种整体环境模式:“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以山地为例,这种模式的理想状态是背倚连绵山脉为屏;前临平原,两侧水流曲折回环,水质清晰,流汇于面前;左右护山环抱,山上林木葱郁。

  关于风水的产生,北京大学俞孔坚教授认为,中国文化定型阶段的环境是理想风水模式的原型,它存在于中国人的内心深处和文化深处,决定了中国人的环境吉凶意识。

  周朝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开始走向定型的时期,其建筑等制度文化成为后代的典范。俞教授指出,历来被誉为群经之首的《易》,字字句句皆被奉为真理,风水学说的理论体系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假托于《易》发展起来的。在此理论体系下,又通过罗盘等测量仪器构成了一个严密的技术体系,从而使看风水成为一门技术,并成为部分人的谋生手段。此后,为了使自己的职业圣化,民间术士便又借“鬼神”对风水学说大肆渲染,从而使风水带有很浓的迷信色彩。

  也即,风水里既有阴阳哲学体系和时空测量的技术体系,还有?个并不属于正统风水学说的迷信解释体系,而这些解释体系只构成了风水意识的表层结构。

  唐代以后,风水在我国文化地理、建筑规划、景观设计等方面全面得到体现,不仅是皇宫,老百姓要购买房屋,选择村址,社会上要修筑桥梁、室内装修,都要请风水师来参与。

  关于风水的著述,可谓汗牛充栋。《旧唐书》记载,唐太宗李世民“病阴阳家之书,语伪浅恶”,钦命吕才博士“删定”“凡百篇(风水文献)诏颁天下”,“伪滥者百二十家,奏请停废”。看来,远在唐代,风水书籍已经鱼龙混杂、真伪难辨了。清代编《四库全书》,也经历了一番选择,但还是存录了几百部,其他经史子集及民间流传的,又不知凡几。

  风水在今日中国

  在认识到中国落后、需要学习西方之后,近代中国有识之士提出了学习科学的口号,西化成为一种时尚的、进步的标志和象征,凡是中国传统的都受到鄙视。对中医风水等等,当时的北洋政府是通过法律禁止的。中医因为群众示威游行政府没有办法禁止,风水却从此被打入到了地下,长期被贴上了封建迷信的标签。

  近年来,对风水的认识出现反复。2004年9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了首届中国建筑风水文化论坛。2005年9月,国家建设部中国建筑文化中心成立了首个国家级政府建筑风水文化专门机构???建筑风水文化专家委员会,一时成为舆论焦点。而后,南京大学欲办“风水班”的消息,更是推波助澜。2007年6月,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公开宣称“风水堪舆是混合遗产”。这是中国政府文化官员首次说风水是文化遗产。从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就出了不少有关风水的书,其中包括博士论文和研究课题。

  而在建筑界,关注风水的人也更多了。对于武汉科技大学开设风水课,一些房地产开发商就表明,他们希望规划设计人员能掌握一些风水知识。浙江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负责人称,在中国很多地方特别是沿海地区,很多人建房或选址时仍是有“禁忌”的,如果设计人员不懂风水,在现实中可能会遇到很多麻烦。

  在时下的民众心理中,即使没有察觉,仍然暗合着风水思想。比如房子要坐北朝南,最好依山傍河,遍植岁寒四友,等等。符合这样条件的房子,肯定抢手。其实,古人要求临河主要是为了农业生产、饮用、洗漱方便,这些需求对于今人来说已不是必要条件,为什么还要这样追求呢?恐怕不仅仅是审美的需要。

  显然,这门历史上的显学在今日中国再次活跃起来。只是怪异的是,在此次媒体披露之前有人只做不说,有人则大说特说,但媒体和主流意识形态却视若无物。就像有“规则”也有“潜规则”一样,风水成为了一门兴盛的地下事业、地下学问。

  风水在国外

  国外何时开始关注风水,笔者不知道。英国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对风水给予了很高评价。“中国风水理论实际是地理学、气象学、景观学、生态学、城市建筑学等等之?种综合的自然科学,重新考虑它的本质思想和它研究具体问题的技术,对我们今天来说,是很有意义的”。“在甚多方面,风水对中国人民是恩物,如劝种树和竹以作防风物,强调流水靠近屋址之价值都是……就整个而言,本人相信风水包含显著的美学成分,遍布中国农田、屋室、乡村之美,不可胜收,皆可藉此得以说明”。

  在美国,上个世纪70年代,就读于世界著名人文地理学家索尔教授门下的韩国人尹洪基,以《韩国堪舆研究???风水的文化与自然的关系》的论文获取了世界第一位风水博士。美国国会图书馆与风水相关的图书达500余种,其中英文版的比中文版的还多。近30年来,美国出版的风水书数量按年份曲线显示,2000年出现的高峰(38本)远远超出上世纪90年代的高峰(26本)和80年代的高峰(25本),现在仍以每年20种上下的频率出版。

  在亚洲,韩国风水文献最多,研究水平也高。特点是注重从历史学、地理学角度研究。韩国计划在2008年之前完成“风水申遗”的收集整理等准备工作,目前不知进展如何。日本把风水纳入社会学,在220多所大学里正式开了风水课。

  现代科技语境下的风水

  风水到底是什么?

  今天仍然难以给出一个统一的回答。网友和社会的评价,也是五花八门,难有定论。但仍然可以对一些问题加以探讨并做出一些尝试性的结论。

  说风水是一门科学,很多人都会持反对态度,因为它自身确有很多不科学甚至与科学抵触的东西,但笔者认为,说它是一门有多学科科学成分的学问,还是可以的。

  风水中确有很多迷信的成分。目前,关于风水的讨论和评判,实际上大多是在风水含义的表层结构上进行的,有人因而认为它是封建迷信的,也有人认为它是科学的,本不奇怪。在这个表层领域,鱼龙混杂,有很多风水先生不学无术,装神弄鬼,在技术和学问之外添加了很多神秘、愚昧甚至丑恶的佐料,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谋取私利。而普通的百姓,对此莫辨黑白,对风水盲目迷信,对风水先生顶礼膜拜,导致现在不少人认定风水是迷信的产物。(下转第六版)

  无论是视做迷信或科学,实际上都无助于对“风水说”所欲解决的环境与吉凶关系的研究。如果我们能深入讨论中国人环境吉凶意识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分析“风水模式”的深层意义,并由此找出人与环境关系的定性和定量的规律,必将有益于建筑环境理论及人与自然关系科学研究的发展。所以,大家应静下心来,研究它然后再在学术层面上对它作出评判。

  这首先是因为,东西方的人们对同一问题保持了30年的研究热情,而且热情持续高涨,那么,这个问题已经具有学术或社会学上的普遍意义了,不正视和研究它,这种态度就不科学。从大的背景看,西方工业化时代依靠科学技术带来了社会的发展和繁荣,但其负面效应,如环境、能源等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思考,人类面临的许多问题靠西方文明是无力解决的。于是人们开始寻找出路,并试图从东方文化中找到一些启示。有西方学者就认为,风水学说是“通过对最佳空间和时间的选择,使人与大地和谐相处,并可获得最大效益、取得安宁与繁荣的艺术”,是“驾驭龙的真正的科学”。有人甚至誉其为“宇宙生物学的思维模式”和“宇宙生态学”。

  我国出现谈风水即色变的局面,殊不正常。对这么大一块文化遗产避而不谈,这本身就不是一种科学的态度,它不但不能揭示风水的本质,反而使之变得更加神秘。大学课堂开讲风水课,可以是一种文化遗产分析,也可以吸收其有益成分,但就像有些批评者指出的那样,千万不能是制造噱头,炒作,故神其说。能有现代科学解释的,就不要贴上风水的标签,要努力阐发风水与现代科学相符的成分。

  有必要再次申明一个观点:使传统文化的研究在更高的层次上进行,不仅对风水的研究是必要的,对中华民族其他文化遗产的研究也是必要的。对任何一种传统文化而言,绝不能用“科学”还是“迷信”来作一个简单绝对的对立划分。须知在科学以下,确实存在次科学、准科学,或不宜用科学评判的学问。譬如,基督教、佛教是科学的还是迷信的?基督教不是科学,科学家爱因斯坦为什么还要相信?假如是科学的就必须大力弘扬,是迷信的就必须坚决铲除,那我们该铲除佛教吗?既然基督教不是科学,在中世纪晚期它还是科学的死敌和鲜血淋淋的扼杀者,为什么欧美社会不取消它?为什么它在今日中国得到大规模传播人们熟视无睹,而风水却命运多蹇?

  风水在今天能够再次活跃,客观上还得益于经过改革开放之后,中国思想文化领域自信心增强,社会的包容性越来越强,文化的多样性得到越来越多的尊重,文化的选择权利得到进一步的保障,各种民俗民间文化得到彰显。正如需要世界物种多样性一样,文化也应保持多样性。如果英语在世界上大行其道就取消汉语,相信很多人都不能接受。如果在看到拼音文字的优点和汉字的缺点时就提出取消汉字,计算机时代汉字的辉煌也就不能出现了。

  对于风水中那些迷信的和不适应时代需要的成分,也理应加以剔除。譬如,阴宅风水部分就不易提倡,它是旧的丧葬制度的反映,今天再提倡阴宅风水就会大量侵占农田;厚葬也不宜提倡。

  由于过去把风水等同于迷信,因此,在一些人看来,风水和法律的关系,似乎面临着不可共存的尴尬局面。其实不然。风水文化带来的一连串的建筑设计和装饰理念,实际上属于社会风俗的范畴,而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美化生活的善良习俗。对这样的善良习俗,法律不但不应该排斥,而且应予尊重。当然,风俗的继续发挥作用要以不触犯法律的刚性规则为前提。如果有人利用风水知识恶意骗取钱财,或者有人迷信风水,给他人或者国家造成了损害,法律绝不能坐视不理。

  但是,法律不能强迫公民不信风水,尤其是在强调依法治国的今天。破除迷信靠的不是法律的强制力,而要依靠知识的启蒙。只要对风水进行理性的分析,将迷信的东西剖析给人看,并为民众理解、认同和接受,迷信的媚惑力自然会消散,而风水中那些合理的成分,就可以名正言顺地继续服务于我们的生活了。

编辑:songgaofeng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