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网

马岩松:烂尾楼很大程度是政府太急于开发

2009-03-03 18:05:56         来源:城市规划网     浏览次数:

  建筑师马岩松从小在北京胡同长大,现在他的MAD 建筑事务所也隐藏在东二环内的一条胡同里。尽管他现在最有名的设计作品,比如重建的美国纽约世贸中心遗址 ??“浮游之岛”,比如加拿大的玛丽莲?梦露大厦,都是为国外设计,但提到国内城市的废墟,他一点都不陌生。

  比如,他看到过很多地方为了建新房子,被拆的很多老房子成了废墟。

  更让他感触的则是崭新的废墟,比如北京亚运村。“不知你去过没有?现在杂草丛生,还有很多空着的地。那个地方没有人气,是一个封死的城。空的。” 马岩松说。

  北京的CBD一步步在生长,在规划中,CBD将来还有更多的高层建筑。看到这一切,他禁不住质疑:我们真的需要这么多高楼吗?现在还有很多写字楼空着,也就是说,我们没有那么多需求??难道未来的人都要去坐办公室吗?我觉得这个很危险,实际上把城市当做了一个大模型。

  他说,这一切都与中国极不成熟的城市规划有关。

  有再生可能的废墟

  南都周刊:说到废墟,首先想到的就是你为纽约世界贸易中心遗址设计的“浮游之岛”,那是你的成名作。你做这个设计时,其实面对的也是一片废墟。废墟是那个设计的起点吗?

  马岩松:有人说,“浮游之岛”像一朵蘑菇云,好像它又被炸了一回似的,哈哈。确实,它有在一个空虚的地方冒出来的感觉。其实看任何一个新的建筑,都像从空地里冒出来。我当时想着的是纽约世贸大厦倒了,实际上是纽约最强的一个信心倒了,它代表着资本的强大,现代主义革命里头那种建筑的力量,还有工业化生产等等文明的东西,一瞬间,没了。所有人都开始怀疑,所有人的心里都空白了一大块,这时候你要用新的东西把废墟填满。所以我当时就想,那必须有一个更代表着未来的一个东西,它实际上不是一个建筑,而是一种对人性的补充。

  南都周刊:实际上,它本身也应该是有再生可能的废墟。

  马岩松:对。因为纽约有上百年的历史,那些楼都是不同时期建造的,好像是一个大家庭,有年轻的、有老的、有中年的,有的人死了,这才是(正常的)社会。不像咱们,一弄一个新城市,所有的楼都差不多。

  南都周刊:我前段时间去玉泉路,那儿有一个一直没完工的“世界风情园”,600多亩,一直荒在那。很多人都把那儿当做一个城市探险的地方。

  马岩松:我觉得那地儿可以玩那种打枪的(游戏)。

  南都周刊:真人CS?

  马岩松:对。有这么一个地儿可以,但如果一个城市越来越多的这种地儿,这个城市都变成CS了……所以我觉得如果单谈城市,还是要谈一个最基本的??以什么为标准的城市,就是说“希望这个城市任何一个地方都充满活力”。

  南都周刊:日本建筑师矶崎新说,未来的城市就是一个废墟。你觉得,城市有没有必要为这种废墟留有一定的空间?或者说,这种废墟的存在是不是一种正常的状态?

  马岩松:首先得弄清楚废墟是什么意思。你看798吧,那个破房子,它人气还挺旺的,但是你要挪到别的新楼就没人去了。我觉得,一个城市最主要还是看人的活力,也就是城市的活力。你看有些未来的电影,可能就像矶崎新说的未来的城市就是一个废墟,那些建筑都特破,看起来乱七八糟的,不像我们今天说的这种崭新的、整齐的。但是,里面有活力,它有未来人的生活在里面,这是一个特别健康的城市。这种混杂的东西实际上就是你允许一些东西死去,允许一些新的东西出来,抹平了。

  “中国最缺少城市规划师”

  南都周刊:废墟其实与城市规划有一定的关系。有个说法,中国有建筑师、建筑设计院,但没有真正的城市规划师。你对这个说法怎么看?

  马岩松:中国城市规划师是有的,只不过他们不好好干活。现在各个地方盖新城的活儿太多了,他们就给人画图挣钱去了。我觉得他们的工作还是(要注重)研究,研究每个城市的不一样,每个地域的不一样,每个社会形态也不一样。现在这种研究慢慢变成一个行政的东西,领导说:这块地要干嘛,你们要怎么弄。规划师就没声音了。

  在国外,哪怕一个广场??车怎么走,人怎么走,都不能互相矛盾。他们的每一个建筑都有专门的研究人员,他们有电脑模拟的人流,分不同时间、不同情况进行研究试验,就更别说是一个城市了。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差距,中国最缺少的是做这方面研究的人。

  南都周刊:现在国内,你们做一个设计作品,会跟城市规划方面的人打交道吗?

  马岩松:如果是一个重要项目,法律规定要经过规划部门的批准。但(规划部门)往往形同虚设,他们基本上都是服从于行政的,就是领导先批方案,他们也就是签字盖章之类的。

  北京在陈希同时代提出要夺回古都风貌,于是所有的建筑上面都加上什么小亭子破屋顶之类的。等他倒了以后,建筑师指责说这是行政(干预)。实际上陈希同不是设计师,他不知道怎么夺回古都风貌,都是设计师去画这些东西。所以有时候,领导说,“我想要什么样的东西”,它并不代表着“行行行,我给你来这样”,有时候还是这些设计师不够专业。

  比如陈希同说,这块地要盖成一个主题乐园,你做城市规划的,就应该(质疑)说这儿“是不是太大了”或者“位置不行”等等,我觉得应该有这样质疑的人(存在)。

  烂尾楼很大程度上是政府太急于开发了

  南都周刊:国外会不会也出现中国类似的问题,房子建着建着没钱了最后成了烂尾?

  马岩松:烂尾楼很大程度上是政府太急于开发了,什么人都可以拿地,什么人都可以参与拍卖,然后经济形势变化了,没实力的就干不下去了。

  以前有个老笑话说:现在只有中国在建设,其他国家都很慢或者说基本不建设了。那有什么错啊?一个城市有一个很长时间的形成过程,你非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哗”建一大堆建筑,我觉得这是一个思想上的问题。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城市,不同时代的建筑都有,我觉得这才是一个有活力的城市。

  南都周刊:你心目中理想的城市应该是个什么样子,它空间里的建筑是种什么样的状态?

  马岩松:城市是社会的一个缩影,未来的社会就应该是一个开放的、自由的、多元的。多元就是说不同的价值观在一起:不同的文明、不同背景的人、不同的信念,这些东西都混合在一起,大家都能交流。我觉得这是人类社会最大的挑战。

  城市应该包含多元的东西。不可能再发生这样的事情:一个长官说,“我喜欢这样的,全加一个屋顶,或者全有一个广场”,没有市民的意见在里面。城市要尊重很多人的利益,城市实际上就是一个大的矛盾体,这个矛盾体包括:新的,你觉得好的,我觉的不好的;你觉得是废墟,我觉得不是废墟的。我觉得社会要有这个包容度,城市就会有活力,有活力了,这些建筑新点儿旧点儿都不是太大的问题了。

编辑:royal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