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师崔恺:公民建筑不应限于公益项目

2010-10-26 17:34:36    作者:赵磊 张雨丝 叶志文 赵磊     来源:南方网     浏览次数:

  香港汇丰银行大厦一楼是开放广场,每逢周日就成了市民聚会休闲的好去处。

  ■人物简介

  崔恺,中国著名建筑师,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总建筑师、国家工程设计大师;2003年获法国文学与艺术骑士勋章,2006年获梁思成建筑奖,2007年获亚洲建协金奖;第一届、第二届中国建筑传媒奖评委。

  以“建筑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为主要评奖标准的中国建筑传媒奖将举办第二届,上月20日起,本报就建筑与社会的关系、建筑师的社会责任等问题推出系列访谈。本期受访嘉宾、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崔恺谈及城市与建筑时表示,对人的关怀、对城市的管理和建立一个公共空间系统是最重要的。他认为,中国建筑传媒奖采用的是务实、深入、负责任的评奖方法。正因如此,评奖在组织工作上难度更大,需要很细致地分组、分区域去组织,“这个奖项是在认真踏实地运作”。

  商业项目也可以是公民建筑

  南都:作为两届建筑传媒奖的评委,你怎么理解公民建筑?

  崔恺:在我看来,公民建筑是指建筑创作中体现人文精神,展示对社会基本阶层的关怀,并引导人们去关注社会、服务、民生等问题的建筑作品。第一届建筑传媒奖中,获奖作品包括了针对低收入者使用的廉租房、偏远地区的希望小学,在一定程度上,建筑传媒奖所提的“公民建筑”是排斥纯粹商业主义的建筑的。

  南都:在商业社会中,推动公民建筑的影响,应该不只局限在公益建筑上?

  崔恺:是的,在现在的商业环境中,绝大多数建筑不能排除商业目的,但建筑师在设计项目时是否考虑到民众利益,是否在表达对公众、城市的善意,也应该是公民建筑所关注的。以香港中环标志性建筑汇丰银行大厦为例,这是一个商业项目,但建筑在底层架空为市民留出了很大的活动、休息、聚会的空间,这就是建筑师对于公众、城市的善意。对于建筑传媒奖来说,由于奖项数量少,所以选出的必然是全面、典型地表现公民建筑理念的项目。

  南都:所以推进公民建筑,同样应该鼓励商业建筑中对城市发展有益的项目?

  崔恺:是的,像扶贫、灾区重建这种非功利性的项目自然符合公民建筑的含义,但城市的商业空间对于普罗大众来说,关系更加紧密,更有典型意义和代表性。所以,如果建筑传媒奖能更多地为这类商业项目颁发奖项,也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推动公民建筑前景比较乐观

  南都:你觉得如今媒体联合业内人士共同推动公民建筑的意义何在?

  崔恺:我们必须认识到,建筑不仅仅是房子,有关居住的社会现象都应该是建筑覆盖的范围,因此建筑与每个公民的生活、利益、福祉息息相关。同理,建筑师不能就建筑论建筑,而要通过聚居、地区、文化、科技、经济、艺术、政策法规、业务、教育乃至哲学方法论来论建筑,在设计中倾注人文关怀,从而将对建筑功能的研究一步一步地从房屋引向街道,再到城镇,最后到更广阔的区域。

  推动公民建筑,是希望每个建筑师设计新项目时先想想,它们是不是最适合市民生活的?市民的生活空间能不能达到极致?它是否为大众及社会提供了很好的服务,服从商业利益时是否兼顾了社会利益?商业化的社会中,价值观相对功利、单一,由媒体提出并推动公民建筑,是对人本的回归,是非常有积极意义的事情。

  南都:你曾经说过,如果建筑真的体现人文关怀,那么连城市都会变得漂亮美观起来。这是为什么?

  崔恺:我们一直觉得巴黎、纽约很漂亮,其实去过巴黎,你也不觉得每栋房子都好看,而纽约几乎没有什么好看的房子。这样的城市吸引人,是因为它没什么错误。街道和建筑的关系很明确,公共空间很明确。可是我们的街上有许多错误,许多基本问题没解决好,而建筑却用了很多手法去表现,这是本末倒置,哪怕做得平淡一点,哪怕某一组做得千篇一律,都可以接受。毕竟,对人的关怀、对城市的管理和建立一个城市的公共空间系统,是最重要的。

  现在很多建筑前面有大面积的停车场,人们若想走进建筑,就要穿过很多汽车;建筑外面也没好地方让大家出来坐一坐、喝杯咖啡,而这在欧美很多经典的城市空间中是必备的元素。我们的建设对这些方面没有重视,不仅跟建筑师有关系,跟规划也有关系。一定要离红线多远,一定要留出多少地面停车场,还要考虑消防环路和地下管线的位置……很多“看不见的线”造成了隔阂,让人和建筑的关系疏远了,把建筑和城市的关系扯远了。

  公民建筑追求的是建筑的人文关怀,本质上它关心的东西是建筑之外的,是人与空间的关系,是建筑营造的气氛。这点我们应该多学学国外的建筑大师。

  南都:从现状来看,在国内推动公民建筑前景是明朗乐观的,还是比较悲观呢?

  崔恺:对此我总是乐观的,现在的老百姓已经越来越具有公民意识,已开始主动捍卫自身的权利,表现在他们开始关注建筑、规划的公示,努力表达自己的意见,并关注社区环境,争取更多的公共空间。

  虽然这种公民意识的恢复和改善只是近一两年的事,但我们欣喜地看到了变化。这种变化让我们相信,推动公民建筑的前景是非常乐观的。此外,就我所知,不少建筑师、规划师已在旧城改造、灾区重建等工作中,有意识地深入老百姓中间倾听他们的意见,这也是具有公民意识的操作手法。

  南都:除了老百姓公民意识的觉醒、参与度的提升外,建筑师在向公民建筑迈进中有什么好的方式?

  崔恺:举例来说明,台湾建筑师黄声远主要的项目都在宜兰,为更好地完成设计,他和他的团队几乎完全融入了当地人的生活,他们将事务所建在当地,和乡村、小镇里的人一起吃住、生活,因此对于老百姓的生活习惯、需求有着最深刻的体会和了解。因为贴近人群,他们做出来的东西不是空中楼阁,而是真正的公民建筑,能最大程度地满足公众需求、符合大众利益。

  当然,要求中国的建筑师、规划师如此贴近群众并不太切实际,但这起码是一个努力的目标。如何在社区建设、公共建筑中广泛征求意见,如何在满足商业利益的前提下推动公民的参与度,在设计中引进老百姓的关心、讨论、对话,都是今后需要不断完善的。

  建筑传媒奖务实深入负责任

  南都:在你看来,中国建筑传媒奖与国内其他类别的建筑奖,最大的不同在哪里?

  崔恺:首先,从主题来看,建筑传媒奖以“走向公民建筑”为口号,赋予了大奖很强的价值观,而我所知道的大部分其他建筑奖项,都是局限在建筑学自身的领域,并没有如此强烈的社会价值取向。

  其次,从评奖过程中的要求去看,上一届的评选,评委收到的不仅仅是提名项目的图纸资料,每个评委还被要求深入到现场去考察项目,这点是非常值得鼓励的,国内大部分奖项是没有这个环节的,大家只是根据图纸资料来评选。在我参与的建筑奖中,只有台湾的远东建筑奖做到了这点。由此来看,中国建筑传媒奖采用的是务实、深入、负责任的评奖方法。正因如此,评奖在组织工作上难度更大,需要很细致地分组、分区域去组织。我觉得这个奖项是在认真踏实地运作。

  南都:对于建筑传媒奖评委的组成,你有什么看法?

  崔恺:我很认同建筑传媒奖的评委阵容,其中有资深的建筑学人士,有艺术家,有传媒人士,这个评委系统是开放的,视角更广,能倾听到更多声音;相比国内很多建筑奖的评委局限在学术领域,评委与提交的作品又缺乏回避制度,导致结果公正性欠缺,我更赞成这种开放的评委结构。

  南都:你对本届建筑传媒奖有何期待?

  崔恺:我希望看到更丰富、质量更好的作品,发现更有想法的设计师;也希望在评审过程中与其他专业的评委碰撞出火花,通过深入、务实地评选,真正推动城市建设中的公民意识。同时,我希望本届建筑传媒奖不要排斥以商业为目的的城市改造、公共建设,而要更善于发现其中的公民意识。

  南都:你最希望怎样的建筑受到大众关注?

  崔恺:我最希望看到一些和社会最基层人群有关的建筑入围,其实除了公益建筑外,和普通老百姓生活关系最紧密的类似社区建筑、农村建筑,我们的关注度还是不够。我很希望看到有社区服务中心、街道活动站、老年活动中心这样的项目主动申报,甚至不需要建筑师申报、专业人士提名。如果使用者觉得这样的建筑让他们生活得更美好,让他们获得更好的公共空间,那么我更希望看到这样的微型项目,甚至它不需要很牛的设计,美轮美奂的外观,只需要让人获得美好的情感、功能体验即可。这样的建筑,值得在公民建筑的旗帜下受到更多关注和鼓励。

  ■ 语录

  ●在现在的商业环境中,绝大多数建筑不能排除商业目的,但建筑师在设计项目时是否考虑到民众利益,是否在表达对公众、城市的善意,也应该是公民建筑所关注的。

  ●商业化的社会中,价值观相对功利、单一,由媒体提出并推动公民建筑,是对人本的回归,是非常有积极意义的事情。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崔恺

编辑:daodao712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