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滩滨水区城市设计暨修建性详细规划

2010-11-16 18:55:55         来源:中国城市规划行业信息网     浏览次数:

  编制单位: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编制时间:2007年11月-2008年8月

  审查批准情况: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局于2009年1月批复(沪规土资源[2009]64号)

  获奖情况:优秀设计二等奖

  合作单位:上海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项目负责人:奚东帆

  项目参加人:苏功洲 徐玮 郑科 吴威 奚文沁 祝红娟 王曙光 应慧芳 岑敏 周翔


整体鸟瞰
 

  项目简介

  规划背景

  外滩滨水区是上海市最具标志性的城市景观区域,同时也是城市中心最重要的公共活动场所之一。但外滩大部分滨水空间被城市快速机动交通所占用,存在公共活动空间局促、舒适性较差、外滩历史建筑未得到充分展示等问题。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对黄浦江两岸的公共空间和环境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外滩地区城市公共活动功能有待进一步提升,现有的滨水空间环境亟需改善。

  正在建设的外滩地下通道用以疏导过境交通,使地面交通压力得以缓解,进而减少地面车道数量,使外滩地区滨江环境的建设获得更为充分的空间,为改善外滩环境、重塑外滩功能、重现外滩风貌,提供了极好的机遇。为了提升外滩滨水区空间环境品质,迎接世博会的召开,以外滩地下通道的实施为契机,规划对北起苏州河口,南至十六铺水上旅游中心北侧,岸线总长度约1.8公里的外滩滨水区域进行综合改造。


扩建防汛墙 


坡道
 


总平面图 


气象信号台广场

  规划内容与特点

  城市设计充分体现上海最重要的公共活动空间的特征和现代气息,力求最大限度地体现外滩地区的历史文化风貌特色,最大限度地为市民提供优美舒适的公共活动空间,打造上海最经典的滨水景观区域和公共活动中心。

  精心设计公共活动空间,最大限度满足大人流量对于公共活动和观景的需求,体现以人为本。

  外滩是上海市中心最重要的公共活动场所,但受制于交通压力和空间局限,活动舒适度不高。且每年五一、国庆、元旦等极端高峰日人流量达100万人/日,舒适度极差且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针对大人流活动的特征和需求,规划提出外滩地下通道建成后,将地面车道缩减为4条机动车道加2条备用车道,主要解决公共交通和到发交通,从而大大增加了地面公共活动空间。外滩人行过街以地面为主。

  规划在人行道与防汛空箱之间增设中间高度的平台广场,滨江地区由空箱顶和坡道、活动平台和广场,以及地面人行道形成三条南北向连续贯通的人行通道,疏解高峰时段的南北向人流。

  此外,规划对现有防汛空箱顶部平台局部加宽,在主要人流交汇处和重要观景点设置广场,强调广场空间对人流的容纳性,同时提供举办节庆活动的可能,以增加公共活动和观景空间。利用舒缓的坡道联系不同高差以消除安全隐患。

  通过多方面的设计处理,最大限度地释放公共活动空间,以适应外滩巨大的人流活动的要求,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为市民和游客创造充裕流畅的滨水休闲空间,体现以人为本。

  更好地展示外滩历史文化风貌特色,改善外滩地区的生态环境,打造上海最经典的滨水城市景观。

  外滩是上海最经典的历史风貌区,也是上海的景观标志区域。城市设计充分尊重历史建筑的地位,滨水区作为历史建筑的“配角”,追求整体简洁大气的空间形态,突出外滩的历史文化风貌特征和现代气息。

  规划以不同标高的平台和广场,作为滨水地区整体环境的重点,形成丰富充裕的公共活动空间序列。对防汛空箱顶部平台进行局部改造,在陈毅广场北侧增设观景平台,与中间高度的平台广场共同提供更好的外滩建筑观赏场所和人流活动休憩空间。

  规划设置了四处各具特色的广场。其中,黄浦公园西侧入口处拆除大门、围墙和零星建筑,开辟广场,黄浦公园与外滩源绿地同步开放;位于南京路口的陈毅广场将比现状扩大一倍,增加休闲、观景空间;在福州路口增设中间层次标高的节庆广场,提供观赏外滩历史建筑和举办节庆活动的场所;在延安路口,以气象信号台为中心形成广场,展示外滩历史变迁。

  此外,规划以舒缓的坡道作为空间联系的主要手段,提供安全的活动路径和丰富的观景体验。适当加宽西侧人行道,增加沿历史建筑的公共活动和观景空间。

  规划充分尊重现状绿化与环境,并着力改善地区生态。保留现状重要雕塑,对现状大树尽量原址保留,并在不对优秀历史建筑产生遮挡的前提下,适当增加乔木与灌木,以改善地区生态环境。

  优化和整合外滩地区的公共服务和旅游休闲功能,全面提升上海外滩核心区的品质。

  针对地区现状各类设施布局分散混乱,景观品质和服务层次较低的现状,规划将设施主要分为三类,分别为停车设施、功能性设施和服务性设施,结合景观营造分别进行布局设计。各类设施主要利用空箱下部空间设置,设施功能以保证游客基本需求为原则,设施的规模和布局根据游客需求和空间特点确定,避免设置与外滩功能关系不大的设施。

  适应复杂的现状情况,通过多专业的协调合作,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外滩滨水区改造工程在城市核心滨水区进行涉及防汛、交通、市政和景观建设的综合性改造。地区现状情况复杂,规划要同时兼顾空间景观的整体营造和公共活动空间的组织、黄浦江的防汛要求和防汛空箱的结构安全、城市道路与交通系统建设、地下各类市政管线的避让和敷设空间、绿化配置以及日常应急管理等多方面的问题,同时,规划还要考虑外滩地下通道施工的作业空间和工期衔接,以及施工期的交通组织,确保工程在世博会之前顺利完工。

  规划编制过程中,与水务、交通、市政、绿化等多个专业系统进行了广泛的统筹协调,综合考虑了各专业的技术要求,最终方案既保证了设计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又保证了工程结构的安全性和合理性,还兼顾了实施推进的经济性和可操作性。

  针对福州路到延安路之间复杂的市政管线对上部景观建设和施工工期的限制,规划福州路广场采用“大台阶”的形式,分为两级平台,对主要管线进行了避让,既丰富了广场空间,又可满足市政管线敷设的要求,合理控制工期。

  应用和实施情况

  外滩滨水区改造工程利用外滩地下通道实施的契机,整体性提升外滩地区滨江环境品质,是上海市迎接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提升黄浦江两岸的公共空间和环境,重塑城市核心滨水区风貌的重要工程。

  本次城市设计由市规划局、市市政局、市浦江办和黄浦区政府共同组织编制,水务、交通、绿化等部门以及建设单位全程参与,并邀请国内城市设计领域知名专家献计献策并进行技术把关。设计方案还通过规划展示馆以及报纸、电视、网络等形式进行公示,广泛征求市民和游客意见并进行了针对性的调整。

  2009年1月,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对本规划进行批复。目前,外滩滨水区改造工程已经投入建设,将在世博会之前完工,向世界游客展示一个全新的外滩。



福州路广场 


陈毅广场 


黄浦公园
 


标准断面??多层平面 


设施


设施


实施1


实施2

编辑:daodao712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