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俞静:存在于斯的“景”发乎于心的“观”

2011-02-09 17:28:39    作者:Jade     来源:中国风景园林网     浏览次数:

 

    中国风景园林网讯 如何理解“景观”对于城市空间的终极意义?景观设计所面临的当下思考又是什么?新年伊始,中国风景园林网独家专访2010上海世博园区总体规划设计师之一俞静女士。

  人物介绍

  俞静,清华大学建筑学学士,同济大学工学硕士及复旦大学管理学院EMBA;

  现任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设计六所所长,兼任研究总院院长助理,主持或参与多项国内重要城市规划设计项目;

  2010年上海世博会园区总体规划项目官方发言人及规划设计师之一。


 “景观”之所以不同于“物质环境”,就是因为被赋予了一定的主观审美

  中国风景园林网:从一个资深规划设计师的角度,您如何理解“景观”这个概念?

  俞静:理解“景观”的概念应该从“人”的概念出发。“景观”应该是指“人”之外的物质环境,既是存在于斯的“景”,也是发乎于心的“观”。“景观”之所以不同于“物质环境”,就是因为被赋予了一定的主观审美,也就是说,“景观”往往是指那些我们所期望、所愿意见到的“物质环境”。

  中国风景园林网:换一个角度,在现阶段的中国语境下,中国人对“景观”的理解与西方国家是否存有差别?假如有差别存在,这种差别体现在哪些方面?

  俞静:中文“景观”和西方的“landscape”内涵应是相近的。“景观”既有大尺度的自然风物和景观格局的意思,也有与城市建筑相对应的人工场地环境的意思。

  中国风景园林网:也就是说,我们看待“景观”功能的外延与内涵,也应考虑诸如“广义”与“狭义”的区分?

  俞静:有区别,尺度不同,主体有异,自然就产生了不同的内涵。只是国内在最初引入“landscape”时,中文似乎多翻译为“园林景观”“园艺景观”,大家看到的一些书本上的内容也以微观的实例为主,局限了对“景观”、“landscape”的多层次的理解。

  中国风景园林网:在目前,建筑和景观的世界似乎被划成纵向的工作联系。比如一个项目,首先是城市规划师把它分成不同的区块,然后建筑师在上面盖房子,最后造园师再去栽花种树。各种工作由不同的人分散开来完成。那么这些设计师之间怎么实现思想的融会?由谁来进行统筹?

  俞静:有赖于文化环境和技术保障。现代社会理应进行专业分工合作,寄希望于有一个总规划师(总设计师)来统筹,只是一种美好的理想,就如同古人总是希望有个明君,可遇不可求。

  能使这些环节环环相扣、相互融合的,其实基于两个方面:一是整个社会的文化环境,价值观与审美观的融合。这种文化环境,既是多元和宽容的,也是对美具有一定鉴赏能力的。这样的环境,比较容易形成好的作品。二是各个环节的委托、投资、设计、建设、运营和维护过程,是需要有足够的人才和技术上的相互支撑,这种支撑也把保障了基本的技术细节的实现。

  中国风景园林网:一个比较有趣的例子,欧洲人完全可以在草皮绿地上肆意活动;而在中国城市中,稍微像样一些的草坪不仅不可以踩上去,还要立一块牌子叫作“爱护花草”。我们造了一片景观出来,为什么却只能用来“观”?

  俞静:外因是中国人多,客观上草皮绿化难以承受这样的活动。内因是中国人对公共物品尚缺乏基本爱护之心,如乱扔垃圾之举司空见惯,更遑论破坏绿化景物之举。

  中国风景园林网:通常在您所参与的规划项目中,会对景观带的规划要素做哪些考虑?

  俞静: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考虑人的使用和互动;之后考虑花多少钱,该怎么做。

  中国风景园林网:结合您的个人经验,谈谈如何才能将“景观”与“人”更好地结合?

  俞静:考虑使用者的需求是主要的。比如说中西方的很多景观环境设计的不同,源自不同的使用者需求。而使用者需求往往是基于该社会的经济基础,政治氛围以及文化传统的特征。关于“人”指的是哪些使用者,这还关于社会结构,则是另一个话题了。

编辑:jade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