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绿化后遗症

2011-05-20 10:39:58    作者:肖擎     来源:长江日报     浏览次数:

  昨天有几家媒体报道,武昌宝安花园社区用一场“听证会”决定了143棵意杨的命运,由于23名代表全部通过砍树决议,园林部门已批准砍伐。居委会表示,下周即可由园林部门砍树。

  意杨要被砍掉,因为居民不堪飞絮侵扰,除了打喷嚏,还会导致呼吸道、皮肤等出现过敏反应。健康问题很重要,为居民的健康考虑,把树砍掉算是一种办法,为了不减少绿化面积,园林部门还在路边种植了替代树种,这些行为应该会收获很多肯定。

  但这里面也有一些问题,有必要讲一讲。

  严格来讲,这算一个座谈会,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听证会。听证会是现代决策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权力部门制定政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落实政策的可操作性。社区是自治组织,谈不上制定政策,也就没有召开听证的权限。所谓的社区召开听证,我以为只是社区收集民众意见,并传达给政府部门。

  可能有人会认为这是政府与市民的良性互动。占多数居民同意砍树,政府部门批准砍树,这不就是重视民意?未尽然。

  意杨是武汉的行道树,也是因为存在的飘絮等缺陷,前段时间,有不少媒体报道,陪伴武汉人将近30年的1.9万株意杨将消失,很多地段已经开始频繁砍树。这就是说,不管宝安社区举不举行“听证”,这些树都在放倒之列。如果还有哪个小区的居民觉得意杨该砍,是不是也可以如法炮制,政府是不是也应批准?到底是1.9万株意杨将消失的信息不确,还是砍树的程序因情况不同而有所分别?到底是良性互动,还是程序繁琐?

  意杨被砍,是一个生活环境问题,也是一个城市建设问题。就生活环境而言,居民有权利对政府部门提出意见,甚至影响其行为,就城市建设而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到底怎样才算符合民意需求,怎样才为人信服,值得思考。

  绿化是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建设,这是一个公共问题,不是政府所能自主决定。武汉的意杨主要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栽种的,当时考虑的是城市处在发展高峰期,大批新建道路及社区,需要能迅速成荫的树来遮阴添绿,意杨生长快、易存活,所以被栽种。现在飞絮的问题凸显出来,所谓二三十年是意杨生命周期的问题也凸显出来,然而这些问题是否在当初就被设想到,是否告知了市民,如果明知这一天要到来,利弊是否被充分摆出来?物是人非,这些问题或许已难以得到解答,但应有所反思。

  其实不只是意杨,现在被称为江城行道树王者的法国梧桐,“待遇”也是上上下下。上世纪90年代,沿江大道、中山大道和新华路等诸多干道的法桐树被砍伐殆尽,原因也是毛病不少,“落叶、掉毛、根浅易倒”,现在,这些问题仍然存在,意杨放倒之后,法桐将再次当家,到底出于什么考虑,有没有经过论证,市民很难弄得明白。

  十年树木,自然规律包含了很大的时间成本,绿化作为一项公共建设涉及公共资金的使用,反反复复,财政成本也很大,更进一步说,城市美好环境的形成很不容易,如果老是变化,社会心理也会深受影响。建设考虑得远一点,决策做得细一点,现在的很多问题应该能够避免,不只是绿化带来的后遗症。

 

编辑:jade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擅自砍树引来居民不满 园林部门下发违章通知

4月7日,银川市北京路宁夏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家属院的居民们发现,家属院里的灌木、乔木惨遭破坏,而对这些树下“毒手”的是宁夏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绿化植物被破坏,居民们表示不满。【详细】

“北大砍树”本质上是“文化自残”

昨日,北大百年讲堂南侧十余棵杨树遭砍伐。学生认为,大部分被伐树木有数十年历史,砍了很可惜,校方应将其迁移。现场工人和学校保安表示,该行动得到园林部门的许可。【详细】

历史就是这样被砍掉的

昨日,北大百年讲堂南侧,十余棵杨树遭砍伐。学生们认为,大部分被伐树木有数十年历史,砍了很可惜,校方应将其迁移。昨晚,市园林绿化局信访办表示,北大砍树方未向园林部门上报。(引自6月7日《新京报》) 【详细】

北京市园林局改称北大校园内伐树行为合法

  对于北大校园内伐树一事,昨日,市园林绿化局信访办更改此前的说法,称经核实,北大对校内树木的砍伐已经经过相关审批。【详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