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德州A&M大学李明翰教授在北林做学术报告
中国风景园林网讯 6月1日晚上7点,美国德克萨斯州A&M大学景观建筑与城市规划学系李明翰教授在北京林业大学二教310教室做了一场关于雨洪管理的精彩报告。报告主题为:Low Impact Development: Stormwater Management with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低冲击开发:跨领域之暴雨管理)。此次学术报告会由北京林业大学团委组织、瞿志教授主持,北林园林学院的学生到场聆听了教授的报告。此前,A&M大学景观建筑与都市计划系主任Forsrter O.Ndubisi教授已为同学们做了一场精彩报告。
李明翰教授在风趣幽默地作报告
李明翰教授首先介绍了美国雨洪管理方面的条例法规。将20世纪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1900到1970年,美国在防洪处理方面做出的规定;第二个阶段:从1970到1999年,美国在雨洪管理方面做出了相关法令和规定。美国经历了百年的风雨发展,慢慢摸索出对雨洪的管理治理以及利用。李教授表示各个国家的国情是不一样的,雨洪管理也必须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变通处理利用。
接下来,李明翰教授幽默风趣地简要介绍了关于水文的基本概念,这是进行雨洪管理的前提必备知识。在水文循环中,李教授提到雨量与地表径流的关系,水质中的“悬浮物颗粒”(TSS)是雨水径流的主要污染物,雨洪“重现期”,或发生概率,对雨洪管理非常重要。而这些降雨资料的收集整理,都是参阅当地历年水文记录,按照科学的方法统计出来的。土壤的质地不同,植物的截流水量也是不同的。同样是对雨洪的处理,地区开发程度越高,入渗到地下的水量就越少,留在地表过多水量就可能造成局部积水或者犯洪,所以进行雨洪管理的时候,需要注意对土层的分析,设计更合理的土层进行水质过滤。
最后,李教授结合具体的实例形象地展示如何进行雨洪管理,包括A&M大学城校区的高尔夫球场“滞洪池”的处理、西校区科研区“滞洪池”喷泉的处理、美国波特兰市区街道雨洪设计、巴尔的摩的地下沙层设计、台湾IT科技园区“迎曦湖”的雨洪管理设计等等。李教授提到要仿照大自然的水文模式对雨洪管理进行“二要二不要”:不要用地管排水,要地表排水;不要集中排管,要就地截治处理。违背了自然的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警示,比如波特兰地区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当地著名的三文鱼产量出现下降,原因就在于雨水太脏,未有进行雨洪管理处理水质。
李明翰教授在会后的回答学生的提问中,反复强调,在园林工程中,要侧重功能,而后才是景观效果,要坚持健康、安全、福祉的原则,抛去一切华而不实的设计,造福社会,改善环境,让生活更美好。
李教授简介:
博士,美国注册工程师,注册景观建筑师,德克萨斯州A&M大学景观建筑与城市规划系副教授,副系主任。
编辑:ree
相关阅读
雨水大道Water Boulevards城市雨洪管理设计
中国风景园林网讯 如今,据估计,伦敦约有超过68万的房屋存在洪涝危机。在英格兰和威尔士,约有住在2百万房屋的5百万人居住在洪涝区域。伦敦乃至世界其他国家急剧攀升的人口增长率,加之全球气候变暖效应,正在对城市抵抗洪涝的基础设施建设产生极大的影响。 【详细】
德国城市雨水处理有相关讲究
德国的马路旁常能看见长满绿草的浅沟,这可不光是为了美观,浅沟下面其实用石、沙、土埋了好几层,据专家介绍,它们是用来留存、过滤雨水的。 【详细】
雨洪处理新技术:美国低影响开发技术(LID)
中国风景园林网讯 低影响开发技术(low impact development,LID) 是目前美国在处理雨洪管理上的一项被广泛应用的技术。LID的核心思想是如何降低雨水,这个被习惯性认为是不可利用的"废品"变废为宝,在利用雨水的过程中,让其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详细】
海绵城市需警惕“破坏性建设”
入汛以来中国南方地区已连续出现多次强降水过程,部分城市遭遇“内涝成海”的尴尬。年年暴雨,年年内涝,中国城市似乎陷入“治水方式”之困,而打造“海绵城市”则提供了一种从“末端治理”转向“源头治理”的智慧治水新思路。【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