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SOHO中心CBD公园设计
1.设计意义
城市人口过度膨胀导致的用地紧张对于我国来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将会是一个尖锐的问题,摩天大楼的不断兴建也正是证明了这一点。虽然我们的房子可以变得宽敞高大,但是公园和绿地并没有增加。这是因为景观设计的发展相对于建筑设计总是要迟一步甚至更多。上个世纪初期柯布西耶就已经提出了摩天楼的概念,而景观设计到现在为止大多数还仍然在一个平面上做文章。单层景观已经不适合人口膨胀的现代都市了,我们需要更多的绿地来供更多人使用。在土地无法增加的情况下,如何解决这种人地矛盾?我们应该设计出真正意义上的三维立体景观,将景观与建筑结合起来,在有限的场地上创造几倍于土地面积的绿地! 在这里,作者选择了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场地--CBD中心的一小块绿地,将其设计为集运动、休闲、停车等各种功能为一体的多层公园,这个设计将作为一个例子,讲述真正意义上的立体景观。
2.CBD公园说明
2.1 环境位置:CBD公园位于建外SOHO东西两区的中间,建外SOHO位于北京CBD核心区,国贸桥金十字的西南角。北临长安街,东临东三环,南临通惠河北路庆丰公园。建外SOHO的周边聚集了高档饭店、写字楼和商场,为这里带来浓厚的商业气氛和人文环境。建外SOHO位于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中路39号,总建筑面积约70万平方米。建外SOHO没有围墙,由20栋塔楼、4栋别墅,l6条小街组成,制造出充满人情味的小街文化。随着各座楼宇的陆续入住,已有数百家公司进驻,集居住、工作、休闲、消费融为一体。建外SOHO平均每年举办四十多场极具风格的各类活动,吸引了众多时尚精英人士在此连。众多明星在此举办露天演唱会,诗人在广场举办诗歌朗诵会,艺术家在街头展示当代先锋艺术,时尚品牌在这里发布新产品,文化人群在这里做主题沙龙……
2.2 CBD公园现状:CBD公园位于建外SOHO东西两区的中间,面积约33000平方米,公园是封闭的,总体使用率很低,北部为CBD体育文化广场,有收费的五人足球场5个,半场篮球场6个,旺季有一定使用率。中部是收费停车场,85车位,有一定使用率。整个南部是私人花园,用围墙围了起来不对外开放,且设计简陋,仅仅是为了占地皮。整个区域虽然北部有一定使用率,但总体来说非但没有起到景观作用,还阻隔了建外SOHO东西两区的交通,和整个CBD极不和谐。
设计说明改造前: 1.交通不便 2.公共空间稀少 3.封闭的私人绿地 4.只有灌溉无水景。
改造后: 1.新交通路线沟通东西社区 2.多层景观倍增绿地与活动区域 3.开放型公园服务整个社区 4.节约型的观赏性灌溉水景 5.保留原场地所有功能(运动场地、停车、管理用房)并有所增加 3.1 设计概念1 新的交通路线沟通社区
● 通过增加一条贯通东西的步行交通路线增加建外SOHO东西建筑群之间的联系,打破隔绝现状。在交通方面,此公园为一个开放性公园,各个方向皆有入口。由于东西两个建筑群属于同一个社区,为了更好的沟通他们,公园中间设置了一条步行道路,供人们穿行以及进入园区。整个公园主要分为两个主题区块九个小游园。其中,大的区块分为活动区与游赏区。活动区包括动态活动的和静态活动的五个小游园。其中进行动态活动的的:运动园与健身园;进行静态活动的:望街园、沉思园、休憩园;观赏区里感受四时之景,亲近自然的有:春花园、秋叶园、夏荫园、冬阳园。同时,两个区块互相又互相融合,活动区块也有观赏的功能,游赏区也有供进行活动的地方。在设计形式上,为了和建外SOHO社区更好的融合,我沿用了东西两个建筑群的地景网格,即斜向的方格形状。由于建筑群是白色的方盒,景观中的构筑物也是以白色为主,并大致呈方盒状。
● 通过多层景观,我们能够获得更多的绿色植物、更多的活动空间、更多的乐趣与体验。在这个地块中,土地基址面积并不是很大,作者通过多层景观的设计手法将景观面积成倍地增加。为了保证植物的生长,整个建筑几乎不设墙,而是以一个框架的形式呈现,以保证最好的通风与采光,与大自然更好的沟通。为了解决光照问题,在自然采光弱的地方设置为非植被区,放置服务性设施、运动场、小广场等。在基址面积特别大的游园中,还会设置上空的中庭以提供采光。在整个景观建筑中,作者尽可能多的种植绿色植物,为钢筋混凝土森林提供最多的新鲜空气。多层景观的另外一个好处是比一般景观多了很多层次与趣味,在这里设计师加入了很多错层结构,让游客在游园中赏玩时能获得更多乐趣。 从柱状图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到,改造后整个土地的使用面积都有显著增加。总面积约为原来的1.62倍。除了运动场地面积稍有减少以外,其他各种功能的用地面积均有增加。而运动面积的减少则是因为有其他替代性的场地的增加--如小广场等。人们可以选择更加自由的运动方式。并且,在改造前虽然绿地面积很大,但是却是封闭的,因此仅仅是摆设。在改造后将整个公园对外开放,服务了整个CBD区域。
● 在水景营造上作者还加入了观赏性灌溉水景的概念,设计中所用到的水景都将以观赏性灌溉水景的形式出现。 作者将畦灌、淹灌、沟灌和喷灌的灌溉方式加以美学元素,从而以观赏性灌溉水景的新面貌出现。畦灌是用田埂将灌溉土地分割成一系列方形小畦。灌水时,将水引入畦田后,在畦田上形成很薄的水层,沿畦长方向移动,在流动过程中主要借重力作用逐渐湿润土壤。在这里作者主要是通过将畦的形式加以变化,同时在里面加入观景步道来达到景观效果。
● 观赏性灌溉景观——沟灌 沟灌即在作物行间开挖灌水沟,水从输水沟进入灌水沟后,在流动的过程中,主要借毛细管作用湿润土壤。作者通过将水沟拓宽为步道,同时垫高,形成步道垫高式沟灌。另外一种手法则是将两个树池合并为一个,然后将其围合成水道,进行沟灌,而围合部分则拓宽成为座凳。
● 观赏性灌溉景观——喷灌喷灌即利用喷头对植物进行灌溉的灌溉方式。作者将喷灌的形式加以变化,加入美学元素。比如在秋叶园中,喷头变成了三个半球状的石头。其他地方则以喷水的形式来吸引游人参观。
● 观赏性灌溉景观——格田灌溉格田灌溉(又称淹灌)是用田埂将灌溉土地划分成许多格田,灌水时格田内保持一定深度的水层,借重力作用湿润土壤,主要适用于水稻灌溉。在公园南部作者应用了此种灌溉手法,同时加入了景观步道,让游人欣赏农业景观。
编辑:wenweihu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