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保护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

2011-09-26 08:34:28    作者:孙伟业     来源:京华时报     浏览次数:

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 阮仪三 教授

  经全国33个省市建筑、文化、文物、旅游等专业领域106位专家的推荐,“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旅游目的地”评定工作委员会日前发布了各省市“第二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旅游目的地”候选名单。记者就此专访了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有着“中国古镇保护之父”之称的阮仪三教授。

  问:目前我国在保护传统建筑、古镇等方面存在哪些弊端,主要是哪些方面受到破坏?

  答:在许多地方,最美的景色永远丧失掉了。即使是一些很早就制定了规划的地方,随着旅游的发展、特别是房地产业的发展,都没能坚持下来,那些本应该严格控制建筑高度和建筑总量的地方全部超标了。

  古镇首先要拥有年代久远的建筑原貌,充满历史文化内涵、民俗生活气息,同时还要是现代化的城镇。目前,保存下来的文化遗迹远远比不上破坏的数量,50个江南古镇如今仅存12个,“历史文化遗产都是非常脆弱的。本该是步行参观的地方,为了发展旅游,汽车开进去了,建了大片的广场,环境一旦破坏了就再也恢复不了了。”

  此外,一些地方为了大力发展旅游,错误地将保护古城理解为恢复历史遗迹,重建古建,以致拆了真古董去建假古董,甚至有的在古城中大拆大建,致使一些原有的传统建筑也遭到极为严重的破坏。

  同时,一旦一个古镇出名了,除了大量游客云集,造成人满为患外,商人、房产商等紧随其后,于是出现全民经商,古镇成了大卖场,古镇外田园牧歌式的鱼塘、田地也变成了高尔夫球场、各种会所,现代建筑包围古镇,原生态环境彻底丧失。

  旅游引来超负荷开发

  问:旅游的过度开发对中国传统建筑和古镇造成了什么影响,过多的游客对古镇会带来哪些负面影响?

  答:传统建筑本身是我国文化发展的结晶,是地方文化集中荟萃的地方,是文明的传承,应该让人们去认识它、了解它,普遍教育手段就是旅游;旅游所产生的收入还可以反哺传统建筑。我国的旅游业从1990年代后开始兴旺发达,但大部分的发展是不健康的,就是因为功利心太强,把旅游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或多或少都对传统建筑造成破坏。旅游业的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都是功能性的,而对历史文化遗存来说,最首要的应该是保护。

  历史遗存的破坏是无法挽回的。旅游兴起引起的超负荷几乎成了普遍现象。比如一些江南古镇,核心区面积不到0.3平方公里,每天有6000名游客就饱和了,但现在每天的游客都要达到1万人,上海世博会期间每天达到了两万人,钱赚了不少,但没人说你这个地方好。同时,商业地产的进驻、旅游设施的充斥、无特色商品的泛滥以及“人人皆商”的浓重商业气息都在不知不觉中侵蚀着古镇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氛围。

  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发展

  问:我们该如何处理好旅游开发与古镇的传承保护间的关系?

  答:旅游与保护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应该是保护前提下的合理发展。比如周庄、乌镇等江南古镇,每年都会把近10%的旅游门票收入,用于历史建筑维修,也就靠这10%,所有的江南古镇,更新了它的基础设施。目前就全国而言,江南古镇里的设施是最先进的,每个古镇都有污水处理厂,石板街下面做了硬化处理,市政管线埋了进去,实现了既是古镇,又是现代化城镇。古镇首先是个镇,一定要生产生活同时兼顾,才能把居住在这里的人留下来。

  古镇旅游的发展,是历史文化遗产发展的战略内容,是文化现状、文化传播、文化建设的载体,不能把它当作赚钱的资本。这需要我们在“匡正”保护的前提下,加以合理地、有限制地利用,把赋予古建筑的记忆一代代留传,不能狭隘理解为促进经济发展。同时,旅游发展后,可以把部分旅游收入,用于传统建筑的保护和修缮,反哺实现了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编辑:ljing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七大举措深化内地与香港旅游交流合作

8月9日,国家旅游局与香港特区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在京签署《关于进一步深化内地与香港旅游合作协议》。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共同见证协议签署。国家旅游局副局长杜江与香港特区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邱腾华代表双方签署协议。【详细】

生态文明发展成就中国最宜居城市

在第十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即将揭幕之际,举办地珠海再次成为国际关注焦点。近日,英国《每日电讯报》刊登文章,“点赞”珠海坚持生态文明建设与科学发展,成为“中国最宜居城市”,同时评价本届航展将成为中国航空航天产业腾飞的巨大平台,并将显著带动珠海经济社会发展。【详细】

评论:环境保护优先还是快速发展当头?

1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对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作出明确部署和具体要求。专家认为,此举是建设美丽中国,在改革中进一步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强烈信号,更是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着力构建生态保护、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协调联动机制的惠民之举。【详细】

智慧城市需要“矫正器”发展经济讲求特色

关于智慧城市评选排名这事,似乎国际社会各界组织及同仁格外关心。近日,ICF公布了全球最有智慧城市决选名单,台湾的台中市和桃园县分别位列第四,第六。而此之前,博伊德·科恩博士发布的全球第一次智能城...【详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