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网

退黄转绿的嬗变 世园会成为西安的“成人礼”

2011-10-09 08:23:29         来源:西安世园会新闻宣传中心     浏览次数:

  对于西安而言,2011年具有特殊的里程碑意义。这座历史古都,曾因歌词里 “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这里走过……”让许多人记住它的沉郁厚重。而世园会让世人看到了西安的另一面——原来,这也是座布满大水大绿的生态新城。

  “送你一个长安”——这是世园会主题曲所唱,也代表着所有西安人正在许给世人一个崭新的西安,世园会中的花海绿波,牵引着世界重新认识这座古老城市,开启了这座城市由“黄”转“绿”的嬗变,难怪有人说,世园会是西安城市形象改变,新西安在现代化进程中一次调整发展的重要“成人礼”。

  世园,开启一座城市的嬗变

  9月的西安,天朗气清,风轻云淡,诸多游人徜徉在西安世园会里,享受着这里的草长莺飞、绿水潺潺。碧波荡漾的广运潭倒映着蓝天白云,远处的长安塔静静伫立,雄浑精巧。微风拂过,周围环绕的,除了人们领略绿色美景的惊叹欢语,尽是鸟语花香。

  总面积418公顷、水面188公顷、花卉栽植面积47万平方米,世园会让来自江苏江阴的王云利夫妇惊叹不已,“这里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就像一座巨大的花园,很多很多的花,很美,我们在这里度过了愉快的一天,非常享受。”他的妻子则在一旁补充,“不只是这里,我觉得整个西安都像是一座大花园,以前一直觉得西北城市都是风沙比较大的黄土色,现在观念彻底变了。”

  178天,被用来展示一个充满绿色构思的世园——由“长安花谷、五彩终南、丝路花雨、海外大观、灞上彩虹”组成的五大园艺经典,使游客体验开阔壮丽的花水之美。在世园会园区的规划、设计和建设中,建造零消耗、零排放的生态示范建筑,凸显的则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创意和新理念。

  178天,却不够看尽西安的绿色蜕变——只让世园会的绿色留在世界游客心中,显然不是组委会和西安人的目标,在他们眼中,世园更重要的意义,是开启这座历史古城蜕变的一把钥匙——3年世园会的筹办,同样让西安的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不必说如今世园会会址所在地的浐灞,是曾经西安有名的“建筑垃圾堆放地”,而今这里早已芳草萋萋,河流湿地覆盖率达到9。8%;新增绿化面积6700亩,累计形成林地近29000亩,林地覆盖率达15%。

  将视野投向整个西安,2005年以来,这座城市的新增城市绿化面积3400多万平方米,新增街头小绿地339个。根据西安市园林局的统计显示,西安市这些年已建成丰庆公园、环城西苑等63个公园,其中59个公园向市民免费开放;实施了道路绿化工程、街头绿地工程、大水大绿工程等,重点建设了一批城市公园、广场、林带。而就在今年5月1日,拥有850亩水景、以汉文化为特色、位于西安市北二环朱宏路和汉长安城遗址之间的汉城湖景区也正式开园——4年前,这里还是城市污水的沉淀池。

  以世园会为契机,除了与市民生活融合愈加紧密的绿色,一组数字同样说明了西安在世园会筹办的3年间,在“绿色城市”道路上步伐的加快——最近3年,西安空气质量为优良的蓝天数都达到300天以上;已建成各种生态水面4.5万亩,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5%以上;人均公共绿地9.34平方米。蓝天、碧水、鲜花、绿地、巨木……当黄土色渐渐褪去,“八水绕长安”的新绿美景由此逐渐重现。

  就在世园会开幕前的2010年,西安获得“国家园林城市”称号,大力推广绿色发展理念,向国家级生态园林城市迈进,随后而至的世园会,成为绿色西安的最佳注脚。

  绿色,让所有西安人再起步

  在很多外地游客的印象中,西安,曾经是个街道总是充满灰土,拥挤、杂乱的城市。而今,当看到“让自然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自然”、“走进千年帝都 畅享绿色时尚”、“世界相约西安绿色牵手未来”的温馨文字点缀在古城的大街小巷;当得知秦岭深处诸多河流源头的山民们,用实际行动自觉地保护纯洁的水源;当漫步所在,街边的长廊天桥无不被花丛围绕,阳光透过丛丛绿荫给通衢大道留下点点光斑;当站在古老庄严的钟鼓楼下,看着活泼可爱的“长安花”与它们相映成趣;当驻足环城河畔,凝望参差烟树清丽碧波,彩霞映照……很多人说,千年帝都,正在华丽嬗变。

  诚然,发生了巨变的不仅仅是举办世园会的浐灞新区,也不仅仅是褪黄变绿的西安。改变,还由许许多多西安人的内心深处而来——世园会让西安人的心中深深地植入了绿色、环保、低碳的生活理念。昔日黄土高坡边缘缺绿少水的华夏之都,如今形成了“山在城边,水在城中,城在林中,人在绿中”的生态格局,让更多西安人愈加珍视和守护这份绿色。

  正如在世园会里做志愿者的大学生李滨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所说,“我觉得,世园会让每个西安人都成长了”,在他眼中,世园会的举办不仅向世人展示西安现代、绿色、时尚、美丽新形象,更多是给出绿色生活的理念,从绿色园林、降温喷雾,到绿色低碳建筑,再到低碳车,“绿色让西安在古朴的魅力中又散发出时尚和现代的气质,这是很多西安人越来越感慨的一个话题,只要游客来过西安,看过现在的西安,我们都希望从此以后,提起西安,他(她)想到的就不再只是兵马俑、雁塔、乾陵这些西安的过往,还会想起西安的绿色,西安的现代,西安人守护绿色的热情和决心。”

  世园会,因此同样成为了西安人改变城市面貌,开启绿色生活的起步。

  于是,很多细心的人注意到,低碳环保意识走入西安人的生活,并重塑着这个城市的灵魂:西安街头,市民去超市购物用自己准备的布袋的多了;炎热的酷暑,很多人自觉把家里空调的最低温度定在26度以上;室外花草芬芳,很多西安市民有了在自家阳台养花种草的爱好。

  让下一届世园会举办地青岛的记者写进报道,非常惊讶的是,“西安是个人口众多、游客云集、交通压力巨大的城市,在公交站上,经常看到乘客排成超过50人的长队,鱼贯上车,没有加塞也没有争吵……”她因此感慨,“这些城市发展的细节和市民生活的点滴,是西安举办世园会的根基。”

  成长,成为城市转型契机

  嬗变,再起步,最终迎来的是转型和成长。

  今年7月底,“绿色创世纪——第三届中国社会责任年会”在西安召开,西安世园会作为2011年度中国“绿事件”,荣获唯一以事件命名的“绿色特别贡献奖”。而在最新发布的《2011年陕西蓝皮书》上,明确提出,世园会为西安提供了向世界展示自己魅力和特色的平台,也提供了提升自己综合实力和城市形象的重大历史机遇。

  来自专业领域的眼光,也在默默审视着这次“成人礼”后西安的变化。

  在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教授孙根年看来,且不考虑世园会给西安带来的长远影响,“仅它本身的生态投入以及相关的生态治理,就使西安市民的人居环境大幅提升。”他认为,世园会的举办,将打造全新的西安城市名片。而日本新华侨报总编蒋丰则在今年的西安行后,留下了这样的笔记,“北京是中国的殿堂,上海是中国的厅堂,西安是中国的祠堂。现在,殿堂办了奥运会,厅堂搞了世博会,祠堂做起了世园会。奥运会、世博会、世园会的联袂上演,展示中国社会改革的巨变,犹如三面镜子:奥运照出综合国力的体魄,世博照出科技进步的智慧,西安世园会照出的,则是生态文明的内涵与渴望。”

  生态文明,是这座城市对新生的希冀。很多人不会忘记,西安世园会3年筹办之路充满艰辛,如今,汗水换来的是一片绿色美景,西安因园艺盛会的举办而越发充满活力,也因园艺盛会的辐射效应,获得转型发展的更多契机和空间。

  一个有意思的细节是,当被记者问及“世园会给你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影响?”很多西安市民这样回答,“似乎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变化,但是西安确实变美丽了,变干净了,变得更让人喜欢生活其中。”没有突击,甚至在不知不觉中,伴随世园会的举办,这座城市用自己的努力,展示给世界一个绿色美丽时尚的西安新形象,改变人们对西安的看法,也让西安人对生活的这座城市更有信心。

  西安市市长陈宝根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举办世园会对促进城市转变发展方式、产业升级、提升城市价值,提升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意义重大。

  而今,西安世园会以绿色生活为旗帜,实现了城市的生态重建,倡导绿色生活十条理念,则体现了西安人民的精神追求,更向正在谋求低碳和绿色革命的世界,传达了中国人追求绿色、低碳和谐城市的努力。

  在西安市民王爱琴眼中,这场嬗变,发生得如此理所当然,“世园会让更多西安人关注到城市环境,它不是说说而已的事情,是需要每个市民用实际行动践行和守护的。既然一点点处事方式的改变,就能让这座城市更美丽,我们为什么不行动?”

 

编辑:vivian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世园会将带来哪些惊喜?

  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已经进入倒计时100天。始于1960年的世界园艺博览会(世园会)至今已经在欧洲、美洲和亚洲国家举办了30多届。它不但是世界各国园林园艺精品、奇花异草的大联展,也是增进各国相互交流,展示【详细】

揭秘北京世园会三大看点

  2019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简称北京世园会)将于明年4月至10月在北京市延庆区举行。这届由中国政府主办、北京市承办的国际级别最高的世界园艺博览会,将有望成为展出规模最大、参展方数量最多、影响力最广的世园会【详细】

世园会园区明年4月试运行 10个展园完成建设

  寒冬时节,位于延庆的世园会园区内一派火热的忙碌场景。本月起,2019北京世园会各个展园进入室内布展阶段,明年4月1日园区开始全面试运行,届时绿化施工、运营体系、安保体系、物流运输将同步启动,并于4月15日前完成室外【详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