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达人”李龙章的不懈追求

2011-11-01 09:53:36         来源:洛阳日报     浏览次数:

李龙章向人们传授牡丹种植技术。

  核心提示

  孔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句话用在老城区邙山镇土桥村老党员李龙章身上,非常恰当。

  20多年来,他不光自己依靠牡丹种植致富,还带动数百农户一起搞牡丹产业开发,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共同富裕之路。如今,年已六旬的他想得最多的,依然是如何进一步提升洛阳牡丹的影响力。

  “泥腿子”到“专家”

  李龙章开了洛阳农民种商品牡丹的先河。

  1980年,而立之年的李龙章深感知识匮乏,下决心“补课”。听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农村广播学校招生,他立即报了名。1983年,李龙章利用所学,承包了村里的果园。

  当年,我市举行第一届牡丹花会,吸引了众多外地游客。由于当时急缺商品牡丹,渴望“抱得牡丹归”的游客扫兴而回。李龙章瞅准了这一行情,决定刨掉果树改种牡丹。

  从种下第一株牡丹开始,李龙章就致力于牡丹繁育技术研究。为了获得高质量的嫁接砧木,他跋山涉水远赴四川和内蒙古寻找芍药根。

  工夫不负有心人,5年后,李龙章取得“牡丹苗木工厂化快速繁育技术”突破,受到国内外专家和同行广泛关注。一位以“泥腿子”自称的牡丹种植专家在土桥村诞生了。

  李龙章种植的牡丹从6.5亩扩大到1500亩,嫁接的牡丹株数超过200万,他的“果园”变成了洛阳市邙山花木种苗场,产品行销全国,出口到日本、美国、荷兰。1998年,市政府在美国费城合作建立牡丹园,其80%以上的牡丹苗木由李龙章提供。每年春节期间,李龙章还赴广州搞催花牡丹,收到了良好效益。

  几年前,李龙章和合作伙伴注册成立了洛阳市土桥花木种苗有限公司,他的牡丹苗木事业迎来又一个高潮。

  2003年,李龙章根据多年的操作经验,经过反复试验,终于研制出了既不损伤牡丹又方便快捷的微耕机。一家知名机械制造公司得到消息,立即派人前往取经。这种微耕机批量生产后,销路很好。

  “独乐”到“众乐”

  1991年,李龙章开始探索与农户的合作方法。每到农闲,他主动邀请附近村民来自己的苗圃学习技术,并无偿与之共享资源。尝到甜头后,越来越多的农户加入了牡丹种植大军。据不完全统计,李龙章直接带动的农户超过300户。嫁接种苗生意最好的时候,曾有过“一晚上诞生一个万元户”的佳话。

  2003年以后,这种“公司+农户”的模式慢慢消失了。为什么?因为大家学会了技术、熟悉了行情、掌握了渠道,纷纷“自立门户”。

  李龙章骄傲地说:“这是好事!”以土桥村为中心的方圆几十里,80%以上的牡丹种植户都曾向李龙章取过经。

  淡泊名利,志存高远

  公司的生意越来越好,技术能手、优秀专家、劳动模范的称号得了一大串儿,儿女们也各自有了事业,但李龙章的心里仍惦念着一件事——如何牵好牡丹产业化发展的牛鼻子。

  李龙章和土桥村周边的农户们依靠快速繁育和反季节栽培技术翻了身。如今,李龙章已经不再满足于此。他在考虑牡丹的组织培育技术。

  组织培育难,难就难在移植成活率太低。屡试屡败、屡败屡试的李龙章表示,洛阳牡丹甲天下,“甲”在文化上,也要“甲”在科技上。

  李龙章说,牡丹品牌是历史留给洛阳的无价之宝,如何让“甲天下”实至名归,关键要做好“六化”: 规范化、标准化、规模化、机械化、专业化和系列化。(洛阳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孙自豪 文/图)

编辑:wenweihua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长白山高山牡丹园即将开园迎客

受冷空气影响,今年长白山高山牡丹花的盛开期延迟了一周左右。【详细】

天津:8000株牡丹“水上”盛放

天气转暖,水上公园牡丹园内的牡丹花悄然开放,争奇斗艳,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赏花。【详细】

河南:牡丹花开争艳 洛阳牡丹园进入盛花期

洛阳市区各牡丹观赏园整体进入盛花期;市郊各牡丹观赏园早开品种陆续进入盛花期,中开品种渐次开放。【详细】

武汉东湖牡丹花会3月18日开幕

东湖牡丹园已举办十二届牡丹花会,2017年3月18日,第十三届东湖牡丹花会将拉开帷幕。东湖牡丹园从2017年开始纳入东湖旅游年票范畴,持东湖年票的游客可以多次游玩东湖牡丹园。【详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