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网

山东临沂国际雕塑公园景观设计赏析

2011-11-25 10:34:25         来源:北京观筑景观规划设计院     浏览次数:

  雕塑公园,从命题层面上理解,是一个展示雕塑的场所。设计者须通过环境烘托雕塑,一方面给人们带来感官上的享受,另一方面形成人与雕塑的互动。作为一个城市公园,它须要面对这个时代中人与环境的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可被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生态问题,另一方面是人性化问题。可以说艺术、生态和人性,是本项目需要解决的3个基本命题,我们将设计理解为表达与平衡这三者关系的过程。

  三者分别有不同的出发点,从生态角度讲,最少地利用资源,最少的人工介入以及运用自然做功,是生态的出发点;从人性角度讲,人们总是试图在特定的环境中获得更多的感官体验并享受更多便捷;从艺术角度来讲,艺术的表达源于对语言的组织,源于人们对其语言的整体性和完整性的要求,无论艺术语言复杂与否,都能产生美。

  在处理三者关系时,设计的繁与简应该被辨析地看待。在既定的空间中,丰富人们的体验是设计的方向。

  本方案利用控制节奏的方式来实现这一需求,通过构图,布局关键的体验点(点即场所),再运用线(行走轨迹)连接不同的点,实现连续性和完整性。同时,充分发挥点的作用,使其带给人们丰富的体验。

  本项目的总体布局包括中心园区和L型带状园区。在公园中心区,利用一条曲线的路径兼廊桥串起6个“灯笼”主题场地。一条曲线结合6个点解决了中心园区的参与问题,也实现了艺术表达。曲桥以符合安全需求为原则,从最基本的结构出发进行极简设计;而点状场所的设计则趋向丰富性,以增加体验的魅力。L型带状园区同样利用点线面的对话,并与可参与性的雕塑相结合,使这一公共空间的活跃性被增强。

公园内实景

  公园内雕塑

  艺术、生态和人性与三者相互碰撞,相互妥协,最终相互渗透。我们无法做到生态的原教旨主义,同时我们也无法一切从人性的角度出发,不顾及生态与可持续问题。而艺术的表达必须兼顾两者,在繁简之间游弋。

  而三者的共同取向又是什么呢?设计最终创造了什么?设计的终极创造是被赋予一贯的历史中的永恒呢?还是可持续语境中的变化呢?

  我们创造的空间,是让自然做功,充分赋予其变化?还是以永恒不变为表达的主体呢?这一问题也须被辨析地看待。我们将其最终的问题理解为是材料的问题,从广义上讲,也即资源的问题。回顾人类历史中伟大空间的创造,大多数都符合维特鲁威的“坚固、适用、美观”的三原则。

  当代景观、抑或说现代景观较之传统景观的巨大变化,便是当代景观的可变性。恒久、坚固、耐用,不再是设计的核心,具有原始力量的材料的特性被抛弃或被掩盖。在本项目中,材料的原始性是表达的核心,遵循的原则是尽量减少材料的加工环节,并就地或邻近取材。对植物而言,结合自我选择性强的次生林的运用,保持植物的自然生长状态是设计的核心,也就是提倡低维护性和“野草之美”。具有原始状态的材料和自由生长的植物之间的呼应存在于诸多场所之中,体现了原始和狂野的力量,也是对生命力的一种表达。

  公园所处位置为城市新区中心区,三面环河,其西侧为沙滩浴场,南侧为商业酒吧街和电视塔。故沿公园外围设计L型带状园区,内部为中心园区。L型带状园区主要为林下雕塑参与区,由系列主题园、点式建筑和林下绿地组成。中心园区以自然和生态为设计核心,由坡地、湿地、水系、系列点式主题空间和一条贯穿园区的廊桥构成。

  中心园区是雕塑的主要展区。有两条主要的空间曲线穿过了中心园区,一条是曲线路径和廊桥,一条是湿地水系。中心园区地形低于城市干道,三面环河,园区内还有一个建成的污水处理厂,所以水成为了重要的环境因素。

  中心园区环境以自然为主题,雕塑的展示被分布于不同的主题园区内,所以园区平面采用了细胞式布局,利于游览的曲线路网穿插其间发挥作用,而穿越园区的主路网和其上的廊桥居于曲线路网的中心,并连接6个向心性场地,每一个主题园又分母园与子园,利用密林围合开阔场地,以作为雕塑展示的背景。

  湿地系统与污水处理厂紧密相连,污水处理场排放的经过处理的达标水首先被引入公园的湿地系统中,通过生态水池、湿地泡的净化,流入到园区的中心水域,之后经过湿地泡,流入到临近的柳青河中。湿地系统整体下沉,不仅增加了雕塑园的地形效果,其本身也是整个园区的雨水收集和净化系统。

  廊桥作为整个中心园区最主要的人工构筑,便于游人快捷地穿越整个园区的密林,使人们在空间上得以更好地感受整个场地。运用H钢作支撑,廊桥的形式被简化处理,桥面运用橙色塑胶铺地,与绿色的环境形成强烈对比。

  灯笼是对6个主题园区的提示,同时也作为曲桥的出入口,充分利用不同的材料营造出变换的光线效果,石材、钢材、玻璃是3种主要的材料。除灯光效果之外,日光和自然光线下的观影效果也被精心地设计。

  公园内实景

  L型带状园区

  入口区的台地广场中的石阵形成了雕塑空间,石阵中种以生命力旺盛的乡土植物,与场所中的现代元素形成强烈的对比。

  林下雕塑区位于带状公园宽阔地带,一条林下路径连接了参与性极强的主题雕塑。设计者对林下雕塑区的植物基底采用织锦的方式,运用多种乡土草本植物和野草以作为林下的基础植物。

  系列主题园由雕塑花园、户外雕塑展花园、迷宫雾园和儿童游戏园组成。雕塑花园为方形庭院,透空式围墙围合了整个空间。园中均布方形种植池,陈列雕塑作品。户外雕塑展览雕塑花园位于雕塑展览馆和管理中心两侧,为两个长方形花园,基底由系列方形种植池组成,放置展览雕塑。迷宫雾园以片石阵列其中,间以野草,以螺旋的方式营造了妙趣横生的魅力空间。在迷宫中心则设置了雾喷营造梦幻的空间。

  餐饮与酒吧建筑,在平面布局上采用围合式院落形式,建筑立面采用取景框的设计理念,着重关注建筑造型的错落感和开窗的方式,运用现代的设计手法和具有个性的立面材料,营造丰富的变化。

  雕塑展览馆与管理服务中心利用当地乡土材料与现代建筑设计语言相结合的方式,运用围合式院落,丰富使用者与参观者的观游体验。

  系列构筑,一条贯穿公园南北的支线路经串起了系列特色构筑,特色构筑可兼作洗手间、咖啡吧等功能场所。

编辑:fengxiaolin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园林水系池岸景观设计

  近来,环境景观越来越注重水体,无水不灵;有的房地产公司还提出户户开门临水的要求。而在实际操作上,水面边岸则是易被忽视且不易设计、施工好的项目。其所占投资比例不菲,值得斟酌探讨。【详细】

成功的景观设计轻松拯救空间颜值

  近年来,人们对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的要求在不断的提升,对于自然的向往也越来越强烈。【详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