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涛:城市化关键在“市民化”

2012-01-30 09:30:15    作者:徐元锋     来源:人民日报     浏览次数:

  

访谈嘉宾:云南昆明盘龙区区委书记 吴涛

  国家统计局17日发布数据,2011年我国大陆城镇人口达69079万人,占总人口比重达51.27%,首次超过农村人口。中国已进入以城市社会为主的新成长阶段,但现实中,较之快速推进的空间城市化,人的城市化仍相对滞后,“半城市化”现象突出。

  近3年来,云南昆明市盘龙区76个城中村,有27个进入实质性拆迁,28个启动回迁安置房建设。如何在改造旧城区的同时塑造新市民,让人的城市化与空间的城市化齐头并进?城中村改造的“盘龙样本”,探索中国走向“城市时代”的合理路径。

  城市化是解决城中村问题的契机

  城区“吃”了村庄,又“消化不良”,城中村的土地权属、户籍等体制仍保留农村模式

  记者:城中村可谓中国城市化过程中的一个独特现象。一方面是城市的快速扩张,另一方面是户籍、土地等制度缺乏弹性,二者不同步造成局部与整体的脱节。盘龙区的城中村情况如何?

  吴涛:昆明建城1200多年,急剧扩张却是在1999年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前后,特别是2004年城市区划调整之后,“造城运动”火热。这个过程中,的确如你所说,城区“吃”了周边村庄,又“消化不良”,城中村在土地权属、户籍、行政管理体制上仍保留着农村模式,几乎被城市遗忘。“非农非市”的尴尬处境导致其长期游离在城市规划外,基础设施不配套、安全隐患多、治安情况复杂,反过来制约城市的整体建设和品质提升。

  记者:从某种程度上看,城中村的存在,也是城市发展的一个“存量”。这几年盘龙区的城中村改造突破性增长,基本思路是什么?给区里带来了哪些实惠?

  吴涛:城市化造就了城中村,解铃还需系铃人,解决这个问题还要靠更加科学的城市化。目前看,城市发展亟须城中村把占地释放出来,让大规模的城市建设成为可能。城中村改造商机巨大,可能形成多方共赢的局面。

  城中村改造带来的实惠集中体现在两方面:完善了城市功能、提升了城区产业层级。例如,因为下水管道不连通,城中村的废水进不了污水处理厂,滇池很难治理,更不用说腾出来的土地用于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另外,盘龙区没有工业园区,但通过城中村改造有利于发展现代服务业等第三产业。近3年来,就因此新增了10多栋写字楼。

编辑:fengxiaolin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中国城市化质量评估报告》出炉

  记者从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获悉,由该研究委员会和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详细】

特色小镇建设:三大问题及应对之策

  自2016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以来,形势喜人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错误的苗头和认识偏差,这需要我们及时理清和调整。当前,我国特色小镇发展存在三大问题:以招商引【详细】

徐林:城市化是中国未来最重要结构性改革

按照维基百科的定义,城市化是随着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产业结构不断升级过程中是农业劳动力像非农产业转移就业、农村人口向城市地区集聚居住,以及整个社会不断适应这一变化的过程。我特别关注后面这句话,"整个社会不断适应这一变化的过程"。【详细】

中国城市化过程中的阶级分析

城市化就是从以农村为主的社会,向以城市为主的社会转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社会的各阶层不断重组、分化。【详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