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澍谈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园整体设计

2012-03-02 08:31:00         来源:中国建筑新闻网     浏览次数:

  被誉为建筑界诺贝尔奖的美国普利兹克建筑奖今年授予中国建筑师王澍,这一代表全球建筑领域最高荣誉的颁奖礼将于5月25号在北京举行。

  普利兹克建筑奖暨凯悦基金会主席普利兹克在揭晓评委的决定时表示,这是有划时代意义的一步,评委会决定将奖项授予一名中国建筑师,这标志着中国在建筑理想发展方面将要发挥的作用得到了世界的认可。中国在城市规划和设计方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一方面要与中国悠久而独特的传统保持和谐,另一方面也要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相一致。

  普利兹克奖成立于1979年,每年授予一位做出杰出贡献的在世建筑师。王澍今年49岁,2000年获同济大学建筑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2011年6月,他也曾获得另一国际建筑学界大奖、法国建筑学金奖。

  以下是著名建筑评论家方振宁先生对王澍的采访,大家可以更加了解这个刚刚获得2012普利兹克奖的人与他的作品。

  导语

  坐落在杭州南部群山东部边缘的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园一、二期工程设计,是确立王澍在中国建筑界地位的代表作品,特别是象山二期工程,无论是体量和建造规模都是惊人的。而最重要的是,许多建筑类型是王澍独创的,这一点在中国非常重要。我们为象山二期设计的空间的复杂性和类型的丰富性而感到震撼,同时他把校园设计成一个向农村开放的建筑群,建筑本身的运动曲线和丘陵的起伏相呼应,它在视觉上形成一条纽带,回廊和走廊像蛇一样穿梭在建筑的内与外,好像是加强了建筑的呼吸。

  初见象山校园

  方振宁(以下简称方):第一次来到杭州是20多年前,也是在这个校园,只是那时叫浙江美术学院。第一次看见西湖水的印象到现在都非常的清晰。20年后再见西湖,仍然觉得她是那样的美丽无常。很难想像,如果没有西湖,那杭州是一座怎样的城市。

  关于你的作品,如果说正式看你的作品是这次看象山校园。最早知道象山校园是2005年在深圳建筑双年展,当然也有在其他媒体报道中看到的图片,第二次就是许江先生的推荐,我们在威尼斯双年展的时候,他送了一本他策划的关于象山的小书《回望》(75x95mm),可以看出他对这个他亲手抓的项目很得意,我觉得这实际上是两个文人在情结上的结合。

  我一直想看看象山校园这个项目,这次来到杭州的第二天去我就去看了。在象山的第一期和第二期之间有非常大的变化,我听到有人说,王澍在象山第二期上玩得太野了,语言太多了。你自己觉得这两期里面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王澍(以下简称王):应该说二期有两个最大的变化。一个变化就是,我对差异性的兴趣很大。它和时间性是有关的。这个东西它没有办法和时间积累的东西相抗衡。这就好比自然界中自然生长的林子和人工的、飞机播种的林子之间有一个截然的区别。我们今天来讲一个世界最真实的真相,应该是带有差异性的一种结果。试图做这样一个事情,是我个人,但我试图通过一套程序,使它变成更带有差异性的一种组合,这是我对世界的认识,这是其中的一个,这实际上是和时间的斗争。

  第二件事情是关于内部的。一期的建筑做得比较质朴、单纯,它是一个单纯的大的气象。二期呢,我对建筑的内部下的功夫比较大。这个内部呢更针对于我称之为带有一些意外性的小场所的构建。好像我们在迷城之中,你真正的经验不像我们画图一样精心计划,你会依赖一系列小的地方的组合,二期比较在意做了这样一件事情。

  就按我说的,一期可能看到一些比较大的场景,但如果我们两人想在小院里找个地方说点悄悄话,你是找不着的,但二期你会发现大量这样的地方。比如我们几个人在一个角落里,旁边可能人走来走去,突然一晃,完全就是另一个地方,这个地方很适合在这里说一说、聊一聊。这样的地方很多。我觉得即使作为一个学院,或者是我们对那种有意思的城市的体会,你都会有这样一个经验。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二期更像是一个城市的结合。

编辑:yongqiang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郑州将用三年力争乡村绿化率达30%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这不仅是城市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农村建设的目标。【详细】

丽江第一村:人杰地灵的清水古镇

  清水古镇又名清邑、清水驿、清邑街,位于丽江市永胜县程海湖南岸的金沙江狭长的干热河谷平地。从边疆沃土拓荒之早,中原汉文化积淀之深;从人才开发之多及自然村落绵延之大等诸多方面评价,堪任"丽江第一村"。【详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