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网

中国最美大学校园系列展示(十一)

2012-03-06 14:14:27    作者:anna     来源:中国风景园林网     浏览次数:

  中国风景园林网:本期介绍中国最美大学校园系列第一名:武汉大学。三月是武汉大学樱花盛开时节,凡在武汉读过大学的,谁没有花样年华赏樱的记忆呢?人生之无憾,就是在十八青春年华,去一趟武大,在3月的樱树下优雅地漫步,一树树明亮拥挤的花朵在阳光下绿树中呈现出稀有的美丽。

 

武汉大学校门

       武汉大学,简称武大,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学校溯源于清朝末期1893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政府创办的自强学堂,于1913年由国民政府建立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于1928年定名国立武汉大学,是近代中国首批国立综合大学之一,湖北第一所高等学府。目前武汉大学是中国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大学,“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与法国同行联系最紧密、合作最广泛的中国高校之一。

        武汉大学位于武昌珞珈山,校园濒临东湖,环抱珞珈,满园苍翠,桃红樱白,鸟语花香。中西合璧的宫殿式早期建筑群古朴典雅,巍峨壮观,堪称“近现代中国大学校园建筑的佳作与典范”,一批武汉大学早期建筑(群)被列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如:宋卿体育馆、樱园老斋舍、老图书馆、半山庐、十八栋。近年来,武大学人又进一步精心治理校园,法学大楼、经管大楼、外语大楼等文科区标志性建筑群拔地而起,气势雄伟,新老建筑交相辉映,相得益彰,珞珈校园更加多姿多彩。

武汉大学校园风光

  校况

  江城多山,珞珈独秀;山上有黉,武汉大学。武汉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大学,“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111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珠峰计划高校之一。武汉大学溯源于1893年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政府创办的自强学堂。历经传承演变,1928年定名为国立武汉大学,是近代湖北第一批大学。1946年,学校已形成文、法、理、工、农、医6大学院并驾齐驱的办学格局。新中国成立后,武汉大学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1958年9月12日,毛泽东主席亲临武大视察。回眸过去,筚路蓝缕,励精图治,玉汝于成。珞珈山上风云际会,周恩来、董必武、陈潭秋、罗荣桓曾在这里指点江山;辜鸿铭、竺可桢、郁达夫、李达等曾在这里激扬文字。学校占地面积5167亩,建筑面积252万平方米。中西合璧的宫殿式建筑群古朴典雅,巍峨壮观,26栋早期建筑被列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令人瞩目的高水平办学成就,为武汉大学赢得了广泛的国际声誉,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学校与40个国家和地区的346所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学校现有普通本科生32640人,硕士研究生13170人,博士研究生7191人,其中包括港澳台侨学生586人,有外国留学生1560人。建校以来,学校共培养了30多万名各类高级专门人才,仅两院院士就有100余人,为国家建设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校名

  武汉大学的之前的名字是“国立武汉大学”。旧时汉语的书写顺序是从右向左,“国立武汉大学”,所以按如今的从左至右的习惯就成了“学大汉,武立国”,读来慷慨大气,意味深长,甚是巧妙。关于“学大汉武立国”的理解一般有两种(实际上意思基本一样)。“学大汉,武立国”即像汉朝那样以武立国,使人想到那句“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豪迈宣言。另一种就是把“大汉武”连起来就成了“像汉武帝那样立国”,汉武帝是位雄才大略的皇帝自不必说。这样理解也同样豪情万丈。“学大汉,武立国”这一绝妙的巧合是武大教授,兼副校长吴于廑于1950年首先提出的。1950年,他在全校抗美援朝参军参干动员大会上,以《学大汉武立国》(把“国立武汉大学”牌楼按由左至右顺序来读)为题,作精彩讲演,使师生员工深受鼓舞。“学大汉,武立国”从此名满湖北。

武汉大学校徽

  校徽校训校歌

  校徽由水与荷花组成一个出水芙蓉的造型,正是东湖的靓丽风景的写照,同时也体现了武汉大学东湖分校的环境清新美丽!也是学习和生活的理想之地!含苞待放的荷花寓意着东湖分校如同花蕾一样的充满希望与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花蕾中间的一“点”正如一束燃烧的烛焰,暗寓着来自百年名校——武汉大学的老师都将如蜡烛一样的奉献自己的知识!也就交代了其教育属性!

  校训

  国立武汉大学时期的校训为:明诚弘毅国立武汉大学校训虽然只有短短四字,却字字珠玑,高度概括,言简意赅,言近旨远。“明”即明晓事理,系对智识的要求;“诚”即内心真诚,系对品质的要求;“弘”即抱负远大,系对理想的要求;“毅”即刚毅坚强,系对意志的要求。“明”和“诚”出自《中庸》,“弘”和“毅”出自《论语》,“明”可对“诚”,“弘”可对“毅”,同时“明诚”可对“弘毅”。武汉大学新校训为:自强弘毅求是拓新“自强”语出《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为自尊自重,不断自力图强,奋发向上。自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成就事业当以此为训。该校最早前身为“自强学堂”,其名也取此意。“弘毅”出自《论语》“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一语。意谓抱负远大,坚强刚毅。武汉大学30年代校训“明诚弘毅”就含此一词。“求是”即为博学求知,努力探索规律,追求真理。语出《汉书》“修学好古,实事求是”。“拓新”,意为开拓、创新,不断进取。

  校歌

  学堂歌为晚清湖广总督张之洞所创,受外国学堂歌曲及中国古风影响,主要目的是“感发其忠爱之忱,鼓励其自强之志”,格式为六字句加七字句,共分十三段。但由于学堂歌按令“遍发湖北通省各学堂、各军营”,严格意义上并不能算作是自强学堂或方言学堂的校歌。原曲已散失,目前通常演唱的是2003年武汉大学110周年校庆时重新由原古谱曲的缩略版,歌词为:天地泰,日月光,听我唱歌赞学堂。圣天子,图自强,除去兴学无别方。我同学,生此方,切莫辜负好时光,众同学,齐奋往,造成楚才皆贤良。文善谋,武知方,学中皆是国栋梁。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校歌系武汉大学前身国立武昌高师的校歌。曲作者为十九世纪中后期美国作曲家美国作曲家HenryS.Thompson,歌词在张渲校长主持下作成,具体作者不详。歌词如下:乾坤清旷,师儒道光,国学建武昌。镜湖枕麓,屏城襟江,灵秀萃诸方。东西南朔,多士跄跄,教学益相彰。朴诚有勇,陶铸一堂,学盛国斯强。歌词以四言五言之传统诗词形式,并工对仗格律。开门见山,抒发天地安泰、普道尊儒的思想,同时描绘了当时武昌高师校址武昌东厂口的美景(此时武大尚未搬到现珞珈山校址)。表现了传统师范教育教书育人、刚柔并济的精神特点。综观全词,浑然天成,一气而就,充分表现了武昌高师的办学宗旨、理念与特色。国立武汉大学校歌1939年3月3日,国立武汉大学第351次校务会议通过了“校训校歌迭奉部令饬拟呈报应如何办理案”,议决“推定徐天闵、刘博平、朱光潜三先生组织校歌撰拟委员会,由徐天闵先生召集”。现今演唱的版本系综合袁桓昌校友回忆歌词,和何淑英校友提供词曲两个版本而得。全词如下:黄鹄一举兮,知山川之纡曲;再举兮,知天地之圆方。试选珞珈胜处,安置百亩宫室,英隽与翱翔。藏焉修焉,息焉游焉;朝斯夕斯,日就月将。念茫茫宙合,悠悠文物;任重道远,来日亦何长。努力崇明德,随时爱景光。作为国立武汉大学校歌,以楚辞开篇,以汉诗结尾,可谓匠心别具,生动巧妙。校歌为大学之门户,代表大学之形象、大学之精神。国立武汉大学作为名师云集、众才合璧之高深学府,承载了中华数千年传统文明,并极力吸取西学之所长,如此理应以深邃高远之文言雅句来表现本校、宣扬本校,而远不是寥寥数行白话文所能展示的。在结合文言韵律的基础上聆听国立武汉大学校歌,方才酣畅淋漓。听毕凝思,词曲皆紧凑衔接,一气呵成,荡气回肠,曲调婉转多情而又似催人奋进。综览全词,跌宕起伏,层次分明,顺势便将国立武汉大学的景、情、人、思不露痕迹地结合在一起,予人以雄浑壮丽而又间杂轻盈柔和之感,实为不可多得的佳作。

  武汉大学代校歌珞宣作词,陈国权谱曲,为1998年所征集。歌词暂列如下:“东湖之滨,珞珈山上,这是我们亲爱的学堂。百年沧桑,弘毅自强,根深叶茂育桃李,满园芬芳。啊……美丽的珞珈山。多少雄鹰竞翱翔,竞翱翔。扬帆长江,奔向海洋,这是我们成长的地方。德业并进,求是拓新,大同寰宇向未来,我创辉煌。啊……心中的珞珈山。今朝多磨难,明日作栋梁,明日作栋梁。”曲调昂扬向上,富有时代气息。歌词以现校训“自强,弘毅,求是,拓新”为核心展开,虽通俗易懂,然略显轻薄,意象也略为死板。

天上宫阙般的武汉大学校园

  校园风光

  环境优美,风景如画,被誉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大学之一”。

        校园以优美的自然风景和秀丽的山水风光而蜚声中外。她犹如一颗灿烂的绿色宝石镶嵌在浩瀚的东湖之滨。成为东湖风景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校园占地面积约5508亩,内有珞珈山、狮子山、侧船山、半边山、小龟山、火石山等,蜿蜒起伏,相互呼应,错落有致;登高远眺,视野开阔,湖光山色,气象万千,自然风光独领风骚;仿古建筑构思精巧,群而不乱,典雅凝重,银墙琉瓦掩映于苍翠林木和万花丛中,更显得仪态端庄秀丽,令人留连忘返。

  这优美的自然环境,与民族风格的建筑群体和诗情画意般的园林艺术融为一体,构成了古朴、幽雅、宁静、舒适的校园,是造就千万优秀学子的理想园地。丰富多彩的植物体系和珍稀植物,使武大校园成为一个天然的植物园。据不完全统计,武汉大学校园内就有种子植物120科、558属、800多种,其中属于珍稀濒危的植物有11科17种。

  武汉大学学生住宿区桂园、枫园、樱园、梅园因其风景而命名,春夏秋冬,桂樱梅枫可以说是诗情画意。还有湖滨、星湖等住宿区都各有特色。校内四季常青,花香流溢,以樱花最为有名,有樱花城堡、樱花大道、樱顶、珞珈广场等相关景点(每年春季3月中旬,樱花盛开的时候,武汉大学都会吸引数百万的游客前来赏花,期间发生的一些事情,也常常引发一些讨论的热点),武汉大学校园内就有种子植物120科、558属、800多种,其中属于珍稀濒危的植物有11科17种,古树名木13株;此外,还有大量小灌木、野生花卉、药用植物和岩生植物,如盘龙参、紫芝、海金沙、金鸡菌、挖耳草、江南毛莨等。丰富多彩的植物体系和数量众多的珍稀植物,使珞珈山被誉为全国树木园,曾有植物学家到校园考察后,惊叹武大就是一个天然的植物园。事实上,拥有多种全国一级保护树种的武汉大学校园,本身就是中国植物学会植物园分会。

武汉大学樱花

  关于武汉大学的樱花

  日军侵华期间,武汉沦陷,武汉大学老斋舍沦为日寇指挥部,日军在老斋舍的山坡上遍植日本国国花——樱花,成为樱园的樱花之肇始。中日建交后,日方赠送中国一批樱花树,以为中日友好之见证,国家将这批樱花树分别种植在武汉大学和清华大学,早前由日寇种植之樱花历经多年战火无人养护多已不存,武汉大学的现存的樱花多为武汉大学园林部门嗣后多方培育种植而来。武汉大学樱园的樱花在今天不仅仅是闻名遐迩的美景,更是中国历史上遭受苦难的见证。一般认为,日军在此种植樱花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缓解住在这里休养的大批日本伤兵的思乡之情,同时亦有炫耀武功和长期占领之意。因此,珞珈山的这第一批樱花,可以说是日本侵华的罪证,国耻的象征;同时也是今日武大樱花的缘起。据当时留守校园的武大老一代园林工人回忆,日军当年在武大种下的日本樱花不超过30株,主要分布在今天的樱花大道上。抗战胜利后,武大于1946年10月复归珞珈山;1947年3月,武大生物系师生观察发现,校园里共有28株樱花树开花,它们均匀地分布在老斋舍三个拱门之间及其两侧的四个门栋前(每个门栋前各有7株)。到了1949年初,有人建议将樱花树砍掉,而当时驻守武汉的国军将领张轸师长被中共地下党策反,于3月份投诚后表示,武汉大学是座宝库,里面的一草一木都要保留,于是樱花树得以保存。

  雕塑

  武汉大学校园内还先后建有“六一纪念亭”、“闻一多先生纪念塑像”、“鲲鹏展翅”、“李达塑像”、“爱因斯坦塑像”、“阿兰·佩雷菲特塑像”、“李四光塑像”、“王世杰塑像”、“孔子铜像”等人文景观。

  学校历史

  清朝时期

  1893年11月29日,湖广总督张之洞向清朝光绪帝上奏《设立自强学堂片》。他认为“盖闻经国以自强为本”、“自强之道,以教育人才为先”,故取“自强”二字。这座新式高等专门学堂位于湖北武昌三佛阁大朝街口,开办之初,设方言、算学、格致、商务四门。由此揭开了近代湖北高等教育的序幕。1896年,矿务、化学学堂并入自强学堂,后者增加自然、工程教育。方言一门逐步扩大为英语、法语、德语、俄语、东文(日语)5门。1902年10月,自强学堂迁往武昌东厂口,改名方言学堂。课程设有地理、历史、算术、公法、交涉等。1911年辛亥革命前夕,方言学堂因教育经费紧张被迫暂停办学。此后湖北时局动荡,同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清朝迅速灭亡,方言学堂无法立即复校,武汉大学办学中断。

武汉大学早期建筑群

  民国时期

  1913年,教育部成立后,规划在全国设立六所高等师范学校,决定以原方言学堂的校舍、图书、师资为基础,改建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1923年9月,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改名国立武昌师范大学。1924年9月,国立武昌师范大学改名国立武昌大学。1926年,国立武昌大学与国立武昌商科大学、湖北省立医科大学、湖北省立法科大学、湖北省立文科大学、私立武昌中华大学等合并为国立武昌中山大学(又称国立第二中山大学),设有大学部和文、理、法、经、医、预6科、17个系、2个部。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以原国立武昌中山大学为基础,改建国立武汉大学,下设文、法、理、工4个学院。1929年2月,法学家王世杰成为国立武汉大学首位正式校长。他认为国立武汉大学不能满足于现有的4大学院,提出要把学校办成拥有文、法、理、工、农、医6大学院的万人大学。1930年3月,国立武汉大学新校舍一期工程正式开工。1932年3月,学校由东厂口迁入珞珈山新校舍。1935年,学校开办研究生教育。1936年,学校成立农学院,从而发展成为有文、法、理、工、农5个学院15个系2个研究所的综合大学。1937年,国立武汉大学与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和国立浙江大学统一进行招生考试,从而跻身“民国五大名校”。同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西南的卢沟桥附近发动七七事变,揭开了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序幕。此后上海、南京相继被日军占领,武汉成为中国的战时首都,国共两党大量政治军事人士云集珞珈山校园指挥对日抗战。1938年,因武汉会战爆发,国立武汉大学被迫西迁四川乐山继续办学,农学院并入国立中央大学。武汉沦陷后,日军将武大校园辟为其中原司令部。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同年9月1日,国立武汉大学成立复校委员会,1946年10月,学校迁回武昌珞珈山,恢复农学院。1947年,学校设立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形成了文、法、理、工、农、医6大学院21个系8个研究所。

  建国后

  1949年武汉解放时,国立武汉大学被中国共产党接管并更名为武汉大学,得以武汉大学继续办学。1950年,武汉大学医学院分出,与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合并成中南同济医学院(即后来之同济医科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1952年,武汉大学哲学系并入北京大学;1952年,武汉大学农学院分出,与湖北农学院合并成华中农学院(即后来之华中农业大学);1952年,武汉大学矿冶系调入中南矿冶学院(即后来之中南工业大学、中南大学);1953年,武汉大学工学院电机系电信部分,土木系建筑设计部分并入华南工学院(今华南理工大学),武汉大学土木系并入中南土木建筑学院,今长沙铁道学院(2000年已并入中南大学)的前身;1953年,武汉大学工学院从武汉大学分出,成立华中工学院(即后来之华中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1953年,武汉大学外文系英文组并入中山大学。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后,武汉大学大批学者受到不同程度的迫害,当时的校长、知名教育家李达更是被迫害致死(直接导致武汉大学在此后14年间没有校长),武大办学实力再次受到沉重打击。1977年中国恢复高考制度后,武汉大学开始走出低谷。1980年5月,武汉大学与法国政府代表团在武汉签署《会谈纪要》,武汉大学成为当时与法国同行合作的唯一指定院校。由此拉开了武汉大学与法国相关部门、机构和组织在各领域多方位合作交流的序幕。1981年7月,刘道玉担任武大校长,在校内推行一系列教学和管理体制改革措施,大力开展与世界著名大学合作交流,使武大迎来了文革后的第一个快速发展期。然而,由于其改革被认为过于激进(其部分改革措施和成效目前也有不少争议),1988年4月,刘道玉被免职,此后武大再次进入长达数年的缓速发展期。1995年,武汉大学成为首批进入中国“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2000年8月2日,武汉大学与其周边的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湖北医科大学这三所规模较小、实力较强的高校合并组建新的武汉大学,从而再次成为学科门类齐全的高等学府,学校综合实力大幅提升。2001年2月13日,武汉大学正式进入中国“985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名单。

武汉大学原工学院大楼

  年表

  1893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在武昌创办自强学堂,开设方言(即外国语言)、算学、格致、商务四门,专门培养外语和商务人才。1896年,矿务、化学学堂并入自强学堂。1902年,自强学堂迁至武昌东厂口,改名为方言学堂。1911年,方言学堂被迫停办。1913年,以原方言学堂的校舍、图书、师资为基础,改建成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设英语、博物、数学物理、历史地理等四部。1922年,改四部为8系,即教育哲学系、国文系、英语系、数学系、理化系、历史社会学系、生物系、地质系。1923年,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改名为国立武昌师范大学。1924年,国立武昌师范大学改名为国立武昌大学。1926年,国立武昌大学、国立商科大学、省立医科大学、省立法科大学、省立文科大学以及私立文华大学等合并,建立国立武昌中山大学。设有大学部和文、理、法、经、医、预6科、17个系2个部。1928年,改组国立武昌中山大学,组建国立武汉大学。下设文、理、工、法四个学院。1932年,由武昌东厂口迁入珞珈山新校舍。1934年,武汉大学首开中国女大学生游泳课先河,结束了封建社会禁止女大学生游泳的历史轰动全国。同年武汉大学体育由于成绩显著曾受到民国教育部表扬并通令全国大专院校,授予时任体育、卫生主任为教会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体育教学方案执行人。1936年,成立农学院,成为有文、法、理、工、农5个学院15个系以及2个研究所的综合性大学。1938年,学校西迁四川乐山,农学院并入中央大学。1946年,恢复农学院,设立医学院。武汉大学迁回武昌珞珈山。设有文、法、理、工、农、医6个学院21个系8个研究所。1950年,湖南大学水利系划归武汉大学,与土木系水利组合并,成立水利系。武汉大学医学院从武汉大学分出,与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合并成中南同济医学院(现同济医科大学)。1952年,河南大学等校的水利系划归武汉大学,与武汉大学水利系合并成水利学院。武汉大学农学院从武汉大学分出,与湖北农学院合并成华中农学院(现华中农业大学)。哲学系并入北京大学,矿冶系调入中南矿冶学院(现中南大学)。1953年,工学院从武汉大学分出,成立华中工学院(后更名为华中理工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1954年,水利学院从武汉大学分出,成立武汉水利学院(后更名为武汉水利电力大学)。1956年,恢复哲学系。1958年,恢复外文系。1966年,在鄂西北襄阳隆中建立襄阳分校。1970年,在湖北荆州地区建立沙洋分校。1977年,襄阳分校、沙洋分校停办。1978年,从理科中分出三个新系,即计算机科学系、空间物理学系、病毒学及分子生物学系。1984年,成为全国首批成立研究生院的院校之一成立经济与管理学院、图书情报学院。1986年,经济与管理学院分为经济学院、管理学院;成立法学院。1988年,成立成人教育学院、建筑学系。1990年,成立外国语言文学学院。1992年,成立政治与行政学院、生命科学学院。1993年,百年校庆盛典,同年10月举办了93’国际科学哲学与科学逻辑学研讨会。1994年,空间物理学系与无线电信息工程学系合并,成立电子信息学学院。1995年,成立新闻学院。1996年,成立旅游学院、律师进修学院、哲学学院。1997年,成立文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理学院、化学学院。1998年,成立历史文化学院、留学生教育学院。1999年,院系重组,由16个学院、3个直属系改组为9大学院,即:人文科学学院、法学院、商学院、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大众传播与知识信息管理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科学学院、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2000年8月2日,武汉大学、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湖北医科大学合并成组建新的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湖光山色

  领袖足迹

  1937年12月,周恩来作为中共代表来到武汉,次年5月移居珞珈山,并接见美国友好人士埃德加·斯诺。在武汉大学期间,他三次给武汉大学学生作演讲。1954年2月28日,罗荣桓元帅回母校视察。1955年4月15日和1962年3月14日,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班禅大师两次访问武汉大学。

  1958年9月12日,毛泽东主席亲临武汉大学视察,下午7时20分,毛泽东主席来到武汉大学校办工厂,并和在工厂实习的学生亲切握手,7时50分,毛泽东主席接见武汉大学等学校的师生员工共13,000余人,这是武汉大学校史上最光辉的一页。1963年11月5日,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访问武汉大学,并在其抗战时的旧居前留影。1964年11月4日,国家副主席董必武陪同阿富汗国王查希尔及王后访问武汉大学。1974年4月17日,叶剑英元帅接见中文系在东方红32号轮上实习的师生。1980年11月6日,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陈丕显视察武汉大学。1983年11月15日,老校友伍修权将军回武汉大学祝贺校庆。1988年11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乔石视察武汉大学。1990年11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李铁映来武汉大学检查工作。1992年春,邓小平南巡时接见我校博士生游景玉。1993年江泽民、李鹏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分别题词祝贺武汉大学建校100周年。江泽民同志的题词是:发扬优良传统,培养优秀人才。李鹏同志的题词是:大胆改革,开拓前进。2003年武汉大学110年校庆之际,丁肇中等来自世界各地的400多名人登陆珞珈讲坛,武汉大学再次向世人展示了学术殿堂的魅力。2006年法国总统希拉克参观武汉大学,称树立中法教育合作典范。2008年4月10日武大法学国际法专业校友、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总理卡里姆·马西莫夫回到母校访问。

武汉大学校园内怒放的樱花

  学养深厚

  一个传统:宽容自由。武大悠久的历史成就了她深厚的人文底蕴,百年沉淀下来的是武大人心中坚守的宽容与自由。三四十年代,这里既有闻一多这样的斗士学者,也有陈源这样的绅士教授,有黄绰这样的国学大师,又有周鲠生这样的法学至尊。曾任武大教务长的美学家朱光潜把教育的本质归结为“宽大自由”,他说过:“‘宽大自由教育’必以‘博学’为基,以‘守义’为的。”武大的老师崇尚学术民主,崇尚学术自由,所以他们的观点永远百花齐放,见解往往标新立异;武大学子则塑造了校园里自由的学习氛围,在情人坡晨读、在樟树林自习,学无定处,学无定时,学无止境。二种美丽:秀丽的自然风光和古朴凝重的建筑。东湖之滨、珞珈山下的武大校园.满园苍翠,桃红樱白,鸟语花香;建筑群古朴典雅,巍峨壮观;现代化的高楼拔地而起,气势雄伟。正因为她如画的风景,武汉大学被誉为“世界最美丽的大学之一”。不少武大学者在他们的学术论文后面都爱写下“于珞珈山”的字样,意思好像是说于好山好水之间写出来的文章自然会染上几分山水自然的灵秀之气。30年代,曾在武大文学院任教多年的大学手苏雪林就说过,她的那些关于《红楼梦》的骇世惊俗的高论,都得益于己于珞珈山:没有山风呼啸,何来清逸高论?不过,相对于秀丽的自然风光,武大人更愿意提及它古朴凝重的建筑,厚厚的墙体与灵巧景致的飞檐,使整个校园弥漫着一股浓郁的古典之美。

  三月樱花。在许多人的眼中,樱花似乎已经成为武大的校花,路过买张明信片也必须要买有樱花的。那些烂漫成串的樱花将三月的武大映成粉色,十多天的花期,使她们的绚烂更显得弥足珍贵,只有亲自在樱花城堡下走过的人才能真正了解那种浪漫。年复一年的,无数的学子为她慕名而来,同样被樱花和老斋舍吸引着的还有上万的武汉市民,在樱花节期间的武大倒更像是一个公园,拥挤的人群不断地涌入花树与街道之中,然而武大以她广博的胸怀包容了这一切,无尽的人流,还有远去的历史。五大校区。合并以后的武大由五大校区组成,它们分别是文理学部、信息学部、工学部、医学部,和今年国际软件学院和艺术系迁入原湖北经济学院所在地。十一个学科门类,其中8个学科门类拥有国家重点学科,优势领域之广,居全国第3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学科5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17个。拥有的国家重点研究基地7个。在最近的全国80个一级学科评估中,武大11个学科名列前10名,其中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测绘科学与技术、公共管理列全国第1,哲学学科、法学学科都名列全国第2,武汉大学的法语、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思想政治教育、政治学与行政学、劳动与社会保障、物流管理、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农业水利工程、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测绘工程、地理信息系统、地球物理学、软件工程等专业在全国排名都居于前3位。118年的历史。自1893张之洞创办自强学堂,武汉大学至今已经历了一百一十八个春秋,这悠长的历史纵观全国高校也难有几个能匹敌。这些年岁中有进步、有失败、有革命,更有发展,武大人心中那厚重的历史感和责任感常常是其他大学的人无法拥有的,而校园中随处散发的文化底蕴更仿佛是自然天成。630万册馆藏图书,居全国第2位。曾在武大任教的易中天教授曾经说过,武汉大学的图书馆是当时吸引他来到武大的重要原因之一。

武汉大学图书馆

  院系设置

  4个校区

  2000年经合校组建后,校园增加到四个校区分别为:文理学部(即原武汉大学校区)、工学部(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信息学部(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医学部(原湖北医科大学)。

  11个学科门类

  武汉大学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强、特色明显,涵盖了哲、经、法、教育、文、史、理、工、农、医、管理等11个学科门类。学校设有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理学、工学、信息科学和医学六大学部36个学院(系)。有114个本科专业。5个一级学科被认定为国家重点学科,共覆盖了29个二级学科,另有17个二级学科被认定为国家重点学科。6个学科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6个一级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250个二级学科专业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342个学科专业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有32个博士后流动站。设有三所三级甲等附属医院。

  目前普遍认为的理工类的较强势院系有:生命科学学院、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测绘学院、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水利水电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文科社科类院系则是武汉大学的传统优势领域,如法学院、历史学院、哲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等等。

武汉大学梅园

  6个学部

  【人文科学学部】文学院、历史学院、哲学学院、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艺术学系【社会科学学部】马克思主义学院、信息管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法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育科学学院、WTO学院社会学系【理学部】数学与统计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工学部】水利水电学院、电气工程学院、动力与机械学院、城市设计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信息科学学部】计算机学院、遥感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学院、国际软件学院、测绘学院、印刷与包装系【医学部】基础医学院、第一临床学院、第二临床学院、口腔医学院、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HOPE护理学院。

  45个科研机构

  武汉大学拥有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国家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0个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1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5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高级综合研究机构,8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及一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7个)信息资源,社会保障,国际法,环境法,中国传统文化,经济发展,媒体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5个)软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多媒体软件,卫星定位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2个)声光材料与器件,生物医学分析化学,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植物发育生物学,地理信息系统,水沙科学,地球空间环境与大地测量,水力机械过渡过程,空天信息安全与可信计算,口腔生物医学工程,水工岩石力学,组合生物合成与新药发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5个)有机硅化合物及材料,建筑物检测与加固,植物生物技术与遗传资源利用,雷电防护与接地技术,时空数据器智能获取技术与应用。高级综合研究机构(2个)高级研究中心、国际问题研究院。

 

编辑:anna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中国最美大学校园系列展示(十)

中国最美大学校园系列展示(十)

中国风景园林网:本期介绍中国最美大学校园第二名厦门大学。网上无数次地评选国内最浪漫的大学,厦大从来不会落选,对于没有上过大学的人来说,厦门大学是一个心结,而对于上过大学的人来说,厦大更是一个绕不开的情结,错过它,必是终生的遗憾。【详细】

中国最美大学校园系列展示(八期)

中国最美大学校园系列展示(八期)

中国风景园林网:本期介绍中国最美大学校园系列展示排名第四的中山大学。中山大学有着画卷般的校园美景、富有历史厚重感的建筑物、美妙的湖光山色,这里没有大量的钢筋混凝土建筑,【详细】

中国最美大学校园系列展示(七期)

中国最美大学校园系列展示(七期)

 中国风景园林网:本期介绍最美大学校园第四名:深圳大学。深圳大学是经国务院批准,由深圳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全日制综合性大学。1983年成立,当年建校,当年招生,被邓小平同志称为“深圳速度”。【详细】

中国最美大学校园系列展示(六)

中国最美大学校园系列展示(六)

中国风景园林网:本期介绍中国最美十大大学校园的第六名:清华大学。其实每个面临高考的孩子心中都有一个清华梦,毕竟它是中国最著名的高等学府,虽然仅有极少数人能最终走进这个金色的殿堂,【详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