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拉茨学术交流会(一):关于BAD PLACE

2012-03-31 09:34:50    作者:吴不遇整理     来源:中国风景园林网     浏览次数:


  王小璘:从今天早上彼得·拉茨的报告中,我有两个心得,第一个是一个景观师的特质是什么?我想是他有敏锐的洞察力。如果以他今天早上所呈现出来的这些项目和他所做出来的一个结果,我发觉他看到了我们一般人所不能看到的东西,也就是说不管是一个废弃地,还是一个场所,他会赋予它一个什么样的未来?我觉得这个对他来讲是他非常敏锐的去看到,将来这样一个我们认为50年前就已经存在的,可是他今天看到50年前留下来的东西他怎么去看待它,所以我觉得这一点就是他之于我们很难得拥有的一个深层的洞察力。

  第二个我看到的特质,就是他非常坚持。他在他负责的项目里,一个不良的、说得更重一点就是一个劣质场所,他可以坚持把这样一个劣质场所转换到所谓的新的家园,我觉得这一点也是现代年轻一辈要坚持的,因为这个很重要。

  在台湾我们看到他给年轻人的十点学习典范。其中一点就是坚持就是胜利,这一点我也顺便送给各位,因为我自己虽然不年轻,可是我从这个年轻小伙子身上学到了。就是,拉茨从年轻的时候,一直到现在他都坚持下来了,何况各位还是如此的年轻。所以我想请教彼得·拉茨一个问题,是什么样的经历、背景让他能看到很少人能看到,很少人注意,而且还能做好这样一个背景的特质,还有这个特质的形成是什么原因呢?我从校长这边得到的启示,然后想到的这两个在他身上看到的特质。所以我很好奇,是什么使你赋有这些特质?

  彼得·拉茨: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但是我的答案可能不是那么好。一方面是我小时候因为战争的关系,很多东西都被拆掉了,成了废墟,但是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我懂得了有许多东西是应该被保留的。

  另一方面就是我小的时候接触到很多的矿工,和工厂里的工人,这个时候也让我理解了这些矿工和工人,和中产阶级有很大的区别。中产阶级觉得好多东西都事不关己,但是对于工人来说这是他的工作,他们热爱这个,他们要生活。当然这个对垃圾工人还是不一样的,垃圾工人虽然处理垃圾但是他们不热爱垃圾,所以这个还是有区别的。

  我希望咱们今天讨论的话题只是这一两代人需要面对的问题,因为它并不一定是工业非常丑陋的,而是由我建设非常好的工业,尤其去年日本发生的海啸核泄漏这个问题,可能未来两年还会考虑这样的问题,所以我希望以后的工业,新建的工业不会有这样的问题。

  当然在这个方面我们作为景观建筑师是无能为力的,但是我们可以更多的关注城市的基础设施,因为现在许多城市的基础设施是非常不人性化的。

  最简单的拿街道来说,五千年以前人类就有了街道,但是现在的街道状况怎么样呢?我们都不敢让小孩子走到街道上,因为太危险了。所以,我们现在想办法把这些空间归还到人的使用中,而不仅是机器的使用。

  所以对于在学校里面的人来说,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和其他的专业有更多的沟通和交流。比如说作为景观建筑师来讲,可能我们应该更多去了解交通工程师的工作,我们要学会能够和其他的专业进行合作,而且在合作中充当领导者的位置。

  杨锐:下午好,非常高兴有这个机会跟大家交流,很遗憾的是我在过去的20年里头一直没有接触到不良景观的工作。我过去主要是从事自然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例如九寨沟风景名胜等等,包括世界联合国组织的一些会议也是在这些世界遗产所在地开,所以整天看到的都是优质的景观。

  我在一篇文章里谈到从传统园林到现在的风景园林实际上有三个转变:

  第一个转变就是从为少数人服务到为公众服务的转变,这个转变大家看的很清楚。

  第二个转变就是从比较单一的尺度到全尺度的转变,包括园林,从一个公园到现在一个国家公园的体系,绿道等等,可以看到这方面的转化。

  第三个转变如果从研究价值来讲,实际上就是从单纯的视觉美学到多学科的转变。我们今天从彼得·拉茨先生的报告里面可以看到他提到的新美学。这个新美学绝对不是单纯的视觉美学,而是有着更广阔的含义,有着社会的、政治的、经济方面的含义。

  我今天听完报告后,除了从传统园林到现代风景园林的转变,我还想补充两点。第一个就是从美好的地方到全尺度,现在也有很多我们领域的专家谈到这一点,包括把地球作为尺度,把州作为尺度,把国土作为尺度、区域的尺度、城镇的尺度、村镇的尺度、公园的尺度,它完全就是说在全地域的范围我们风景园林学怎么更进一步的研究,和加入到社会实践里面。

  第二个就是深入,我们实际上在深入方面做的还是不够的,尤其是现在工业废弃地的改造,所以风景园林这五个特征可以从彼得·拉茨的一些思考和作品里面看到。

  我想问他的问题,第一个就是说现在"差地改造"实际上是一个雪中送炭的工作。这个工作在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不发达国家可能多多少少都会存在,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遇到的情况是不一样的。

  第二个就是说不同的文化背景,是不是存在一种情况,就是这种差地改造美国有它的一个模式,欧洲有它的一个模式,然后中国是不是也会有中国的模式?我想问的就是在德国,差地的处理或者差地的改造有什么样的德国模式,对于中国他有什么样的建议?

  彼得·拉茨:我之前受焦化厂项目的邀请来北京看过场地。我们在一起看了工作坊,我在那看了一天之后发现这里其实和德国的情况相比,用的是完全相同的技术而且是完全相同的设计,不同的就是社会的层面。随着时代的发展可能以后大家共享的这种知识或者技术比例会越来越高,但是最重要的就是要挖掘出到底中国和德国之间哪些是相同的,哪些是不同的。虽然我不懂中文,语言不同,但是我会通过自己的眼睛去阅读周边的环境,去识别场地的特征。

  然后有一点作为景观建筑师都是相同的--不可能改变景观的密度,就是在一些老工业城市,现在工业已经退去了,然而整个城市也没有什么人了,这是不可能改变的,但是你必须要利用好景观使这个城市再生,而不是说你拿一个栅栏把它围起来人都不要碰这个地方。在非洲也有很多这种地方,外面有很多非常空旷的空间,但是这个城市的密度却非常高。

中国风景园林网(www.chla.com.cn)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编辑:ljing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园冶杯获奖作品丨车公庄19号院景观改造

园冶杯获奖作品丨车公庄19号院景观改造

设计师既是场地修缮者也是直接使用者,采用多方共谋共建的方式,以生态、健康、友好作为核心手段,修复大院环境,创造活力新生。建成后社区环境大幅度提升,社区邻里互识,温暖度开始回升,成为绿色创新友好的健康示范项目【详细】

园冶杯获奖作品丨合肥逍遥津公园改造

园冶杯获奖作品丨合肥逍遥津公园改造

按照“古风古韵 生态生活”的设计原则,淡化商业、娱乐功能,力求“水清、树绿、景美、生态优”,回归园林艺术本源,打造合肥市民心目中的“古逍遥津”【详细】

河北省第六届(沧州)园林博览会5月26日开幕

河北省第六届(沧州)园林博览会5月26日开幕

本届园博会主题为“千里通波、大美运河”,园博园占地面积196.7公顷,规划建设有“一带三区”,即:运河风光带,城市展园区、专类植物展园区、综合服务区,建成13个城市展园和沧州坊商业街罗列其中【详细】

首钢园变身高端“秀场”

首钢园变身高端“秀场”

打造全球首发中心、首发首秀首展纷至沓来、科幻企业云集……现如今的首钢园变身高端“秀场”,吸引科技、科幻、体育、文化、商业等产业集聚。记者近日获悉,一季度首钢园举办各类活动会展78场【详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