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阜新:“播绿工”肖红梅的一天

2012-05-06 20:39:56         来源:辽宁日报     浏览次数:

  每天凌晨3点半左右,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富荣镇贝力房村二组村民47岁的肖红梅就起床了,一天的劳作也就此开始。西锅煮上满满一锅猪食,东锅忙着烙点馅饼。在清晨5点之前,猪圈内3头大肥猪需要喂饱,还有鸡舍内的鸡饲料还要添加满,在收拾一番家里的卫生、吃口早饭后,5点钟到村桥头集合乘车出发的时间就到了。

  在阜新市上千个造林专业队伍中,像肖红梅这样受雇到山上植树的农民有一个统一的称谓叫“播绿工”。肖红梅很喜欢这个称呼,说这很有文采,觉得这么一叫自己就和土里刨食的农民有点不同。

  5月2日早晨5点钟,从贝力房村出发到阜新镇巴扎兰村西北山造林工区,足足用了一个半小时,尽管坐的是厢式货车,但毕竟距离相差50多公里,且山高路弯,并不太好走。清晨的山风很冷,好在东方已经露出鱼肚白,红红的太阳快要升起,春天的暖阳就要第一时间照到山峦上了。肖红梅外套一身迷彩军服,头系围巾,拿着铁锹仔细修整刚刚栽下树苗的拦坑平衡坝,坡上坡下远远望去,好大一片,这是她今天上午要干的主要活计。“别小瞧这个小坝可起作用了,赶上雨季水大时,可以阻拦水向坡下流,还可以防止泥土流失。”肖红梅一边修筑坝台一边向记者讲解。

  肖红梅一家三口,有14亩地,种植着玉米和花生,每年依靠种地的收入不足万元。这几年爱人和儿子常年在外打工,为致富而拼搏。家里只有肖红梅一人留守、操持着整个家务。“现在物价涨得太厉害,化肥、种子和农药价格见天涨,攒点钱也没剩下多少了。 ”儿子有对象了,眼看要结婚,需要钱。说起这些,肖红梅有些压力。

  中午时分,修筑坝台的活儿干完了,接车来了。肖红梅和村里的其他7名“播绿工”一起又被拉到西坡岭上。坐在几棵油松下,他们吃起了各自带来的午餐。馅饼、馒头、玉米饼和面包、咸菜,几乎成为这些“播绿工”中午千篇一律的主食,渴了就喝点自带的矿泉水。简单吃上一口,肖红梅掏出手机给村里的邻居打电话,嘱咐邻居别把家里的猪、鸡忘喂食了,随后又给外出打工已经一个多月的爱人张绍志打电话,问他近来的情况。一旁的另一位“播绿工”雷淑艳笑道:“肖大姐真是一根针串起家里千条线啊。 ”

  恰逢植树好时节,“播绿工”们从早到晚都在山上,一天工作将近12个小时,风雨不误,很是辛苦,每天工资仅100元左右。 4月30日那天下午山上下起了大雨,大伙儿没有一个跑下山的,都冒雨栽树,为的是保证苗木成活率。肖红梅说,“没办法,辛苦也得干,为了过上好日子。”好在工钱不欠账,三天一结清,这让肖红梅感到很欣慰。

  从肖红梅口中得知,就在记者来采访她之前,阜新市副市长马如军刚刚从这里检查离开,与记者插肩而过。 “这些天,市委、市政府包括县领导天天都到山上来,和我们都很熟了。大家说,再往后想看领导不用到电视里看,就到山上来准能见到。 ”肖红梅呵呵地笑。

  吃完午饭,没做多大休息,“播绿工”们又开始栽树苗。中途临时改变,继续修筑坝台。直到晚上6点30分,他们才下山。

  晚上7点20分,记者拨通了肖红梅的手机。她在那端告诉记者,现在仍在路上,还没到家。

 

编辑:wenweihua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改善人居环境 辽宁从四个方面治“城市病”

从现在开始到2020年底,辽宁省将对城市中被破坏的自然环境和地形地貌进行生态修复,对损坏的城市设施、空间环境、景观风貌进行修补,以有效治理“城市病”,改善人居环境,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足城市短板,转变城市发展方式。【详细】

本溪森林城市建设:从"黑"到"绿"的华丽转身

金秋时节,辽宁本溪老边沟森林公园,红叶漫山,层林尽染。五彩斑斓的树荫下,溪水清澈,伴着阵阵细雨,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群山之间,红叶簇拥,与山中缭绕的云雾浑然一体。【详细】

辽宁: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

从现在开始,辽宁省将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全面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建设和谐宜居、绿色生态、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详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