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志强:设计需从传统中继承“魂”来创新

2012-08-15 15:07:56    作者:韩少华 刘羽云     来源:东方早报     浏览次数:

  在中国设计师眼里,东方元素与西方元素究竟占据何种地位?传统元素与外来元素究竟孰重孰轻?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院长吴志强在接受专访时认为,关于传统与外来元素的探讨远不如关于创新与守成的思考来得重要。

  中华文明的第一要素

  是创新而非保守

  艺术评论:作为一名设计师,你怎么看待时下有些人关于传统元素、东方元素和西方元素关系的那类概念化的探讨?

  吴志强:首先,我们要排开这种思维方法,因为这种思维方法本来就是很片面的。我一直给我的学生讲,中华文明为什么能够生生不息,为什么能创造它的辉煌,是因为它在创造辉煌之前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吸收阶段,吸取世界上所有的文明。就像大唐文明之前它有一个大规模吸取胡文化的阶段。第二个阶段是创新阶段。我们好似永远都有一个误解,老觉得中华文明是以保守为主题的,但是我一直认为中华文明它能够生存的核心原因恰恰是它的创新能力。假如中华文明没有创新能力,它就不可能登上辉煌的顶点;假如中华文明没有不断的创新能力,它就不可能存活到今天。所以要我说,中华文明的第一要素是它的创新而不是它的保守。只有以这种心态看待中华文明,那么你才能知道中华文明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才能重新审视我们的行为方式和对待中华文明的态度。

  我在一次讲座里说过那么一句话:"假如你继承中华文明的成果,那么你将越做越小,假如你继承中华文明形成之前的那种创造的心态,那么你就会越做越大。"大家都继承成果,结果就只能在一个限定的范围之内发展,永远无法突破创新;但如果继承了文明形成之前那种创新的心态,那就会越做越大。这是毫无疑问的。

  在当今的中国社会,在中华民族到了这样的一个时候,我们尤其要挖掘出中华民族最有价值的创新心态,而不是中华民族创造出来的某种结果,不然就完了,就真的被这种理解中华文明的态度扼杀了。中华文明其实很多东西都是吸取这种创新的心态而来的。比如说火锅,其实是骑在马背上的蒙古族人发明的,是外来的,不是中原文明的,但现在已经成为我们饮食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了。其实源头在外面的东西还有很多,像灯笼、旗子、茄子、大番茄等,都是从外面传来的。由此可见中华民族其实是有海纳百川的一种心态的,是现今身处的一种状态。又比如说中国的很懂建筑形式,也是创新出来的。

  比如说中国馆,我很清楚中国馆的创作有多么的困难,因为56个民族哪个不是中华民族?把56个民族贴上去,变成大杂烩就可以了么?那就真的完了,因为这样继承的只是56个民族的成果,而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去继承一种创新的心态。如果我们现在就有一种古人创造中华文明的心态,那么中华民族肯定越做越强。

  我参观过世博会的很多大馆。第一类是创新型国家,世界大国永远在说我们今天拥有什么。第二类是今天拿不出东西来,总是炫耀着我们曾经有什么。而一直说我们曾经拥有什么的国家,称作"祖宗国家"。第三类国家是连曾经拥有什么也拿不出来,只好拿出土特产来,那么这就是"土特产国家"了。我们要做大国的国民,就要拿出创新的这种心态来对待世界,才能让我们国家成为一个大国。国家是这样,人是这样,连孩子也是这样的。我们现在要清楚的是,如果我们能给祖宗添砖加瓦,是继承了一种魂而不是型,那么我们就成功了。

  艺术评论:作为2010上海世博会总规划师,你对中国馆的表现怎么看?

  吴志强:建筑就像一面镜子,反映出整个社会的精神状态。我知道中国馆的设计很难很难,所以我当时就策划世界华人招标。事实上,这种创新,不是说不要以前的东西,而是要从中挖掘出来这种魂。比如说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大屋顶,这种设计是非常智慧的。它考虑到夏天室内需要一个凉爽的环境,减少室内光照,冬天则是要放阳光进来,减少室内阴影。结合中国太阳照射的角度,古代的建筑师就为屋顶设计了一个造型,屋顶向两侧伸出,末端微微上扬;而雨天,滴落的雨水尽可能不要留在墙角,否则建筑会烂根,因此又设计了斜坡屋顶,末端上扬,利用冲落的惯性让雨水能远离墙根。于是就有了现在中国建筑的坡屋顶。

  中国馆的设计也利用了这样的思考方式,吸取了前人设计坡屋顶时利用阳光这样的原理来设计中国馆。在工作室中,经过365天的光照试验,不断调整建筑角度,最终确定了现在的角度,让整个建筑能够自遮阳自采光。而底层的设计结构利用了建筑特性和周围环境,形成了自通风系统。所以中国馆的创造是得了中华之道,继承了魂而不只是形,使中华用天用地的智慧得以发挥。

  被元素束缚住的

  不是好设计师

  艺术评论:对于设计元素的选择和使用,你有偏好么?

  吴志强:做设计的时候是客户导向,我不觉得自己是被历史框住的。假如他是一个中国人,你有必要去给他中国的养分,假如是一个西方人有中国元素的需求,你也要给他中国的养分。我觉得一个被元素束缚住的设计师不是好的设计师。今天很多西方的学者很需要东方的元素,这种人文的关怀。因为西方达到了一种理性的极端,于是进行了返潮期。所以如果你是一个为西方人设计的设计师,你当然要考虑西方的元素,但也可以给他做东方的东西,关键看对方的需求。这样其实也是解放设计师自己。客户导向,而不是材料导向,是一个好的设计师必要的素质。像我们教学生,如果把学生框在材料之中,我觉得这样是有问题的,一定要开阔思路。以这样的角度来设计的话,一定会有收获的。

  艺术评论:你对于上海博物馆中的展品和工艺有什么看法?

  吴志强:设计不是纯艺术,而是艺术和技术的交集。从技术发源的角度来看,技术是有工艺要求的,比如说取得的材料,是有规范的。如A4纸,相对于现在的造纸、切割技术的规定,它正好是不浪费的、合理的,而设计了这样的尺度,全世界用起来都很方便,这就是技术的一套体系。不同的历史阶段,都有生产技术的规范。这套思维对设计师肯定是有启发的,对各种技术或者体系规范的详细理解,对设计师的帮助也是很大的。技术的规范很多都是因为工艺的种种限制,所以设计师也要好好掌握这种限制。

  艺术评论:激发你之前提到的这个体系的点是什么?

  吴志强:设计的另外一个关键是客户的需求和成品可能性的平衡。比如世博会,我还有很多想法没实现,因为时间不够,资金不够,也因为技术上的原因无法达到。我们为什么要办世博会?因为我们要给游客他们想要的东西。但时间的限制和资金的限制,以及安全的限制又一定要考虑到的。我当时做LED的时候,请了所有的LED专家对2010年的LED技术进行预测,考虑技术和时间的问题,把时间和技术拉到一个平衡点,制作出最好的产品。所以现在有一些未成的图纸,这些想法很好,但是由于技术和时间原因没有达成。这就像动力和阻力,想法是动力,技术是阻力,有动力就有阻力。阻力就是第三个因素。

  人类几千年文明所追求的是非常接近的,但是产品完全不一样。这就是由于技术的原因,是技术提供的可能性不同。前年,德国的一家公司,让我组织了一次论坛,主要是探讨2050年的城市生活,对他们产品研发的影响。我在开场发言的时候说,在1883年,有人写了一本书叫《Come back from the 2000》,说的是一个人从2000年回到了1883年。书中,对2000年有很多描述,比如在2000年,人们身边都不带货币,一切交易通过一张卡就能完成。这个想象现在已经可以达到了。同样的,其中描绘的很多想象都一步步地实现了。但是书中也骂了1883年的人很多,说你们现在都是尔虞我诈,2000年都是心心相印和谐社会,但是看看现在呢,依旧是尔虞我诈。人性是很难改变的,但是技术是时时刻刻在进步的。时代一代代的都上去了,这本书的技术的理想都一步步实现了。社会的理想其实一直都一样,都没怎么变。

  我觉得中国的城市设计有很多很有智慧的东西,从建筑到城市有很多很厉害的东西。看不懂的人就说很漂亮,但漂亮只是对它表面的理解。其实这些都是算好百分比的。城市中也有一些很有智慧的东西。我们可以看到古代城市的中心点都有一点祭祀性的东西,造得很高,像钟楼这样的。城市的中心点就像龟背,直至今天还有很多人搞不清楚为什么要在龟背凸起上造仪式性的建筑。中心点突了出来,四周向下,于是像雨水这种东西都自然流向了城市四周的护城河里,这都属于智慧性的东西。

  除了功能上的考虑,人们顺着龟背爬上去,仰望高处标志建筑,就自然而然会有一种崇敬的心理,所以功能和心理是要一起考虑到的。再打一个比方,开河的时候,一根根木头就顺着水下来了,这样水有了,木头也有了,所以这种过程也是很聪明的。设计也是一样,过程也是需要智慧的。因此对于古代的文明一定要看透,要吸取养分,这一点对那些不是设计相关的事物也一样。比如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其实很简单,看懂了,就是用平时的一些草,混搭起来,利用身边的东西进行配方,治疗养生。看懂了是一件事情,用了就是另一件事情。

  我做中国馆的时候也借鉴了这样的方法,利用植物的混搭,把黄浦江的水过滤一下给孩子踩着玩。好比过去李时珍是给人看病,而现在是给环境看病。由于钢铁厂啊饰品厂等,黄浦江里污水横流。我就用那种泥巴地做了湿地公园,在沿河水流浑浊集中的地方种上不同的植物,让水流在通过这段区域的过程中经过一道道过滤净化,最终变得清澈,形成一个天然的亲水平台。其实这样也是像配方一样,只是现在我是给环境在看病。

  艺术评论:在现在这个社会中,大家有同样的工具,那么中国设计有什么优势?

  吴志强:设计的动力来自我们对使用者的理解。原料,我们都一样,中国设计的好坏取决于对使用者的理解,提供技术的可能以及设计师的学习和进步。没有一件产品是一次就能设计好的,一辆奥迪车要经过多少的设计?所以设计的好坏要取决于设计者的自我学习,而其不断的进步才能体现为产品的进步。设计师要知道自己产品的状况以及受欢迎程度。

编辑:daiy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同济大学纪念园林专家陈从周诞辰百年(组图)

25日上午,陈从周先生百年诞辰纪念大会在同济大学举行,将今年以来纪念陈从周先生的活动推向高潮。【详细】

同济大学风景园林本科专业评估顺利通过

  11月16日,同济大学风景园林本科专业评估顺利通过。【详细】

ASPECT Studios澳派首次作品集发布会

  ASPECTStudios澳派景观设计工作室联合《国际新景观》出版我们首部公司作品集图书。【详细】

同济大学团队在新加坡立体城市设计比赛中获奖

一项面向高校学生团队的亚洲垂直城市国际设计比赛结果10日在新加坡揭晓,中国同济大学的一支学生团队以其提升城市连通性的设计方案赢得一等奖。【详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