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_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网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濒危植物迁地保护和再引种研究组组长高江云和实习研究员范旭丽,在对版纳石灰山雨林常见附生兰科植物多花脆兰的研究中,发现了有趣的雨水传粉机制,这种雨水传粉机制不同于兰科植物中其他已知的自交机制,多花脆兰因此成为世界上首例真正意义上的雨媒植物。
多花脆兰植物
多花脆兰具有典型的虫媒欺骗传粉的花部特征,如花瓣黄色具艳丽的紫褐色条纹,有香味,但没有花蜜或其他回报物等。多花脆兰的花期在雨季的8月-9月,前期的研究表明,其野外昆虫的访花频率极低,但不同地点的自然结果率都很高,可达66%。多花脆兰为自交亲和植物,但不能进行自动自交传粉。
高江云等人自2009年以来在对多花脆兰的研究中发现了雨水为其传粉的奇特过程:花序直立,所有花都向上开放,雨滴打击使药帽弹开,暴露出花粉块,其粘盘卡在蕊喙下方,粘盘柄具有伸缩性,这样使得粘盘、粘盘柄和花粉团就组成了类似链球一样的结构,在雨滴的再次打击下,花粉团向上弹起,由于粘盘固定,粘盘柄的伸缩作用使花粉团翻绕270度,越过蕊喙,直接落入柱头窝,完成了自花传粉。由此可见,多花脆兰进化出了适应雨水传粉的花部特征,如花序直立、花朵交叉排列、向上开放,花瓣肉质厚实有弹性,特殊的合蕊柱结构等。
雨后的调查发现,花粉块的移除率和沉降率分别高达72%和60%;对野外17个不同地点95个花序人工遮雨处理,平均结果率仅为3.47%,极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的自然结果率24.88%,这表明雨水传粉对多花脆兰的结实起着重要的作用。
最新评论: |
中国风景园林网版权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CHL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