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晤士河口城市更新背景下的奥林匹克公园规划
历史上东伦敦地区以重工业为主,四处遍布废弃的工厂、污水沟、铁路、高压线走廊等,土地被分割的七零八落,与伦敦市中心的联系也十分不顺畅,是十分落后的城区。该区大部分土地被严重污染,水质极差,居民多为低技工人,公共健康状况极差,经济低迷,失业率高,极不安全。从1970年代起伦敦市政府就开始着手该区的更新,而2012伦敦奥运会场地,就位于该区利亚河下流河谷其中一片面积为2.5km的受污染的土地上,是泰晤士河口城市更新计划最西段的项目。
泰晤士河口的概念出现于1970年代,目的是重建东伦敦的一些港口。后来发展成为一个为期50年的长远城市更新计划,即泰晤士河口计划。该计划的实施开始于1980年的伦敦道克兰金融区,将延续到2020年,占地8100h㎡(含3800 h㎡"棕地"),从伦敦塔桥沿泰晤士河向东,长43英里(约69.2km)至入海口,居住人口约330万,项目完成后东伦敦泰晤士河两岸的人居环境将得到巨大提升。伦敦申奥成功后,伦敦泰晤士河发展公司联合大伦敦市政府等公共部门,修改了东伦敦城市更新计划,将奥运列入其中。新规划分为三个主要部分:(1)伦敦2012奥运会场地:奥运会结束后长达中保留的永久设施将成为未来社区的核心;(2)斯特福德城(Stratford)更新:从2005年开始建设多处商业居住大型综合体;(3)公共交通设施的提升:扩建斯特福德火车站,以及周边的交通设施。这样,2012奥运场地与西侧的金丝雀码头和道克兰金融区一样,都成为了东伦敦泰晤士河口城市更新的一部分和不同阶段。
奥运对城市发展的经济刺激作用一般可以分为短期和长期两种。短期作用包括:对奥运会体育场馆的建设,各种市政设施的投入,大量游客的消费等。而长期的刺激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吸引公共机构或私人对该区长期投资;(2)对该区域面貌和人居环境提升后,吸引更多的居民迁移至此处;(3)从战略的层面提升游客数量和种类,并带动旅游及上下游产业链;(4)全球城市地位提升,地价上涨等非直接作用。在1960年罗马奥运会之前,奥运会后遗产长期计划并不是申奥的重要部分。但之后的历届奥运会都在不同程度上考虑了奥运会后将如何长期利用奥运设施。伦敦奥组委认为2012奥运会后的遗产规划师发挥长期经济刺激作用最关键的部分,并在综合考量经济、文化、社会和环境等各方面后,提出了奥运遗产规划的几项主要措施:首先,保留奥运场地及其周边新建市政设施,如河道、铁路、公路、步行道、市政设施走廊等,都是按奥运会峰值容量和长期社区使用量计算并建造。奥运结束后,这些市政设施都将由当地社区所有。其次,保留部分运动场馆。奥组委根据当地社区长期需求,将主运动场、游泳馆等部分关键建筑保留,为将来社区居民所用。第三,奥运会后景观公园将扩大并保留,成为"伊丽莎白女王奥林匹克公园",面积达102h㎡,将是英国21世纪以来最大的新建城市公园。2012年以后将分为南北两部分,各具特色,提供包括河道、公共绿地、林地、运动场等各类休闲活动场所,由当地社区自由使用。另外,奥林匹克公园也将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对提升生物多样性起到帮助。总之,伦敦市政府力求2012奥运会成为一个契机,可以提升东伦敦的人居环境,特别是公共绿地,从而吸引长期投资。并以此推断泰晤士河口计划,希望可以打破近50年来的"贫穷东伦敦"和"富裕西伦敦"的平衡。
通过以上可以看出,本届奥运会的确会加快东伦敦的城市更新进度,但并不会改变城市更新规划的基本框架。从时间维度上来讲,泰晤士河口更新计划始于1980年代,2012年奥运会只是其长达50年的时间表中的一个节点。通常,奥运会等大型城市事件的成功,需要跨区域的政府合作,整合多种渠道投资来源,搭配各种专业人员,这个配合默契的团队是推进城市事件的关键因素。而泰晤士河口城市更新计划已经以这种团队模式运行了近30年,积累了足够多的经验。从这个角度看,与其说是本届奥运会给伦敦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倒不如说是东伦敦已经存在的城市更新计划为本届奥运会的规划、设计和长期管理提供了成熟的框架模式和政策支持。从空间维度上看,2012奥运会是东伦敦绿网中的一个节点,其位置具有战略重要性。在奥林匹克公园建成并作为城市绿地发挥长期作用后,可以连接利亚山谷区域公园和泰晤士河口公园系统两处重要的结构性绿地,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升东伦敦地区人居环境质量和野生动物栖息地结构。从这个意义上看,在奥运等大型事件的选址中,如能将其放在更大范围的绿色基础设施体系中加以考量,确定其关键位置,将可能战略性的提升整个地区的人居及自然环境系统。
编辑:daiy
相关阅读
以五大发展理念指导系统推进城市更新
19日,《城镇创新发展报告(2018)》(下称《报告》)在北京发布。《报告》认为, 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城市更新面临配套政策、机制和模式不健全等挑战,各地应以【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