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网

中国环境史学的发展前景和当前任务

2012-10-17 08:40:56    作者:王利华     来源:人民日报     浏览次数:

  中国环境史学是一门正在蓬勃兴起的新史学,已经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学科理论方法尚未形成体系,大量学术空白有待填补,对许多基本问题的认识仍然存在偏差。环境史研究者需要努力加强理论探讨,厘清思想观念,通过深入系统的研究为社会提供正确的思想、知识,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环境史学在文明的困惑与抉择中兴起

  一般认为,环境史研究肇端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40年来,西方环境史研究迅速发展,并逐渐跻身主流史学的行列。西方环境史学不是凭空产生的,它与欧美的生态学、人类学、地理学和考古学传统有着紧密的关系,此前的“环境决定论”与“文化决定论”大论战为之准备了重要思想素材。西方环境史研究起步之时,正值欧美老牌工业国家生态污染灾害频仍、资源危机加剧、环境保护运动风起云涌之际,它是在对资本主义弊病的批判和对工业文明前途的困惑中诞生的。

  20世纪90年代,西方环境史学开始被介绍到中国,促进了中国环境史研究的兴起,近年来逐渐形成异军突起之势。然而,中国环境史研究从思想方法、问题意识、目标指向等方面来说,均非完全舶来之物,而是拥有自身学术基础和社会条件的。中华民族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思考可以上溯两千多年,西汉伟大史学家司马迁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为己任,就包含了揭示经济、社会与风土环境相互关系的意图。从那以后,历代正史、地方史志及其他著述中都有大量关于地理、方物、风土、气候和特异自然现象的记录,包含着许多值得环境史学者利用的历史生态信息和思想元素。在西方环境史学传入之前,中国历史地理学、农林史、考古学等领域的学者已开展了不少相关研究,更为中国环境史学的建构提供了丰富的本土学术资源。

  中国环境史研究蹒跚起步之时,我国正朝着工业化和城市化方向急速迈进,用几十年时间走过了西方国家几个世纪的工业文明进程。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生态环境亦承受着巨大压力,资源耗减、环境污染不仅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而且威胁政治稳定与社会和谐。随着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公众对生态安全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我们党和政府审时度势、顺应民心,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确立为基本国策,把“建设生态文明”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这一新形势给环境史研究蓬勃兴起提供了重要机遇,也赋予历史学者以特殊的时代使命。

  环境史学的时代意义和发展前景

  不论在中国还是在世界史学史上,环境史学的兴起都具有时代意义,或将成为21世纪历史学开拓创新的主要龙头。作出这一判断基于以下三个理由。

  一是日益严重的全球性环境、资源危机,要求全人类必须从历史深处开始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环境史研究深切关怀地球居民的共同命运,该领域的学者拥有更多超越国家、种族和文化分歧的共同话语,中国学者应积极争取更多的学术话语权。

  二是环境史学努力揭示人与自然之间的长期关系,为认识和应对当代生态环境危机、调和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提供了历史的视角。环境史学把人的历史视为地球生态系统演化的一部分,把自然环境视为人类文明的能动参与因素纳入历史叙事中,即“人类回归自然,自然进入历史。”由此,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并列成为历史认识的两条主线,人类挥袖独舞的历史戏剧从此全面改观。这无疑是开启了一扇知识大门,展开了一个更加辽阔的思想平台。历史学的对象、理念、技术方法和知识体系,都将经历革命性的改变。

  三是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不曾发生文明中断的古老国家,如今又是人口最多、资源紧缺、发展与保护之间的矛盾最突出的国家。历史上适应生态环境、利用自然条件的“中国经验”非常丰富、非常重要,不仅是解决中国环境问题、建设生态文明的宝贵历史资源,而且是全人类共同的珍贵遗产。从实际情况看,中国环境史学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数千年不曾中断的文献记录中包含着极其丰富的环境历史信息;中国幅员辽阔,生态环境千差万别,不同生态系统中的人与自然关系史可为环境史研究提供丰富多彩的“样本”。因此,中国环境史学起步虽晚,却具有强劲的发展潜力,必能对建设中国生态文明、保护人类共同家园作出重要贡献。

  中国环境史学亟须加强理论探讨

  总体来看,中国环境史研究兴起未久,学理建构明显欠缺,面临诸多困惑与挑战。当前,除了要继续大力开展具体问题的实证研究,亟须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理论探讨。

  首先要走出环境历史观念的迷茫。环境史研究伴随环境保护运动思潮而兴起。环保主义者批判人类以自我为中心,自视为世界主宰,粗暴地征服、控制和掠夺大自然,而不顾其他物种的生命价值,导致了当代生态环境危机,主张以“生态中心主义”取代“人类中心主义”。环保主义者的思想主张对认识环境问题无疑具有重要警示作用。然而,激进环保主义者反对“以人为本”,反对给大自然造成任何改变,走向了极端的“生态中心主义”并引起了新的“主义”之争。争论悬疑难决,导致环境史价值判断陷入两难境地,历史观念陷入迷茫,在新旧观念冲突中出现了不可忽视的认识偏差。其中,有三点特别值得警惕:一是对人类文明的过度责难——认为人类文明的每一次进步都是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文明发展进步观受到了挑战、发生了动摇;二是盲目慕古怀旧——对农业时代的人与自然关系过度褒扬,虚构农业社会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相融的历史幻象,甚至宣称中国古代主张“天人合一”实际上就是一种生态文明;三是对工业文明的全盘否定——认为工业文明过分张扬工具理性,滥用科技暴力,狂热追求征服自然,疯狂掠夺资源和制造废物,破坏了人类生存家园,是生态灾难和环境危机的罪魁祸首。持这些观点的人情绪慷慨激昂,或发思古幽情,或陈乐园之殇,都具有一定历史根据,亦令人警醒,但失之简单化和情绪化,缺乏冷峻、理性和客观的历史分析,“文明原罪论”和“历史悲观主义”色彩明显,反映了环境历史认识论的困惑。环境史学者应以高度的学术与社会责任感,强化思想理论探讨,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指导下,发展正确的环境史观,引导公众全面认识生态环境与人类文明的历史关系,理性看待当代环境、资源危机。

  其次要突破“开发——破坏”的简单范式。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和改变生态环境,主要由于经济需要,人与自然的关系首先也体现在经济领域,环境史研究重视考察经济发展与环境变迁的因果关系是理所当然的。从农林史和历史地理学开始,经济开发与环境变迁的历史关系一直受到高度重视。遗憾的是,原本出于总结历史教训而采用的“开发——破坏”范式,逐渐固化为一种机械的范式并一直主导着中国环境史研究,既导致问题论说的简单化,也导致环境史研究课题单一化,人与自然历史关系的复杂情态未能受到全面重视,环境与政治、社会、文化诸方面历史关系的研究明显乏力。事实上,环境问题并非单一经济因素所致,也不可能仅仅通过经济调整予以解决,它同时也是政治问题、社会问题和文化问题,必须全方位地考察人与自然的关系史,才能真正揭示环境问题的本质。

  再次要建构环境史学概念体系和学术框架。目前,中国环境史研究仍处于分散探讨的阶段,已出版的几部上下贯通的著作,基本上仍是自然环境变迁史和环境保护史的框架而非综合的环境史著作,反不如西方学者撰写的几部中国环境史著作能够体现系统分析和综合考察的旨趣。究其原因,主要是中国学者对环境史的学理构架一直没有展开讨论。如何开展环境史研究?应当设计怎样的学术框架?我们应着眼长远发展,积极建构概念体系,形成思想主线明确、结构层次分明的学术框架。这是一项十分重要、亟待实施的工作。

  最后要强化环境史与“大历史”的联结。关于环境史的性质和归属,有人认为它研究“环境的历史”,自然是一种“专门史”;更多的人认为它横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领域,比以往任何一种史学视野都更辽阔,更具“整体史”特征。专门史也好,整体史也罢,中国环境史问题必须放到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整体脉络中来观察,才能得到更充分的认识,而不能流于就事论事和偏执一端。如何把环境史与“大历史”有机联结起来,既是一个叙事方法问题,更是一个思想方法问题。

  (作者为南开大学中国生态环境史研究中心主任) 

编辑:dongjing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中国和德国屋顶花园发展对比

  玫瑰姐计划在4月份去德国,先在网上搜了一些德国攻略,找到了德国屋顶花园的文章。【详细】

我国城市规划的困境

  2004年初,北京市交通管理部门首次承认首都交通规划的失败是造成城市交通不畅的主要原因。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半个世纪的发展结果却成了【详细】

中国插花史简述

  中国插花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文化价值、美学价值、社会价值、实用价值、经济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与西方插花相比,中国传统插花具有独特的风格和鲜明的特征。主要表现在:追求花材的自然之美;追求花材的意趣美;善用【详细】

中国将建6个国家级森林城市群

  中国正加快推进森林城市群建设,到2020年将建成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长株潭、中原、关中-天水6个国家级森林城市群。这是记者从1月26日在深圳举办的全国推进森林城市群建设座谈会上获悉的。【详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