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网

我国植物学家首次发现穴居荨麻科植物

2013-01-09 09:20:36         来源:搜狐科学     浏览次数:

  据国外媒体报道,在中国西南、缅甸和越南北部有成千上万的溶洞和峡谷。最近,植物学家们尝试性地对这些地区洞穴中的植物进行了探索。这次探索,发现了许多只在这些栖息地存活的新种。

  英国皇家植物园的植物学家、荨麻科专家亚历克斯·门罗介绍说:“目之所及,极其黑暗的条件下生长着的是大量的荨麻科植物。”但这些植物并非在完全的黑暗中生长,而是生长在洞穴凹陷入口处的弱光中(有时,仅有全光照的0.04%)。几年来,英国和中国的植物学家们一直在石灰岩溶地区采集荨麻科植物。他们发现了三个新种,一个种采自洞穴,另外两个种则采自幽深的峡谷。

  这些植物隶属于荨麻科的冷水花属。该属植物在全世界范围内,被认为有超过700种,其中尚无文献描述的占到三分之一。

  在发现新种的峡谷中,有一种神奇惊人的岩石矿物结构,称为花瓣石灰华。它是一种由矿泉水日复一日在石灰岩上沉积,而形成的花瓣状岩石,附着在峡谷陡峭的绝壁之上。

编辑:liang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植物学大会落幕 用美丽植物照亮绿色未来

第19届国际植物学大会在广东深圳圆满落下帷幕。会议举办7天以来,无论是主旨报告、公众报告、卫星会议等学术活动,还是公益展览、植物艺术画展、实地参观考察等公众活动,不仅令各国科学家振奋不已,而且也让公众一起参与其中,共同“关心植物,关心未来。”【详细】

世界首个植物干细胞银行在深圳成立

世界上首个植物干细胞银行25日在此间举行的第19届国际植物学大会卫星会议之一的“释放植物智能:植慧科技系列平台发布及签约仪式”上成立,同时成立的还有植物干细胞(深圳)研究院和深圳创新药物研究院。【详细】

八个关键词读懂2017国际植物学大会

记者总结整理了国际植物学大会的8个关键词,让您更好地了解国际植物学大会。 【详细】

科研人员揭示水蕹科植物跨大陆分布机制

近日,中科院武汉植物园科研人员对水蕹科的生物地理学进行了重新评价,在水蕹科植物跨大陆分布机制研究中取得进展。相关成果在线发表于《分子进化及系统发育》。【详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