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网

朱建宁:风景园林——阐释自然观的技艺

2013-11-05 15:03:00    作者:白杨/整理     来源:中国风景园林网     浏览次数:

  4. 缓解人与自然矛盾的社会定位

  在天人合一观的主导下,传统风景园林艺术在自然-文化关系上表现出重文化轻自然的倾向。

  虽在园林中运用了山石、水体、树木、天空等大量的自然素材,但对自然的表现主要还停留于外在形式,缺乏对这些要素自然特征和演变规律的深刻再现。

  山水风物主要是人们表达自己的人生观和社会观的载体。在儒家文以载道的教化思想的影响下,社会-文化关系在风景园林艺术中的地位更加突出。

风景园林阐释自然观的技艺

风景园林阐释自然观的技艺

  人化的自然或自然的人化思想成为风景园林艺术的核心,人化思想始终凌驾于自然之上。

  在价值观方面,道、释两家都积极主张出世,儒家虽主张积极入世,又强调"士志于道",儒生"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在古代,隐居不仅仅是一种迫不得已的生活方式,更是一种超脱世俗的文化心态,于是有"小隐隐陵薮,大隐隐朝市"之说。

  身居朝市,心隐园林,成为古人理想的生活方式。在隐居文化的影响下,风景园林艺术带有浓厚的避世色彩。

  人们希翼在与世隔绝的风景园林中获得心灵的自由和解脱,不会去关心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现实世界面临的自然和社会问题。

  传统风景园林艺术反映的自然-文化关系,主要体现在自然的人化思想,由此构成了传统风景园林的核心价值。

  现代风景园林艺术与公众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密不可分,社会意义和社会作用更加显著。风景园林师应采取更加积极的入世心态,关注公众生活和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

  为了彰显风景园林学科在改善国土自然风貌和城乡生态环境方面的重要作用,有必要重新审视自然-文化关系在风景园林中的地位,明确风景园林学科的社会定位。

编辑:daiy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