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学界研讨文化矛盾与文化走向(图)

2013-12-18 09:28:16    作者:林栩     来源:《光明日报》     浏览次数:

  

图为研讨会现场

  日前,由清华大学哲学系、光明日报理论部联合主办的“当代中国语境下的文化矛盾与文化走向”学术研讨会在清华大学举行。来自清华大学、中央党校、中国社科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院校的20多位专家学者,围绕当代中国的文化现状与走向等主题展开深入讨论。

  清华大学哲学系邹广文教授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成就巨大,但也逐渐暴露出一些文化矛盾,如文化生态圈受损、文化创造力减弱、文化信仰缺失,着实令人担忧,需要学界对此进行深刻剖析和提出对策。中国社会科学院李鹏程研究员从全局视野出发,提出一种“大文化研究”的思考路径。他认为,向前看,中国的文化问题几乎贯穿了整个中国近代史;向后看,对文化的求索又是对民族命运走向的探寻。因此,对文化问题的研究,要有一个“大文化”观点,或“文明观点”。具体来说,对文化矛盾的解读既要注重现实与传统的有机结合,又要思考文化秩序背后的价值支撑;既要考察社会制度缺失带来的文化后果,又要在国际政治与经济交往中寻找各主体中的文化间性。

  首都师范大学杨生平教授指出,文化定义繁多,只有通过多学科的综合研究才能得其全貌。他从学理角度对文化研究的若干层次给予重点阐释。首先,从整体性上把握文化研究,如美国人类学家格尔茨的文化象征系统理论,即可做范例;其次,从解释学角度把握文化研究,克服既有的泛科学主义研究倾向;最后,在文化意识形态化的程度上谨慎拿捏,文化研究既要达到意识形态的高度与视野,又不能与其彻底同一,需要在意识形态之外建立文化象征体系。

  中国人民大学马俊峰教授则将论题聚焦于文化与价值。他认为,文化的根本是我们的价值观念,文化的一切作用都是价值观念的展开,而文化建设也就是一个价值观念转变的问题。他用三对范畴对此进行诠释:第一,虚实关系,文化是“虚”的,但要用做“实”事的态度来对待。第二,上下关系,“上”是指理论和宣传层面的文化,“下”则是老百姓身边的现实的文化。两者相比,更要强调“下”的落实。第三,远近关系,要将文化的长远发展作为一个总的立足点,而不能只看眼前,急功近利。

  此外,学者们还就文化建设的落地问题、中国传统社会中的熟人社会模型、当代中国的消费文化转向、新媒体时代的文化话语权以及中国特色学术话语的表现力等表达了各自的观点,不仅从学术视角与哲学高度把脉当代中国文化,而且对文化矛盾进行辨析与阐明,为中国未来文化战略的制定提供了富有启示性价值的理论资源。

编辑:zhaojun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