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网

让生态系统休养生息

2014-01-23 11:57:32         来源:中国环境报     浏览次数:

  过去,很多地方忽视了生态系统整体性的问题,有过不少教训。就以治河来说,有的地方只在下游治理,而上游却在照样开发破坏;有的地方只在干流治理,而支流却照常排污;还有的地方,只重视治理水环境,却忽视山体保护、植被恢复。

  让生态系统休养生息,必须坚持采用整体性的方法,系统规划、全程用力、整体推进,不能割裂山水林田湖等生态环境要素。

  让生态系统休养生息,一定要坚持长期性。

  要对休养生息的长期性有一个充分的认识。生态系统的问题不是三天两天形成的,同样的,生态系统的修复也绝不是三天两天就能完成的。

  一方面,经过几十年的粗放发展,污染时间这么长,污染物累积量这么大,生态破坏这么重,矛盾积攒这么多,环境损害这么深,要想在短时间内扭转局势是不现实的。

  另一方面,生态系统自我恢复本身就是一个极其缓慢的过程。即使所有生长条件都符合,植被恢复起来也至少需要几年以上的时间;动物种群恢复视物种不同,大概需要十几年至几百年不等;土壤污染、地下水污染修复,则可能需要几百年甚至上千年。西方很多国家虽然经过了长时间的生态修复,也仍未达到理想的效果。例如,美国野牛经过了100多年的保护,也仅仅才脱离了灭绝的危险,要想重新兴旺起来,大概还需要100多年。

  让生态系统休养生息,一定要坚持自然恢复为主。

  治大国,若烹小鲜。让生态系统休养生息,更该有这样的心态和素质。

  坚持自然恢复,就是要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实践反复证明,以自然的方法和节奏休养生息,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采取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还草、休牧休渔等方法,成本低、见效快、成效佳。

  坚持自然恢复,就是要约束和规范地方的行为。为官一任,当有所作为。在这种心态主导下,有的地方虽然是出于保护的目的,实际却造成了生态的破坏。例如,有的地方在不该种树的地方种树、改直河道、硬化河床等等,都对生态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当然,必须承认,有所作为是优秀品质,但在休养生息工作中,坚持有所不为更难能可贵。要减少人类对大自然的干扰,不妄为,不随意而为,不违道而为。同时,还要辩证理解和把握“无为”二字,对于那些发乎自然、顺乎自然、遵循规律的事情,则必须积极而为,以润物细无声的外力助推自然修复,加速恢复其生机和活力。

  让生态系统休养生息,就要梳理思想观念、制度措施,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让生态系统休养生息,需要体制机制保障。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让生态系统休养生息,不能以GDP论英雄。

  中组部最近强调,不搞GDP排名,不以GDP论英雄。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制度保证。最近几十年,GDP无疑是中国分量最重的词汇。单纯追求GDP,盲目攀比GDP,给生态系统带来了巨大压力。让生态系统休养生息,不是不要GDP,而是要什么样的GDP。答案很明确:是要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带来的GDP。这就需要正确处理发展和保护的关系。

编辑:ljing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