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师夏成钢与中国传统园林

2014-04-06 08:15:00    作者:王庆     来源:科学时报     浏览次数:

  设计师夏成钢先生和我国传统园林的“热恋”已经持续了几十年。

  他喜欢探究细节,曾将颐和园所有匾额楹联抄录研究,还出版了《颐和园匾额楹联解读》,去年已是第4次印刷。为了体会湖中团城岛的设计意图,他曾夏天头顶相机游泳、冬天顶风踏冰到岛上细心品味。

  算上2013年北京园博会,身为山水心源景观设计院的总设计师,夏成钢已经为各地园博会、世园会设计了4座个性不同的北京园,而这仅仅是他园林作品中的一部分。

  夏成钢是个勤奋的完美主义者。即使住进医院,他还在病床上撰写推敲此次北京园的匾额楹联和建园记。为了让内容更加融入现代生活,他把草稿拿给护士、病友们评论,如果被认为晦涩难懂,他马上修改。

  他像个虔诚的传教士,最大的心愿是把中国传统园林的精华广泛传播,融入到更多人的心中。

  爱上园林

  夏成钢儿时住过四合院、大杂院,家境清贫时他母亲也会买一把芍药花插在瓦罐里,而奶奶种的金银花,“一想起来好像还能闻见那股清香”,后来读《红楼梦》,最令他着迷的是宝玉进大观园题匾咏联……这种氛围滋养了他后来对园林的敏感。

  此次北京园里饲养的黄巧鸟、青蛙、蛐蛐儿就来自夏成钢儿时的经历,《红楼梦》里刘姥姥撞头的镜子也被设计进了园子。

  园林的美好还曾抚慰过少年时夏成钢的伤痛。

  “文革”期间,夏成钢家被归为“黑五类”。幼小的他饱受社会歧视和刁难,而家附近的大树林、窑坑苇荡带给他内心一缕轻松安宁,也播下他日后职业选择的种子。

  自1978年考入北京林业大学,他开始专门学习研究园林。“那时学的园林没有现在这么庞杂,但很精一,老师都很敬业,很有学问。”夏成钢说,“当时各课目主要以传统园林作为实例讲学,特别是后来有幸师从孟兆祯院士,完成了避暑山庄的研究论文,获益匪浅,这也奠定了我后来研究设计的基本路线。”

  刘德谦、张钧成两位老师在文史方面的指引,则使夏成钢迈入了国学的大门。

  在他看来,这恰是一般园林学人容易忽视的部分。因为传统园林的实质是诗文的载体,历史上园林设计师大都由文人画家担当,而现在的学科设置分裂了传统园林学习的完整性,园林的灵魂部分归入中文系,使传统园林设计很难做到形神兼备。

  而当年夏成钢则幸运地从传统文化中汲取了丰富的养分。

  对传统从批判到回归

  不过,有段时间受尼采哲学以及《河殇》等著作影响,他曾一度对传统园林持批判态度。

  “现在看来年轻时情绪多于理智,自以为大彻大悟,其实一知半解。”不断反思,是夏成钢的鲜明特质。

  他也曾对职业前景感到忧虑。上世纪80年代,夏成钢去经济率先起飞的广州调查园林,他发现凭自己的收入只能在地摊上吃面。

  后来他完成的团河行宫设计方案,得到的设计费是每人“6条鱼”,该项目也因为缺少资金没能实施,“当时社会还未发展到急需美化环境的阶段”。

  心情沮丧的他决定到加拿大去闯一闯。而海外经历却让夏成钢重新认识了中国传统园林的魅力。

  参观了当地的花园竞赛展览后,他突然意识到中国园林的潜力。“因为西方人在用设计大尺度公园的手法设计小型别墅园林,易单调乏味,同时效果也止于视觉层面,没有中国园林手法的丰富。”

  随后的一个偶然机会,他为一位出版人设计了别墅型中国园,没承想该作品获得了温哥华1994年第7届别墅花园竞赛第一名。

  此外,两段经历的触动更令他选择坚持中国传统文化。

  一次是夏成钢在印第安部落。这个部落600人中仅有3位老人会说本族语言,“他们全盘西化了,连他们祖传图腾柱上的故事也说不清楚”。而抛弃本民族文化并没有带给他们带来好处。他们中很多人找不到工作、进不了大学,并显露出强烈的自卑,成为加拿大吸毒与自杀的高发人群。夏成钢意识到,一个丢掉自身文化的民族不可避免地会被世界遗忘。

  相反,日本则努力推广自己的园林。日式园林几乎遍布北美地区的各个城市,许多白人社区以修建“日式”园林为时尚。

  “这些经历给我非常大的震动,我开始有了推广中国园林的强烈愿望。”夏成钢说。

  坚持“中国风”

  2000年,夏成钢回到北京,而那时国内“西风正劲”。很多朋友劝他不妨也弄个加拿大旗号,专做西式风格,“收入绝对超值”。

  “我明白在人们把西化当成现代化的背景下,顺流而动容易赚钱。”他说,“不过我想要的是设计有中国特色的景观,表达中国人的情感、延续本土文化。”

  夏成钢先后主持了永定门南中轴景观、避暑山庄景观意境恢复、承德外八庙景观、香山静宜园等一系列中式景观设计和规划。

  2009年,他参加了济南园博会北京园方案讨论,兴奋得一宿没睡,连夜琢磨出来设计思路,连建园记也一气呵成。

  “我也不清楚哪来的干劲,那届北京园获得7个大奖。”夏成钢回忆道,“接着2011年我主持设计了重庆北京园,同行们还开玩笑说,留着点,别把招儿都用完了,到北京别没词儿了。”

  他并不担心,“北京有如此丰富的文化底蕴,再做10个也不会重样。”

  积累了3届北京园的经验,夏成钢终于等来了2013年北京园博会。

  由夏成钢主持设计的北京园占地1.25公顷,位于园区东南,北邻永定河,外围与锦绣谷自然衔接,组成“大北京园景区”。

  总体立意为“万景之园”,设置了“万象昭辉、万籁清音、万树星光、万珠响玉、万紫千红”等景点,园中亭台金碧,林水清新,廊榭之间蕴含着皇家园林的典雅和大气。

  第一进院是个四合院式的宫廷园林,称作“明春院”,游人在这里可以感受到幽静的宫廷氛围。第二进院是模仿佛香阁的山水园,富丽堂皇的它是全园的景观高潮。第三进院西跨院,也作“知秋园”,展现于游人面前的是一处既含蓄又内敛的山地园。

  整个北京园洋溢着皇家园林的气势,又不失细腻精致,成为本届园博会关注度最高的作品之一,被誉为“自晚清以来中国皇家园林的经典力作”。

  “这些都是过去的事了,马上就要翻篇儿了。我只对准手上的设计,作好每个细节。其他交给时间,时间是对园林作品的最好评价。”夏成钢说。

  当被问及未来的计划时,他以3个“传”字作答:“我更关注如何把中国园林精髓传播得更广泛,特别是与现代生活融合;如何把传统园林设计方法传给年轻设计师;如何把中国传统园林传向世界。”

 

编辑:zhufei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刘利剑:设计师的社会责任与社会属性

  3月23日下午,第八届园冶高峰论坛暨亚洲园林大会分论坛【详细】

这位设计师花了32年,沉淀出了一片荒野景观

  Piet Oudolf,他的设计综合了生态与美学因素把充满诗意的自然美学通过理性严格的科学栽种环境实现。【详细】

设计师谈城市照明:“光只用在需要的地方”

  夜晚是否觉得外面建筑的灯光太刺眼?在城市的夜空,是否许久没有看到过星星?今天,在中南建筑设计院举行的【详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