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网

李铁:从群体性事件看城市治理变革

2014-06-13 09:01:28         来源:财经网     浏览次数:


  当然这样说并不是指征求民意、公众参与的过程可以绕过。但现在的情况是,中国城镇化、城市发展的速度太快,而这种速度带来的最大问题就是各方矛盾急剧积累,倒逼城市政府不得不提高解决效率,甚至已经没有一个可以用来逐步适应、学习的缓冲时间了,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城市垃圾处理,效率才是更为重要的元素。

  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是社会情绪的释放

  作为个体,公众并不会考虑整座城市垃圾处理的迫切需要,而对垃圾处理项目在自己生活区域附近的建立则会表达出激烈的抗议,这实际上体现了一种社会情绪的释放,中国城镇化走到今天,积累下来的大量矛盾的释放。总的来说,这种释放有三方面原因构成:

  首先,是群体心理释放的需要。这是目前为止,我国各地政府一直没有认真冷静面对过的问题。城市里拥挤的环境、繁忙的工作和巨大的生活压力令人们长期处于压抑、紧张的状态中,容易产生不满的情绪。有负面情绪的人们,特别是血气方刚的青年人聚集到一起,就需要一个能够宣泄施放压力的渠道,抗议垃圾焚烧厂及类似项目的落地建设就这样成为了一个宣泄的契机。

  如果不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来考虑,很难解释为什么仅仅一个诉求,本来有着很多种表达方式,但最终却走向街头抗议。

  第二,缺乏合理的补偿和搬迁机制。如果一个项目会对周围的环境产生影响,那么政府就要为相关居民建立合理的补偿、搬迁机制。这方面日本的数字很能说明问题,日本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政府收入的90%都用在了补偿、搬迁或类似事项上,而我国城市政府在这方面心理、物质、制度上的准备都不足。

  第三,部分城市政府信誉下降,公信力不足。这些年来,受官员腐败、伪劣工程、城管执法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部分城市政府的信誉在公众心里打了折扣。民众对城市政府的施政能力较为失望,同时对相关政策的持续性也持怀疑态度,这导致了部分城市政府公信力的下降,民众对那些城市政府缺乏基本的信任。公信力的下降与信任的丧失也是这类事件爆发的重要背景。

  综上所述,若想妥善处理,甚至是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城市政府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通过公众的参与消除相互隔阂

  城市政府在加强宣传,消除公众对垃圾焚烧产生的有毒物质的误解和担忧的同时,应及时公布垃圾焚烧处理标准。还应拿出魄力来,公开焚烧厂的生产、排放、监管等环节的具体信息,彻底透明操作,加强公众参与,让人们都知道这个垃圾厂焚烧厂到底在干什么。

  以现在发达的信息传播技术,政府与民众开展这样的沟通并不困难。但现在我们需要重视的是城市管理者思维方式转变的问题。十几年前,政府对一个决策可能积累的民怨并不了解或者说并不重视。但是现在,公民意识在城市化进程中得到了提高,老百姓要求提高信息透明度,要求政府在GDP和生存环境之间做出选择,这是城市社会所带来的必然结果。

  因此,城市政府在未来的城镇化进程、城市管理中,需要尽快适应:要转变惯性决策方式;健全完善政府和公众的沟通机制、信息发布机制;要让科学方法参与决策;要加强管理决策的透明度;减少官员的频繁调动。

  只有长效机制得以建立和运行,公开透明的决策方式成为习惯,才能消除政府与民众间的隔阂,减少沟通的时间,提高城镇化效率。这也是我们新一届政府在推进城镇化各项改革时的一个重要方向。

  通过全面、专业的治理提高政府公信力

  在城市治理中,还有个现象应得到重视,就是现在很多城市的主要负责人习惯于把自己当成专家,总认为自己的意见就是专业意见,把自己的意见凌驾于各领域专家之上。即便是听取一些意见,也是偏听。

编辑:ljing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