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松亭:互联网时代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思考(上)
第一个是交通方式的改变,第二个是离散现象,这两个重大特征应该作为作为设计师今后应对的的两个方面进行提出。通过这两个方面,我在此思考两个问题,大家不妨也一起来思考一下:第一个是关于交通方式问题的解决方案,第二个是关于在一个特定的空间里面如何应对离散化现象的解决方案。这两个问题对于我们人行的空间来说是比较直接的,我要从一个点到另外一个点,到另外一个点之后需要停下来,这是人体基本空间需求和社会活动中两个最重要的方面。
对于交通通道的塑造问题我们要回到曾经的大师扬盖尔说一句话,在互联网时代之前,或者是说在互联网时代刚刚显露端倪之时,他提出两句话,第一生活始于足下,第二个他认为一个公共空间里面如果活动的越多,人们产生偶遇的机遇就加大。从这两句话来看,我进一步提出我的想法,既然生活始于足下,就是要解决我们在通过性空间里面的问题,从大量的通过性空间来看,抛开我们不能改变的飞机、火车,我们能改变或者是能把握的比较现实的问题,主要是街道问题。从这个角度来看街道是我们认为最容易改变的所谓的通道类型。
街道这个话题随着社会的变化,有着非常大的变化。在过去尤其是中国的老城的设计中,基本上是没有广场的,而西方的广场也是在街道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的。对于中国人而言,街道是我们过去城市文化当中最直接的,最多的一个社交空间。凯文林奇曾经说过街道是最重要的社交场所,雅各布斯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的第一个篇章就是关于街道的恢复。如何去重新发现城市街道,如何去重新定义街道,它的目的是要恢复街道作为最重要的社交场所而存在。这种社交的场所如果按照前一个理论来说就是使得它发生符合化的变化,符合化的变化之后将加大人们邂逅的机遇。
传统通道的功能
编辑:dai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