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世界遗产名头未必都是好事

2014-07-04 09:15:09         来源:红网     浏览次数: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问卷网联合进行的一项调查(17864人参与)显示,75.9%的受访者认为成为世界遗产是让世人了解相关历史的好的载体;49.7%的受访者相信大运河和丝绸之路申遗成功会促进相关区域的合作发展。同时,也有83.7%的受访者担心一些地方可能将世界遗产当作摇钱树,导致破坏性开发。

  申遗成功绝对是一件好事。老祖宗的文明财产受到了全世界的承认,可以集全人类之力一起保护,并助推中国旅游业。近年来,随着我国一大批项目被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国人文化遗产保护区域意识明显加强,人们更加关注文明遗迹。

  但也有人担心,“世界遗产”的名头未必都是好事,因为有的地方直接算的就是“经济账”而非“保护账”。这一忧虑不无道理。毫无疑问,文化遗产是我们民族能够展示给后人其存在的凭证,都是非常宝贵的,但正因为如此也极易遭到破坏。有学者指出,有的地方官员本末倒置,利用世界遗产配套开发其他项目以扩大影响力,或一味追求旅游景区认证,采用明星宣传、影视剧拍摄等手段抬高游客的心理预期。更有一些跟史实不符的“文化遗产”也开始申遗,对文化简直是一种亵渎。还有一些申遗,竟是在为属于糟粕的东西“复辟”“复古”找借口。

  要知道,一个项目的申遗成功是好事,但也要看到背后的隐患。除了文化遗产被过度开发以外,还可能出现失衡的局面。比如,兵马俑的开放,让全世界人民更加了解西安、了解中华文化,很多国家领导人访问我国都来兵马俑参观、感受,这是陕西的骄傲,也是国家的骄傲。不过,由于兵马俑的知名度太高,旅游旺季根本控制不了游客数量,而游客排放的二氧化碳量超过文物的承载能力,会对文物造成永久破坏。

  据悉,目前世界上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国家是意大利,我国位列第二。本次中国青年报的调查显示,对待我国现有的文化遗产,41.5%的受访者明确表示“应该继续申遗”;40.9%的受访者的态度比较淡然,认为“申不申它们都在那里”;还有14.2%的受访者认为“申了世界遗产反而是种破坏”。到底如何看待“世界遗产”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中国有句老话:“过犹不及”。“世界遗产”既是了解相关历史的好的载体,也是游客感受文化遗产魅力的一个选择。但是政府不能以遗产为名仅仅追求经济利益,要将旅游收益切实投入遗产的保护之中,建立长久稳定的规章制度,并且认真执行。我们应该从向世人展示我国的丰厚遗产这方面来考虑,而不要仅仅在数字上面打转,一味追求申遗的数目。必须明确的是,保护应该是种常态,而不是赶申遗的趟儿。

  福兮祸之所倚。申遗是件好事,但好事要警惕生出不好的事来。鉴于目前一些地方的破坏性开发,申遗不妨悠着点。
 

编辑:ljing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如何防止中国历史文化古街的千街一面?

  要解决历史文化街区在开发中千街一面的问题,首先要从理念和认识的高度真正将历史街区作为一项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再开发,只有这样才能自发的去挖掘其多方面的价值,并将之作为推动老城复兴的重要手段加以传承和发扬【详细】

国内外专家建言世界遗产与可持续发

  11月1日-2日,第三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遗产与可持续发展黄山对话会在安徽省黄山市召开。对话会以【详细】

官员被免职建园林 400年后成了文化遗产

  园林是苏州的名片,多研究一下园林的历史,你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许多古代园林都是官员被贬官后回家建起来的,苏州自古就是一座适合生活的城市。【详细】

曾是不知名小村庄后逆袭成为国家公园

  去意大利旅游的朋友,大都不会错过有着【详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