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不做亏本买卖:中外资本博弈主题公园

2014-07-17 09:06:49         来源:第一财经网     浏览次数:


  面对如此复杂又具有诱惑的主题公园市场,斯特拉非该如何在中国绽放他意大利式微笑呢?

  美国人的“刺激”

  对于中国市场,斯特拉非最初并没有关注过,但当越来越多的同是合作伙伴与竞争对手的美国公司进入到中国市场后,他才看到这个新兴市场的潜力与机会。

  这其中不能不提迪士尼乐园的进入。

  2005年,正是斯特拉非最成功产品魔法俏佳人走向全球的第二年,那时,斯特拉非目标是如何将自己的诸多产品在全球销售,并能够进入到“艰难重阻”的美国市场,关于中国的主题公园市场,他是陌生的。

  “其实,2005年的中国主题公园市场也就是华侨城集团、港中旅集团等几个老牌公司。我们形容就是窝里斗,但香港迪士尼乐园很大刺激这一市场,窝里斗变成了同仇敌忾。”一位主题公园的投资者告诉记者。

  在这场商战中,香港迪士尼乐园隔江之战的深圳东部华侨城实现了中国第一个主题公园连锁品牌——欢乐谷的跨区域开发和运营;长隆集团在与香港迪士尼乐园隔海相望的横琴岛上破土动工,开始建设投资高达400多亿元的主题公园及其旅游设施。

  这场擂台到了2009年则变得更加热闹,迪士尼上海项目历经十多年的商谈,在这一年被确认已获国家有关部门核准。

  而迪士尼上海项目同样引起欧洲人的关注,因为此时的斯特拉非以“共赢”的合作态度进入了美国市场,公司也有了《神奇的冒险》等知名的电影作品。

  “当时,我们考察一番,觉得中国的市场产品很多很多,但不是很规范。”斯特拉非表示。

  “以迪士尼模式为例,迪士尼乐园每年的收入30%来自门票,30%来自购物,剩下40%收入来自于其他,中国主题公园很难做到这一点。”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魏鹏举表示。

  连取得佳绩的深圳华强[-1.10% 资金 研报]集团投资的方特系列主题公园,门票收入还是作为主要收入来源,其他衍生品的开发仍处于初级阶段。

  但引发几轮周边地产升值的迪士尼概念还是使得中国的主题公园市场充满着巨大的诱惑。

  继迪士尼上海项目之后,包括环球影城等美国公司陆续寻找中国落地的可能性。

  “这些项目进中国都是香饽饽,同时被几个城市争抢。这主要是2007年后,中国的房地产出现了暴涨局面,同时也是中国文化体制改革的试点向全国推开,文化地产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模式在疯狂成长,所以以主题公园为主的旅游地产势必会成为最佳概念。”上述投资者表示。

  2013年,在150个国家完成版权销售体系,并成功开发自己独立主题公园等衍生项目的斯特拉非终于坐不住了,开始对中国市场进行考察。

  捆绑“CCTV”

  在长达一年的考察中,两个重要信息让斯特拉非感觉很欣喜,一是中国人对于娱乐方面的心理需求越来越强烈。二是国家政策的支持。

  公开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文化值比(文化产业增加值总量占GDP总量的比重)上升至3.48%。

  以2011年为例,城乡居民人均文化消费分别达到1102元和165元,比2002年分别增长170.7%和253.8%,年均增速分别快于人均消费支出0.9和2.7个百分点。

  2009年,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就将休闲作为加快发展旅游业的重要内容,明确提出制定国民旅游休闲纲要,设立中国旅游日,落实带薪休假制度,积极发展休闲度假旅游,引导城市周边休闲度假带建设。

编辑:ljing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