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遗产:首要之职是保护而不是生财

2014-07-21 14:11:11         来源:南湖晚报     浏览次数:

  据12日的晚报报道,大运河成了世界遗产,沿线的城市房价会不会跟着涨?各相关文物点会不会成为旅游景点,而景点的门票会不会也随之涨价?这些是不少市民获悉大运河申遗成功后首先想到的问题。11日下午,由嘉兴市文化局牵头,市建委、市交通局、市水利局、市环保局、市旅游局等多个部门的代表会聚一堂,同时邀请省市相关领域的专家一起,召开了大运河保护工作座谈会。与会专家认为,运河成为世界遗产是运河保护的新起点,一定要做好充分的研究,想好各项对策和措施,再对运河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

  n秦时月

  自6月22日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大运河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大运河已经成为中国第32处世界文化遗产和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大运河流经的各个省、市无不欢欣自豪,筹划着今后的开发保护工作。但是我们必须要明确的一点是,面对世界遗产,首要的不是生财,而是保护。

  世界遗产国际公约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身份定位是“这类遗产是世界遗产的一部分”,因此“整个国际社会有责任合作予以保护”。而对保护之责又有明确规定:“本国领土内的文化和自然遗产的确定、保护、保存、展示和遗传后代,主要是有关国家的责任。该国将为此竭尽全力,最大限度地利用本国资源,必要时利用所能获得的国际援助和合作……予以保护。”很明显,一旦确定为世界遗产后,所在国的最大责任就是“保护、保存、展示和遗传后代”。这里的核心任务是保护、保存,终极目的是遗传后代,使其最大限度地延长寿命,世世代代传下去,使后人也能享受到古代的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带来的福泽。用这样的理念和境界来审视,今天,我们不少人当听说大运河成了世界遗产后,马上想到沿线的房价和景点门票会不会涨这样超现实的问题,是不是会感到太过功利浅薄?是不是会感到与市场经济太过接轨而与国际文化太过脱轨?

  还是回到保护遗产的问题上来。中国古运河总长1794公里,但现在通航里程只有883公里,有多少河道需要疏浚?有多少河堤需要加固?在流经的各个省、市,又有多少古桥梁、古建筑等亟待修葺、保护?还有多少自然景观、自然区域、自然地理结构等需要考证、规划,作出长远保护、保存的计划?

  总之,我们需要的是大量投入、精心呵护,把这只“鸡”养壮养肥养美,而不是迫不及待地从“鸡”的屁股里去抠出“蛋”来自肥,当然,更不能杀“鸡”取“卵”,做对不起后人的事!

编辑:ljing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国内外专家建言世界遗产与可持续发

  11月1日-2日,第三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遗产与可持续发展黄山对话会在安徽省黄山市召开。对话会以【详细】

曾是不知名小村庄后逆袭成为国家公园

  去意大利旅游的朋友,大都不会错过有着【详细】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要重视三方面问题

  清清河水、古朴城墙、历史老镇【详细】

大运河的最上源——白浮泉

  历史上的昌平是一座水脉久、水资丰、水源众的京华古城。《康熙顺天府志》赞昌平山川形胜:【详细】

Baidu
map